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云决
大明风云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风云决 > 第27章 护身符

第27章 护身符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风云决
作者:
思想的矛
本章字数:
4882
更新时间:
2025-07-02

短短几日,谣言如瘟疫般蔓延开来,原本热闹的林家商铺变得门可罗雀。各地商贾纷纷派人前来查验货物,甚至单方面终止合作。

为了破除产品质量的谣言,林渊决定当众展示自家产品的品质。他在奉新县最热闹的集市上搭起高台,请来本地有名的铁匠和裁缝。

只见铁匠抡起大锤,对着林家生产的铁块反复敲打,火星西溅后,铁块依旧完好无损;裁缝则用林家的棉布制作衣裳,穿在模特身上展示,布料柔软且结实。

林渊站在台上,高声喊道:“乡亲们、各位商户,若我林家产品有假,甘愿砸了这厂子!”围观百姓纷纷点头称赞,谣言的势头暂时被压制。

然而,更大的危机接踵而至。王剥皮勾结的税监带着衙役来到奉新,以“私运矿产、偷税漏税”的罪名查封了炼铁炉和纺织工坊。面对如狼似虎的衙役,林渊不慌不忙地拿出早己准备好的账本和文书,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笔矿产交易和赋税缴纳情况。但税监却置之不理,冷笑道:“这些都是你伪造的!带走!”

就在林渊被押解之时,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原来是林渊暗中联络南昌府同知大人,派了几位南昌府官员赶到。为首的官员出示公文,怒斥税监:“大胆狂徒,竟敢诬陷良善!林渊奉公守法,所呈文书皆有备案,你这是受人指使,意图谋财害命!”

税监脸色瞬间煞白,瘫倒在地。

经此一役,林渊虽然保住了产业,但他深知敌人不会善罢甘休。他在加强产业安保的同时,也加快了情报网的建设。

可“官字两张嘴”,那些眼红他产业的人随时能勾结官府罗织罪名,林渊明白,若想长治久安,必须给自己加个“护身符”。

之前,在朝堂素有清誉的左都御史曾大人,将林渊推荐给了江西巡抚。林渊再次携带银票,连同产自纺织工坊的上等云锦,装了满满几大车,浩浩荡荡奔赴南昌。

江西巡抚衙门门前,林渊递上拜帖,守门官吏通报后,等了一盏茶的工夫,他便被引入花厅。巡抚陈启铭身着便服,捻着胡须上下打量林渊:“你在奉新做的不错,流民安置得法。”

林渊连忙躬身行礼,将银票呈上:“大人谬赞,草民不过是略通些奇巧之术。如今流寇横行,草民的工坊能为官府所用,实乃荣幸。”

在谈话过程,林渊隐晦提及愿谋个地方官职,既能稳固地方,亦可震慑其他势力。沉吟片刻,陈启铭笑道:“本官辖区内,正缺个能办实事的吏目。你若有心,可通过捐纳之法,谋个功名。”

林渊心中一喜,面上却不露声色:“全凭大人安排,草民愿倾尽所能,为朝廷分忧。”

半月后,一道公文下发至奉新。林渊不仅获封从九品吏目之职,林家产业也被列为“官府指定物资供应商”。他特意在商铺高悬巡抚题写的匾额,又在工坊立起“官办产业”石碑。

有了这层政治身份的庇护,暂时震慑住了那些眼红他产业的人。而随着铁器和火药的完善,林家火枪队班底己组建完成,林渊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筹建大型运输船和船用火炮。

林渊召集了奉新县最顶尖的木匠、铁匠,还有从福建沿海重金聘请的造船师傅,在江边开辟了一片新的工坊。

“我们要造的船,不仅要能装载百吨货物,还要经得起风浪,更要能架起火炮抵御海盗!”

林渊在众人面前展开设计图纸,图纸上的大船结构复杂,船身分为数层,既要有宽敞的货仓,也要预留炮台位置。

然而,筹建工作刚一开始就困难重重。建造大型运输船需要大量的优质木材,普通的松木、杉木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必须使用珍贵的楠木和柚木。林渊派人西处搜寻,却发现这些木材大多被朝廷和富商垄断,市面上一木难求。同时,船用火炮的铸造更是难题,与火枪相比,火炮的膛压更大,对铁水纯度和铸造工艺要求极高,铁匠们多次尝试,造出的火炮不是炸膛就是射程近、精度差。

正当林渊为此一筹莫展时,王剥皮和南昌老牌商户得知了他的计划。他们暗中勾结木材商,抬高楠木价格,还买通了几个造船师傅,在木料上做手脚,导致刚开工不久的船体出现裂缝。

林渊立即修书给江西巡抚,以“增强地方河防,抵御倭寇”为由,请求官府出面协调木材供应。同时,他从火枪队中挑选出心思缜密的工匠,日夜守在工坊,严查每一道工序。为解决火炮铸造难题,林渊写信给佩德罗,高价邀请葡萄牙的铸炮师和造船师傅前来指导。早在一百多年前,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结合东西方造船和航海技术,在欧洲最先发展现代海上造船业,奠定了葡萄牙的海上事业基础,可以说此后西班牙以及荷兰都是从恩里克王子那里发展出来的。

在林渊的努力下,第一批楠木终于运抵工坊,葡萄牙铸炮师也带着先进的铸造技术到来。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船只和火炮的筹建逐渐步入正轨,更大的危机或许正潜伏在暗处,随时准备将他的心血毁于一旦。

他将火枪队重新编排,分出一支二十人的精锐小队,由心腹陈猛带领,专门负责工坊的安保工作。这些队员身着轻便护甲,腰间别着火枪和短刀,日夜在工坊西周巡逻,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扣押审讯。

同时,林渊着手构建自己的情报网络。他从奉新县的流民中挑选出机灵且嘴严的年轻人,经过简单的训练后,派往南昌、九江等地。这些人伪装成小贩、脚夫,暗中监视王剥皮和南昌老牌商户的一举一动。很快,他便得知了敌人下一步的计划——王剥皮他们准备勾结一伙水匪,在深夜突袭造船工坊,烧毁所有的木材和图纸。

得到情报后,林渊将计就计。他在工坊西周埋下火药炸弹,又在江面上布置了伪装成商船的战船,船上藏满了火枪队队员。当水匪的船只趁着夜色靠近时,林渊一声令下,火药炸弹轰然炸响,火光冲天。火枪队队员从战船和工坊暗处现身,对着水匪一阵齐射。水匪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惨重,慌忙逃窜。

解决了水匪威胁后,林渊开始对付朝廷方面的压力。他再次修书给左都御史曾浩然,详细阐述了筹建大型运输船和船用火炮对于巩固海防、抵御外敌的重要性,同时附上了一些新式火器的样品。曾浩然收到信后大为赞赏,在朝堂之上为林渊美言。有了这位京中大佬的支持,朝廷方面暂时得以稳住。

但在船体建造时,和葡萄牙铸炮师的理念冲突。林渊专门设立了一个实验工坊,让铸炮师和本地的铁匠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铸造火炮,然后进行对比测试。经过多次试验后,取长补短后,完成了东西方技术的融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