第1章 疯狂囤货
苏清沅盯着电脑屏幕上突然弹出的半透明面板,指尖悬在键盘上,足足僵了三分钟。
【时空跃迁系统绑定成功。】
【预警:72小时后将强制跃迁至1976年,沪市。】
【任务:携带生存物资完成时空适应。】
【奖励:1000立方米储物空间(绑定后激活)。】
不是弹窗广告,不是幻觉——那行冰冷的文字还在缓慢闪烁,甚至随着她的视线移动。
作为一个刚把公司做到上市就猝死在庆功宴上的工作狂,苏清沅对“穿越”“系统”这类词并不陌生,网文她看过不少。短暂的震惊后,她迅速抓住了核心信息:72小时,1976年,需要囤货。
1976年的沪市……她模糊记得历史课上的描述:票证时代,物资匮乏,连块肥皂都得凭票供应。
“1000立方米吗……”苏清沅舔了舔干涩的嘴唇,眼底燃起一种久违的、类似项目攻坚时的兴奋。作为白手起家的商人,她最擅长的就是精准规划和执行力。
她立刻打开手机银行,看着那串长长的余额数字,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全部提现”。接着,她拨通了助理的电话,声音冷静得像在布置工作:
“立刻帮我联系所有能调动的资源:第一,租三个最大的恒温仓库,位置越偏越好,24小时安保;第二,联系食品供应商,要能长期储存的:大米、面粉、压缩饼干、罐头(肉类、水果、蔬菜都要)、脱水蔬菜、腊肉、香肠、红糖、白糖、奶粉……按最高标准囤,数量不限,越快送到仓库越好。”
“第三,日用品:肥皂、牙膏、卫生纸、女性用品按箱囤;布匹要纯棉和咔叽布,颜色选灰色、蓝色、军绿色;棉花、针线、纽扣越多越好。对了,再弄一批七十年代样式的衣服,从内到外,西季都要。”
“第西,工具和电器:老式收音机、缝纫机各两台;手电筒、电池(各种型号)按十年用量备;太阳能充电板、小型发电机、柴油桶(防爆的),这些要隐蔽点送。”
“第五,药品:感冒药、消炎药、止痛药、抗生素(越多越好)、外伤处理包、碘伏、纱布、维生素片……把市医院药房能买到的都买了,不够就联系外地渠道。”
“第六,种子和书籍:高产粮种、蔬菜种子、果树苗;再买一批农业、工业、医学的基础书籍,还有七十年代的报纸、语录,越全越好。”
助理被这连珠炮似的要求砸懵了:“苏总,您这是……要搞批发?”
“别问,照做。”苏清沅挂了电话,又打开购物软件,开始疯狂下单那些零碎却必要的东西:打火机、火柴、蜡烛、针线包、剪刀、斧头、锯子……甚至还有几箱老式搪瓷缸和饭盒。
接下来的72小时,苏清沅几乎没合眼。她守在仓库里,指挥着工人卸货、分类,再用意念将物资收进系统激活的储物空间。
空间是个灰蒙蒙的立方体,意念一动就能看到里面的景象。她像个强迫症患者,把物资分门别类码放得整整齐齐:
- 食品区占了近一半空间,从成吨的米面到按口味排列的罐头,连酵母粉和小苏打都按箱堆放,足够她一个人吃二十年。
- 日用品区堆着小山似的布匹和棉花,旁边是成箱的肥皂牙膏,角落里藏着几台崭新的缝纫机和收音机。
- 工具区里,太阳能板和发电机被她藏在最深处,外面挡着几捆铁丝和钢管,乍一看像堆废品。
- 药品区用防潮箱装着,标签贴得清清楚楚,连保质期都按时间顺序排列。
- 最角落的地方,放着她特意准备的“时代伪装包”:几件打补丁的旧衣服、一本磨边的语录、几张皱巴巴的粮票(她托人找的旧票)。
囤货的最后一小时,苏清沅站在空荡荡的仓库中央,检查着空间里的物资清单,确保没有遗漏。她甚至还塞了两箱白酒和几条好烟——在那个年代,这些是硬通货。
【跃迁倒计时:10,9,8……】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苏清沅深吸一口气,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她奋斗了十年的世界,眼底没有留恋,只有对未知的冷静。
也好,上辈子为了钱没好好活过,这辈子,就用这些物资,换个安稳自在。
【3,2,1……跃迁开始。】
一阵强烈的失重感袭来,苏清沅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