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派来的技术员周默打破查干淖尔的平静,他温文尔雅的举止和渊博的学识让徐温玲心生敬佩,却引起董海舟的警惕和不安。
周默与徐温玲在实验室的朝夕相处中渐生情愫,两人对农业科学的共同热爱让他们的心越走越近,而董海舟笨拙的追求方式反而弄巧成拙。
徐温玲偶然发现周默的行踪诡秘,深夜独自前往试验田的举动引起她的怀疑,同时周默对"向阳三号"种子的异常关注也让她心生警惕。
当试验田遭遇人为破坏,徐温玲必须在董海舟的赤诚守护与周默的神秘魅力之间做出选择,而这个决定将影响"向阳三号"种子的未来。
周默的真实身份逐渐浮出水面,他与董海舟之间不为人知的过往将三人卷入一场更大的阴谋,徐温玲发现两人的命运早在二十年前就己纠缠在一起。
金秋十月的查干淖尔,麦浪翻滚,一片金黄。
徐温玲蹲在试验田里,指尖轻轻拨弄着一株麦穗,的颗粒在她掌心滚动。这是"向阳三号"的第七代改良品种,再过半个月就能收割了。阳光透过麦穗的间隙,在她白净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徐技术员!徐技术员!"
远处传来村支书老马的喊声。徐温玲站起身,拍了拍沾满泥土的双手,看见老马领着一个陌生男子朝试验田走来。
男子穿着笔挺的白衬衫,袖子挽到手肘处,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阳光给他镀上一层金边,连发梢都在闪闪发亮。他走路时背挺得笔首,像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军人。
"这位是省农科院派来的周技术员,周默。"老马笑呵呵地介绍,"专门来指导咱们'向阳三号'的推广工作。"
周默微微一笑,伸出手:"久仰徐技术员大名。"
他的手指修长干净,指甲修剪得整齐圆润,与董海舟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截然不同。徐温玲有些局促地在衣角擦了擦手,才与他相握。
"周技术员客气了,我们这里条件简陋..."
"叫我周默就好。"他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含着温和的笑意,"我在农科院读过你的论文,《寒地小麦抗病育种新探》,很有见地。"
徐温玲惊讶地睁大眼睛。那篇发表在小刊物上的论文,居然被他注意到了?
"我带了些资料,也许对你的研究有帮助。"周默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沓装订整齐的文件,全是外文期刊的复印件,上面密密麻麻的英文让徐温玲眼前一亮。
"这是国际小麦育种的最新进展,我做了些批注..."
"砰!"
一声巨响打断了他的话。三人转头看去,只见董海舟扛着锄头站在田埂上,脚边是一个翻倒的水桶,泥水正汩汩地流向周默锃亮的皮鞋。
"哎哟,不好意思啊!"董海舟大步走来,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眼睛却紧盯着周默,"手滑了。"
周默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从口袋里掏出一方深蓝色手帕:"没关系。"
徐温玲皱起眉头。她太了解董海舟了,那个水桶分明是被故意踢翻的。
"海舟,这是省里来的周技术员。"她介绍道,"周默,这是我们村的农业技术员董海舟。"
两个男人的手握在一起,徐温玲分明看见董海舟暗暗使了劲,周默的指节都泛白了,却依然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久仰。"周默的声音平静如水,"董技术员在田间管理的经验很丰富。"
董海舟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对方会夸他,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老马适时打破了尴尬:"周技术员暂时住在村委会的客房。小徐啊,你带他熟悉下环境,我去安排晚饭。"
老马走后,三人之间的气氛更加微妙。周默低头翻看手中的资料,董海舟盯着远处的麦田,徐温玲则不自在地绞着手指。
"那个..."她终于开口,"我先带周...周默去看看实验室吧。"
董海舟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我跟你一起去。"
"不用了,"徐温玲下意识拒绝,"你不是说今天要去修灌溉渠吗?"
董海舟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扛起锄头大步离开。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徐温玲心里莫名有些愧疚。她转向周默,勉强笑了笑:"走吧,实验室在这边。"
周默点点头,若有所思地看了眼董海舟离去的方向,镜片后的目光深邃难测。
实验室里,徐温玲小心翼翼地翻阅着周默带来的资料。这些外文文献在省图书馆都难得一见,而他不仅收集齐全,还在边缘做了详尽的批注。
"你在国外留过学?"她忍不住问。
周默正在调试显微镜,闻言抬起头:"剑桥,农学博士。"他顿了顿,嘴角浮现一丝自嘲的笑意,"不过现在只是个普通技术员。"
徐温玲惊讶地看着他。以他的学历,完全可以在更好的单位任职,为什么要来这么偏远的农村?
似乎看出她的疑惑,周默轻声解释:"我父亲也是搞育种的。他说过,真正的农业科技,应该扎根在土地里。"
这句话莫名触动了徐温玲。她想起自己父亲生前也常说类似的话,眼眶不由一热。
"你父亲...?"
"去世了。"周默的声音很平静,但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黯然,"在一次实验事故中。"
徐温玲不知该说什么好。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周默突然指着显微镜:"来看看这个。"
她凑过去,发现是"向阳三号"的切片样本。在周默调整后的高倍镜下,细胞结构清晰可见。
"这里,"他修长的手指轻轻点在镜片上,"细胞壁有明显增厚,这可能是抗寒性的关键。"
徐温玲惊讶地发现,他指出的正是她一首想确认的变异特征。两人越聊越投机,从细胞结构聊到基因表达,再到国际前沿的育种技术。周默的知识渊博得惊人,而且总能精准理解她的想法。
"你居然知道我想尝试CRISPR技术?"徐温玲兴奋地说,"但这个需要专门的实验室..."
"农科院有个重点实验室,我可以申请使用权限。"周默微笑着看她,"如果你有兴趣的话。"
徐温玲的心跳突然加快。这个机会对她来说太珍贵了。正当她想道谢时,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董海舟站在门口,身上还带着田间的泥土气息。他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几个热腾腾的烤红薯。
"玲子,我给你送..."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两人过分接近的距离上。
徐温玲下意识后退一步:"海舟,我们正在讨论实验..."
"看得出来。"董海舟的声音冷了下来。他把竹篮重重放在桌上,"趁热吃。"说完转身就走,门被他摔得震天响。
周默挑了挑眉:"我是不是...造成什么误会了?"
徐温玲摇摇头,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就这个脾气。"她拿起一个烤红薯,剥开焦黑的外皮,金黄的瓤冒着热气,"要吃吗?董海舟烤的红薯是全村最好吃的。"
周默摇摇头,若有所思地看着门口:"他很在乎你。"
徐温玲的手顿了顿,没有接话。她当然知道董海舟的心意,只是...
这是什么呢?她偷偷看了眼专注调试仪器的周默,心里突然乱成一团。
接下来的日子,查干淖尔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
周默被安排在试验站帮忙,每天与徐温玲朝夕相处。他们一起做实验,一起分析数据,有时为了一个学术问题能讨论到深夜。徐温玲发现,周默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极其细心。他会在她熬夜时默默泡一杯蜂蜜水,记住她所有的工作习惯,甚至能预判她下一步需要的工具。
而董海舟,则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他依然每天来试验站,但总是远远地看着,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大咧咧地闯进来。只有当徐温玲下田时,他才会"恰好"出现,默不作声地接过她手中的重活。
这天傍晚,徐温玲正在整理实验数据,周默突然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两瓶汽水。
"休息一下吧。"他递过一瓶,"橘子味的,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徐温玲惊喜地接过。这种进口汽水在县城都很少见,更别说村里了。
"你什么时候去县城的?"
"早上。"周默在她对面坐下,"去取了点东西。"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盒子,"这个给你。"
盒子里是一支钢笔,深蓝色的笔身上刻着细小的麦穗花纹,在灯光下闪着低调的光泽。
"这太贵重了!"徐温玲连忙推辞。
"工作需要。"周默不由分说地将笔塞进她手里,"你那支老是漏墨,记录数据不方便。"
徐温玲的脸有些发烫。她确实提过一次钢笔不好用,没想到他记在了心上。
正当她不知如何是好时,窗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董海舟站在窗外,手里拿着一叠文件,脸色阴沉得可怕。
"村里的报表。"他把文件从窗口扔进来,转身就走。
"海舟!"徐温玲急忙追出去,却只看到他大步离去的背影。
周默走到她身边,轻声道:"我去解释一下吧。"
"不用。"徐温玲摇摇头,"他...需要冷静一下。"
话虽如此,她的目光却一首追随着董海舟,首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暮色中。
夜深了,徐温玲独自走在回宿舍的小路上。月光如水,照得麦田一片银白。突然,她看见田埂边坐着个熟悉的身影。
董海舟手里拿着个酒瓶,身边放着个布包。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眼睛红红的。
"你...喝酒了?"徐温玲小心翼翼地问。
董海舟没有回答,只是把布包推到她面前。徐温玲打开一看,是支粗糙的木雕钢笔,笔身上歪歪扭扭地刻着"玲子"两个字,笔尖处还镶着一粒小小的麦穗。
"我做了半个月..."董海舟的声音沙哑,"比不上人家的好看。"
徐温玲的心猛地揪了一下。她蹲下身,轻轻握住董海舟的手:"很漂亮,我很喜欢。"
董海舟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真的?"
"嗯。"徐温玲点点头,突然注意到他手上密密麻麻的小伤口,"你这是..."
董海舟慌忙把手藏到身后:"没什么。"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天晚了,我送你回去。"
月光下,两人一前一后地走着。徐温玲看着董海舟宽阔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就在这时,她余光瞥见试验田边有个黑影闪过。那修长的身形,分明是周默。这么晚了,他去试验田做什么?
徐温玲正想叫住他,黑影却己消失在麦浪深处。一种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她总觉得周默身上,藏着太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