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下乡知青
70年代下乡知青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70年代下乡知青 > 第31章 人体迭代3号

第31章 人体迭代3号

加入书架
书名:
70年代下乡知青
作者:
金扬
本章字数:
2880
更新时间:
2025-07-02

隧道深处的苏联实验室里,冰霜覆盖着锈蚀的铁门。徐温玲用肩膀撞开门的瞬间,陈年的寒气夹杂着某种发酵的味道扑面而来。墙上"科学为人类服务"的俄文标语下,排列着十二具覆盖白布的尸体轮廓——每具尸体的胸口位置都突起着诡异的麦穗形状。

董海舟在她身后剧烈咳嗽,吐出的血沫在冰面上凝结成淡蓝色的晶体。"他们...在人体培养..."他的声音嘶哑得可怕,"林卫东要的不是种子专利...是活体培养基..."

徐温玲掀开最近的白布。冰冻的老者双手交叠于胸前,掌心里攥着把金黄的麦粒,而他的胸腔——那里本该是心脏的位置——生长着一株完整的冬小麦,根系穿透肋骨扎进下方的培养槽。槽壁上贴着的标签己经褪色:**"向阳屯-1976-人体迭代3号"**。

"父亲..."她的指尖触碰冰凉的麦穗,那些籽粒突然发出微弱的蓝光,在幽暗的实验室里如呼吸般明灭。

卫星电话突然响起。林卫东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电子干扰的杂音:"小徐同志,你手里拿的是中国农业的未来。"背景音里有大型机械的轰鸣,"现在鸿丰集团的播种机正在东北平原作业,明天这个时候..."

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截断了通话。董海舟拖着伤腿扑向监控屏幕——画面上,鸿丰集团的万亩试验田里,刚刚破土的麦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长。但那些嫩叶不是健康的翠绿色,而是泛着金属光泽的靛蓝。

"噬菌体激活了休眠基因..."董海舟用带血的手指放大图像,"他们在种子里嵌入了朊病毒受体!"

徐温玲突然明白了一切。她冲向实验室最深处的种子冷藏柜,透过结霜的玻璃门,能看到里面整齐排列的试管架——每支试管都标着退伍军人的编号,浸泡在淡蓝色液体中的麦穗,穗尖上全都有星状突起。

"不是种子变异..."她砸碎玻璃,"是他们的血...在反噬..."

当试管坠地的瞬间,某种奇异的嗡鸣声充满整个空间。地上的蓝色液体如活物般蠕动,顺着地缝流向中央培养槽。那株从尸体胸腔长出的冬小麦突然剧烈摇晃,穗粒爆裂开来,数以千计的微型孢子悬浮在空中,组成一幅清晰的中国地图。

地图上的哈尔滨位置,有个红点正在闪烁。董海舟突然抓住她的手臂:"那不是标记...是信号发射器!"他撕开自己染血的衬衫,锁骨下方的皮肤下,有个米粒大小的凸起正在发烫——和红点闪烁的频率完全一致。

隧道外传来首升机的轰鸣。陈星残破的通讯器里,林卫东正在下达命令:"...启动‘丰收计划’...所有试验田同步..."

徐温玲看向监控屏幕。在东北平原的各个角落,鸿丰集团的播种机正喷出蓝色雾剂。那些接触雾剂的麦苗疯狂扭动,穗壳裂开处露出类似动物牙齿的黑色尖刺。

"不是农业革命..."她拾起地上父亲的实验日志,最后一页被撕去的痕迹下面,隐约可见铅笔拓印:"...当麦子学会吃肉..."

董海舟突然将她和孢子地图一起推进通风管道。在他扣死舱门的最后一刻,徐温玲看见他取出那株尸体上的冬小麦,狠狠刺入自己锁骨下的发射器。

"告诉世界..."他的声音被爆炸声淹没,"种子...会选择自己的主人..."

管道外,蓝色的火浪席卷整个实验室。那些悬浮的孢子地图突然收缩,化作一道流光钻入通风管道,最终消失在徐温玲手中的实验日志里。

当她爬出矿井口时,北极的极光正达到最盛。紫红色的天幕下,鸿丰集团的首升机残骸燃烧着坠入冰川裂缝。怀中的日志突然发烫,翻开的那页上,父亲的字迹正在神秘地重组,最终凝结成一行经纬坐标——**北纬45.8°,东经126.53°**。

哈尔滨市中心。

鸿丰集团总部大楼的位置。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