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培训在月初准时开课,地点设在厂部的会议室。苏清沅抱着笔记本走进教室时,里面己经坐了不少人,大多是各车间的记账员,还有两个是财务室的年轻干事。她刚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就听见后排有人压低声音议论。
“她怎么来了?仓库管理员也来学会计?”
“听说李主任特批的,看来流言是真的……”
苏清沅假装没听见,翻开笔记本准备听讲。讲课的是市财政局的老会计,讲起工业会计来条理清晰,从成本核算到固定资产折旧,一个个枯燥的公式被他拆解成具体的案例。苏清沅听得专注,笔尖在纸上飞快移动,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立刻记在页边,课间休息时追着老师问个明白。
同来的人里,有个叫赵兰的财务室干事,起初总用眼角余光瞥她,见她只埋头学习,渐渐也收起了轻视。有次讲到材料成本分摊,赵兰对着例题犯了难,苏清沅看她抓着笔半天没动,主动递过自己的草稿纸:“我刚才试了试按领用比例算,你看这样行不行?”
草稿纸上画着简单的表格,把不同车间的领料数和总成本标的清清楚楚,赵兰一看就懂,脸上露出感激的神色:“谢谢你啊,我刚才绕进死胡同了。”
“不客气。”苏清沅笑了笑,把草稿纸推给她,“互相学习。”
培训过半时,老会计出了道模拟题,考的是月末结账时的错账更正。苏清沅凭借仓库记账的经验,很快找出了几笔错漏,不仅修正了数字,还在旁边标注了错误原因,连老会计都点头称赞:“这个小姑娘思路很清晰,对实务的理解很到位。”
这话传开,教室里的议论声渐渐变了调。有人开始主动跟苏清沅讨教问题,连之前阴阳怪气的人,见了她也客气了几分。她心里明白,比起辩解,实力才是最有力的回应。
培训结束那天,李主任来接她回厂。路过仓库时,正好撞见刘会计在跟几个工人说:“清沅那丫头是机灵,可会计不是光会算账就行,还得懂规矩……”
李主任停下脚步,手里的公文包往桌上一放:“刘会计,清沅的结业考核是全市第一。下个月起,你带她熟悉财务室的工作吧。”
刘会计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嗫嚅着说不出话。几个工人你看我我看你,再没人敢接话茬。苏清沅紧紧地跟在李主任身后,她的目光落在他那挺首的后背上,仿佛那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她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像针一样扎人的目光,那些目光曾经让她感到无比的刺痛和无助。
然而,此时此刻,那些目光却突然变得不再那么刺眼,它们就像落在地上的尘埃一样,微不足道。苏清沅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那是一种释然,一种放下过去的轻松。
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的清新,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那口气被呼出体外。她的步伐也变得轻盈起来,与李主任之间的距离也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