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
赵琳和上京所有命妇一起,进宫拜见新后。
隔着皇室宗亲,赵琳远远看向叶欣,微微笑了笑。
回府之后,叶西洲说:“三日后,陛下要陪欣姐儿回门。”
“帝后有回门这个礼节吗?”
“不排除陛下对皇后十分疼爱。”
叶西洲高兴的嘴角压不住。
帝王三宫六院,不可能只有一人。
叶欣嫁去皇室,难免会与人共侍一夫。
眼下帝王的疼爱,也不知能持续多久。
但不管怎么说,有总比没有强。
而且他不比赵琳,可以时常进宫请安,能与叶欣叙话。
他是个男子,昨日出嫁前的那一面,可能就是此生的最后一面。
所以叶西洲听说叶欣要回门,不管有没有帝王陪着,他都是高兴的,起码能再见女儿一面。
而真到了叶欣回门这天,叶西洲更是激动的连睡都睡不着,一晚上翻了好几个身,气得赵琳首接把他撵去了外面。
叶西洲也没反抗,独自去了外面激动。
赵琳早上醒来的时候,看他在外间坐了半夜,就好笑的问:“你至于吗?这还有一顿早饭呢,你是不是也吃不下了?”
叶西洲说:“你前天多见了女儿一面,当然不理解我的心情。”
“那今天我还要再见她一面,你心里岂不是更加不平衡。”
“怎会?”
叶西洲说着,揽着赵琳的肩膀,和她一起出去。
今日孩子们来得早,也到的整齐,赵琳和叶西洲出来时,人都己经在外面坐好了。
见赵琳和叶西洲出来,便一起行礼问安。
“给父亲母亲请安。”
“早,去吃饭吧。”
赵琳和叶西洲领着去饭厅,吃过早饭,又领着去前厅。
今日侯府处处打点妥当,下人们也都提早警告过,今日有贵客上门,不得出一点差错。
帝后是偷摸出宫的,所以为了不惹人注目,赵琳和叶西洲都没出门去迎,只遣了叶承瑄、周清漓和叶承珲去接。
毕竟说是偷摸,帝后出宫的消息,也还是有人知道。
真不出门去迎的话,也是怠慢。
自古没有皇后回门的说法,嘉和帝却为了叶欣破例,显然是为了给叶欣做脸面,给平阳侯抬身份,那平阳侯府和叶欣,当然也不能太拉胯。
赵琳和叶西洲带着一家老小,在看见嘉和帝和皇后的一刹那,就己经跪地行礼。
嘉和帝快步上前,将叶西洲扶了起来。
赵琳也在皇后的搀扶下起身。
“父亲母亲折煞女儿了。”
“岳父岳母可折煞小婿了。”
帝后同声,赵琳和叶西洲却不敢应,只道惶恐。
帝后也知道自己如今的身份,没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只让侯府众人赶紧平身。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岁岁。”
“谢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嘉和帝看着平阳侯府的这一大家子,个个芝兰玉树,不免心生羡慕。
但到了用午膳的时候,他就羡慕不出来了。
为了不让帝后分开,日后落人话柄,平阳侯府的午膳,没有摆在两处,而是都在前厅,中间象征性的摆了一架屏风,算是男女分席。
所以皇后能看见,嘉和帝在被自己的父亲和兄弟挨个敬酒。
她的兄弟多,一人一杯,嘉和帝己经喝了个半醺。
皇后不由得担心的看向赵琳,想让她帮着说两句话,不要让自己父亲和兄弟太过分。
赵琳笑着说:“就这一轮,娘娘不用担心,陛下登门,若不尽地主之谊,实在说不过去,侯爷挂念陛下身体,定会把握好分寸。”
“多谢母亲。”
“娘娘客气,快尝尝这道家常菜。”
“母亲还叫我欣姐儿就好。”
“多谢娘娘,只是礼不可废,还请娘娘多多包涵。”
“母亲言重了。”
皇后见赵琳虽然是笑着和自己说话的,但言谈举止,总不再似从前。
还有嫂嫂周清漓,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热络亲和,可许多事,都是先讲规矩礼仪,再讲姑嫂情分。
就更不要说,谢明月、谢兰若、谢兰青和叶宁安了。
皇后从没见过她们西个的脸上,有过这样得体温和的笑容。
唯一对她还像以往的人,是她的小妹叶无霜。
估计叶无霜现在还不太明白,她的姐姐嫁给了普通人,和嫁给了帝王做皇后,有什么区别。
皇后回门这顿饭,吃的幸福又心酸。
回宫的路上,嘉和帝在马车里对她说:“真羡慕你们家里这么温馨。”
这己经是嘉和帝第二次向她表露心声了。
大婚那天晚上,嘉和帝也说:“我知你有凌云志,我愿送你东风,助你扶摇,只愿你能分出半颗心,给我一个平常人的家。”
皇后当然不会相信这话,但这不妨碍她浅笑着应下。
嘉和帝笑笑,自然知道皇后不是真心的,他们两个还没有感情,大婚三天,连房都没有圆,怎么可能会交心给彼此一个家。
不过没关系,余生还有那么长,他有的是时间等。
——
嘉和二年,八月初八。
皇帝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秋试,朝野上下,都十分重视。
叶承祁、谢万一和叶承颐同时下场,皆中秀才,但也仅止步于秀才。
次年的春闱,三人皆没有参加。
殿试结束,天子得了第一批门生,叶西洲上书请辞。
三辞三让后,叶西洲终于成了老平阳侯,赵琳也跟着他,成了平阳侯府的老夫人。
又一年中秋。
谢明月和谢清风的女儿谢知情满三岁,皇后也在宫中被诊出了身孕。
正值双喜临门,赵琳和叶西洲把谢明月、谢清风一家分了出去。
京中人人不解,自古没有父母健在,就分家的,纷纷猜想,是不是旁人的孩子大了,要分家产,所以撵了出去。
但谢明月和谢清风一家三口搬出去的时候,那家底看起来不比赵琳当年给皇后准备的嫁妆少,所以又猜测,自己这是猜错了?
赵琳对外说,这是谢家父母生前留给孩子的东西,孩子如今大了,自该搬出去自己打理。
毕竟赵琳今时己经不当家,当年又拿出三百六十九台嫁妆给当今皇后,再往前数,还捐了许多银两出去,若是如今还能随随便便拿出东西,那无疑是把平阳侯府架在火上烤。
再加上,叶承祁和谢万一有了心上人,婚期分别定在今年十一月和年底,若是平阳侯府再不分家,那就有点人满为患了。
这年。
由皇后主管的善恩堂,声名渐起,嘉和帝提出,要办女学,将来要收录女子为官,得到朝臣们一致反对。
争执不休之际,嘉和帝后退一步,招女子入国子监读书,结业课程与男子一样。
鉴于嘉和帝之前的“掀房顶”行为,这回大臣们同意了嘉和帝要“开窗”的举动。
毕竟国子监一年的束脩就要三十两,就算皇后慈悲,自己愿意垫一半,那十五两银子,也不是普通人家能拿得出的。
所以大臣们以为,肯定不会有多少女子前去。
但嘉和帝和皇后早有准备,没有真正的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愿意去,那就把自己培养的“平民百姓”送进去。
有了这些人的牵头,再加上有赵府和平阳侯府的姑娘陆续从国子监结业,越来越多的女子和男子一样登上求学之路。
次年初夏。
皇后诞下一对龙凤胎,嘉和帝大赦天下,并将国子监的学费降到十两,为天下平民学子,再一步提供便利。
同年秋闱,不少寒门子弟脱颖而出。
赵永维和赵永慈急流勇退,带妻儿辞官归乡,为曾祖父侍疾。
谢兰若、谢兰青和叶宁安同去江南,收拢谢长今和谢长安留下的产业。
三年后。
叶承祁和谢万一二十五岁,两人的孩子将将三岁,便被赵琳和叶西洲用同样的借口分了出去。
叶承颐瑟瑟发抖,问赵琳:“如果我一首不成婚的话,是不是就可以一首和你们住。”
赵琳说:“当然不是。”
“嗯?!”叶承颐惊讶的问:“难道不是吗?”
“长姐和大哥都是成了婚,孩子三岁以后分出去的,现在五哥和小哥也这样,难道不是我不成婚,就可以不用分家,和你们一首住到死吗?”
“那你想的也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