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府西市的晨雾漫过青石板,沈青崖的指尖掠过新到的蒙顶茶饼。本该紧实的茶饼边缘,三道细密的裂痕与三日前广州账册中的密符暗合。
"乾元年间的蒙顶石花,该用银刀分茶。"她轻叩茶饼,空腔回响间夹杂金属颤音,"这茶芯里藏着精钢薄片——工部上月奏销的五百斤精钢,倒成了传密的载体。"
茶博士的铜壶突然炸裂,十二名吐蕃商人同时掀翻茶案。谢沉璟的剑鞘劈开苫布,本该装着滇马的木笼里,整整齐齐码着工部特制的折叠弩。晨雾中忽现箭雨,箭尾系着的靛青牦牛皮在风中拼出残缺的雪山图腾——正是吐蕃密探的接头暗号。
蜀锦作坊的织机声如细雨,谢沉璟用剑尖挑起半匹裂口的越罗。金线经纬间渗出的靛青染料,遇光显形为《剑南道关隘图》残章,朱砂标注的漏洞处竟与上月松州军报中的遇袭点重合。
"武德年间的蜀锦该用岷江浣纱。"沈青崖劈开织机踏板,精钢齿轮的熔铸编号清晰可辨——正是工部三年前"报废"的军械零件,"原来剑南道每年消失的十万匹官锦,都化作了这些通敌的密码。"
织娘突然抽搐倒地,谢沉璟挑开其襦裙系带。腰牌内侧的吐蕃密文,竟与五年前阵亡的松州守将遗物上的血书如出一辙。坊外忽传马嘶,二十匹滇马冲破围栏,鞍具暗格中掉出浸泡尸油的《工部贪墨实录》。
灌县古堰的浪花拍打鱼嘴,沈青崖的银簪刺入分水堤裂缝。青苔覆盖的石隙间,成串靛青结晶与吐蕃密探的毒囊残留完全一致。
"秦时李冰凿离堆,该镇的是蜀中水患。"谢沉璟斩断江心铁索,精钢索环的锻造纹路竟与工部军械图册严丝合缝,"如今这千年古堰,倒成了蛇鼠传递的密道。"
漩涡深处传来机括轰鸣,三十具缠铜丝的尸首随浪涌出。沈青崖挑破尸首劳宫穴,靛青毒液顺石壁流淌,蚀出"霜刃"两个血字——笔迹与三年前剑南节度使的绝命书完全一致。
青城山脚的茶棚飘着雪芽香,沈青崖提起邛窑青瓷壶。沸水注入建盏的刹那,茶沫间浮起半枚翡翠耳珰——与扬州盐案中的信物缺口完美契合。
"广德年间的贡茶该用玉垒山泉。"谢沉璟用茶针挑开茶饼,夹层桑皮纸上密布吐蕃文字标注的银矿坐标,"原来剑南道失踪的矿工,都在这里成了密码的载体。"
采药人背篓突然炸裂,二十枚淬毒铁蒺藜如蜂群倾泻。沈青崖的药囊在空中绽开靛青烟雾,显形的毒针轨迹竟在石板拼出"未时三刻"的南诏文字。混战中,谢沉璟的剑锋挑破道观帷幕,露出正在焚毁的《剑南戍卒名册》原本。
合江亭的晚霞染红帆影,沈青崖推开蜀锦商行的暗门。整面墙的《西南丝路图》上,金线串联着吐蕃弯刀、南诏象甲与岭南盐船,终端指向长安延康坊。谢沉璟的剑尖挑起案头信笺,未干的爨文写着:"蜀道既通,棋局当终"。
暮鼓声撞碎锦江涟漪时,剑南节度使的轻骑己围住万里桥。沈青崖的药锄劈开地窖暗格,三百卷镶金狼纹的账册间,静静躺着半截断裂的玉带钩——与广州海案中的信物纹路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