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阳光透过读书角的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苏清沅刚把新到的《工业会计实务》摆上书架,系统光屏就亮了:【书籍分类完成,“专业知识区”藏书达86本,触发“知识应用”任务,解锁“实践模拟”模块】。书架最上层的蓝漆有点褪色,王建设说等周末用剩下的漆补一补,和财务科的镇纸颜色保持一致。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本算术练习册跑过来,铅笔尖在“鸡兔同笼”题上画了圈。“苏姐姐,张爷爷说这题跟算布料用量一样,”她指着题目里的数字,“可我总也算不对。”系统光屏立刻生成动态解题图,鸡和兔子的图标在光屏上跳动,像车间流水线上的零件。
苏清沅拿起旧打字机旁的算盘,珠子是红木的,边缘被磨得发亮。“你看,鸡有两只脚,兔子西只脚,就像棉布和真丝,用料不一样,”她边拨算盘边说,“咱们先假设全是鸡,多出来的脚就是兔子的,就像算面料损耗时,先找基准数。”小姑娘的手指跟着算盘珠动,忽然“呀”了一声,在练习册上写下答案,字迹旁边画了只小兔子,耳朵长得像棉线团。
王建设抱着摞旧账本进来时,裤脚还沾着草屑——刚从废品站回来。账本是附近小厂淘汰的,纸页完整,就是封面有点破损。“系统说可以当练习本,”他把账本放在桌上,每本的封面上都用红漆写了编号,“我撕了破损的页,订起来跟新的一样。”
系统光屏扫描后显示:【可用于“模拟记账”实践,建议设置“小会计挑战赛”】。苏清沅翻开一本,发现王建设在扉页画了简易的报表模板,收入、支出、结余三栏清清楚楚,像她给张师傅设计的糖糕铺账本。阳光落在账本上,红漆编号在光线下泛着暖光,和读书角的台灯一个颜色。
赵兰带着女工们送来的布料边角料,五颜六色堆在竹筐里。“孩子们说想做账本封面,”她拿起块蓝底白花的碎布,“这是出口剩下的真丝下脚料,防潮还好看。”系统光屏立刻生成裁剪方案:【每块布料可做6个封面,搭配麻绳装订,成本近乎为零】。
小姑娘们围上来挑布料,手指在丝料上划过,像在摸样品间的新面料。苏清沅教她们用浆糊把布粘在封面上,王建设在旁边用砂纸打磨账本的棱角,防止划手。缝纫机的嗡鸣声从隔壁车间传来,和这里的剪刀声、笑声混在一起,像支热闹的账房小调。
下午的“小会计挑战赛”开始时,张师傅端着桂花糕来了。蒸笼盖一掀,甜香漫了满室。“算对一道题奖励一块,”老人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清沅设计的‘糖糕成本账’,正好当考题。”系统光屏弹出题目:【5斤面粉做30块糖糕,每斤面粉8毛,每块糖糕的面粉成本是多少?】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第一个算出答案,拿着桂花糕跑到打字机前,哒哒哒打出“0.133元”,虽然小数点后多了位,却比练习册上的字迹稳多了。王建设在旁边画成本分析图,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着面粉、馅料、燃料,像财务科的报表板缩小版。
系统光屏突然闪烁:【检测到“知识转化”现象,“实践模拟”模块升级为“情景应用”,可生成行业专属账本模板】。光屏上立刻跳出“布厂账”“糖糕铺账”“读书角账”三个选项,点进“布厂账”,里面不仅有成本核算表,还有简化版的防潮方案、染料回收记录,像本微型的工厂百科。
苏清沅指着“染料回收”页:“你们看,这上面的数字,就是王建设刻在镇纸上的1800元,咱们可以算算,这些钱能买多少斤面粉、做多少块糖糕。”孩子们的铅笔在纸上沙沙响,算盘珠噼啪碰撞,忽然有人喊:“能做1500块!够读书角吃一个月!”
张师傅听得首点头:“账就是这么算的,不光要算清数字,还得知道这数字能换多少实在东西。”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块新做的铜算盘,比苏清沅用的小两圈,珠子是用废铜屑熔铸的,刻着“学以致用”西个字——王建设打磨的边角,比财务科的镇纸还要光滑。
傍晚收拾东西时,苏清沅发现每个孩子的新账本上,都用红笔写了句“账里有光”。王建设说这是孩子们从创新展的奖状上看来的,觉得比“精打细算”更亲切。夕阳把读书角的影子拉得很长,书架上的《工业会计实务》和孩子们的手工账本并排站着,像新旧两代的账房先生,在时光里悄悄对话。
锁门时,王建设扛着修好的旧台灯进来,灯罩换了新的棉纱布,是赵兰用下脚料缝的。“孩子们说晚上也要算账,”他把台灯往书架旁一放,灯光透过纱布漫出来,柔和得像样品间的工作台灯,“我加了调光开关,省电费。”
系统光屏在台灯上扫过,新生成的“读书角月报表”里,收入栏写着“旧物改造收入0元”,支出栏列着“电费1.2元、粉笔0.5元”,结余栏却是串长长的省略号,备注写着“知识资产无法量化”。苏清沅忽然在“情景应用”模块里存了张照片,孩子们举着自制账本的笑脸,在灯光下亮得像财务科报表上的红色增长曲线。
夜风带着糖糕的甜香吹进来,她摸了摸口袋里的小铜算盘,珠子在掌心轻轻滚动。原来所谓传承,从来不是把账本锁进防潮箱,而是让那些数字、公式、道理,像糖糕的香味一样,钻进每个人的日子里,变成算得清的账、看得见的光、摸得着的暖。系统光屏在门轴上闪了闪,像在给这个结论盖了个无形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