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下乡开始
年代从下乡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年代从下乡开始 > 第二八十八章

第二八十八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年代从下乡开始
作者:
用户名3318508
本章字数:
6700
更新时间:
2025-06-29

县医院的招待所房间简单却干净。钱胜躺在硬板床上,身体的疲惫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手术成功后精神上的亢奋和随之而来的、更深层次的思虑。挂机面板上暴涨的医术经验值无声地诉说着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那个新出现的、极其淡薄的“专注光环”虚影,也随着他心神的放松而缓缓隐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窗外,县城清晨的喧嚣隐隐传来。钱胜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名动县城的荣耀背后,是无数的目光和随之而来的牵扯。他更喜欢大坝子村那片能让他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土地。

婉拒了谭有为院长热情的早餐邀约和县武装部李卫国安排的答谢宴,钱胜只说自己牵挂蘑菇房和队里的工作,必须尽快回去。谭有为理解地点点头,眼中欣赏更甚,亲自将他送到医院门口,并塞给他一个厚厚的信封。

“钱胜同志,一点心意,务必收下!这不仅仅是酬劳,更是对你这身惊世医术的敬意!县医院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谭有为语气诚恳,带着难以掩饰的招揽之意。

钱胜没有推辞,坦然接过。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钱,更是一种认可。道别后,他骑上那辆二八大杠,迎着初升的朝阳,踏上了归途。车轮滚动,将县城的喧嚣和那些或探究或热切的目光,暂时抛在了身后。

回到大坝子村,己是午后。远远就看到新蘑菇棚那边人头攒动,比往日更加热闹。钱胜心中一紧,难道又出问题了?

他加快速度骑过去,跳下车。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一愣。

只见大队长周振武、吴大刚正陪着几个穿着干部服、拿着小本本指指点点的人,在新建的巨大蘑菇棚外转悠。桂花嫂、春梅嫂、建国、石头等骨干,还有不少看热闹的社员,都围在旁边。气氛非但不紧张,反而透着一种兴奋和期待。

“钱胜!你可算回来了!”吴大刚眼尖,第一个看到钱胜,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快过来!县农业局的同志来验收咱们的蘑菇房扩建项目了!还有公社的王主任也来了!”

钱胜松了口气,原来是验收。他走过去,跟几位干部打招呼。为首的农业局干部姓孙,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态度很和善。

“钱胜同志是吧?久仰大名!”孙同志主动和钱胜握手,笑容满面,“我们在县里都听说了,大坝子村的‘雪绒菇’种得好,品相一流,县供销社都抢着要!这次来,一是看看你们这新扩建的蘑菇房符不符合技术规范,二来嘛,”他顿了顿,眼中带着赞许,“也是来学习取经的!你们这套管理章程,王主任可跟我们夸了又夸,说是科学种植的典范!”

“孙同志过奖了,都是大家一起摸索着干。”钱胜谦逊地回答,引着众人进入棚内。

新蘑菇棚里,经过钱胜的“生境修复”和科学管理,菌丝长势极好。污染区恢复迅速,新铺设的菌床上,雪白的菌丝如同厚厚的绒毯,生机勃勃。空气流通良好,温湿度控制精准。桂花嫂等人按照钱胜编写的《操作规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日常管理,动作规范,流程清晰。

孙同志和随行的技术员看得连连点头,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还拿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

“好!非常好!”孙同志看完一圈,由衷赞叹,“地方宽敞,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技术到位!特别是你们这套生产操作流程和防控制度,非常有价值!钱胜同志,你们大坝子村生产队,可是给咱们县农业技术推广开了个好头!这个项目,验收通过了!回头局里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县推广!”

“太好了!感谢孙同志!感谢县里支持!”周振武和吴大刚喜笑颜开,连声道谢。周围的社员们也发出了兴奋的议论声。这不仅是验收通过,更是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王主任也在一旁笑着补充:“孙同志,推广经验好!不过推广之前,咱们大坝子村的蘑菇供应量,可得先保障我们县供销社啊!赵主任可盯着呢!”

众人都笑了起来。气氛融洽而热烈。

就在验收顺利结束,众人准备离开蘑菇棚时,院外传来一阵吉普车的引擎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辆熟悉的军用吉普停在了院门口,下来的正是县武装部的李卫国干事。

“李干事?你怎么来了?”钱胜有些意外。

李卫国大步流星地走过来,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先是对孙同志和王主任点头致意,然后热情地握住钱胜的手:“钱胜同志!谭院长说你一大早就回来了,我紧赶慢赶还是来迟了!怎么样,路上还顺利吧?”

“顺利,谢谢李干事关心。”钱胜应道。

“顺利就好!”李卫国说着,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盒子,郑重地递给钱胜,“钱胜同志,这是赵老首长委托我,一定要亲手交给你的!他老人家刚醒过来,说话还不利索,但拉着我的手,就指着这个盒子!这是老首长当年在战场上缴获的一块旧手表,虽然旧了点,但走得准!老首长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这块表,是他的一点心意,请你务必收下!”

钱胜看着那红布包裹的盒子,感受着周围众人投来的惊叹和羡慕的目光,心中五味杂陈。这不仅仅是一块表,更是一位老革命沉甸甸的感激,也是一份烫手的荣誉。

“赵老首长太客气了。救死扶伤是医者本分,这礼物太贵重了…”钱胜想婉拒。

“哎!钱胜同志!”李卫国不由分说地把盒子塞进钱胜手里,语气坚决,“老首长的脾气你是不知道,他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你要是不收,他非得亲自从病床上爬起来给你送来不可!你就当让老人家安心养伤吧!收下!必须收下!”

话说到这份上,钱胜只好接过盒子,入手沉甸甸的。他郑重地道谢:“那就替我谢谢赵老首长,祝他老人家早日康复!”

“这就对了嘛!”李卫国满意地笑了,又压低声音对钱胜说,“钱胜同志,老首长的事迹在县里影响很大。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以后有什么需要武装部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别客气!”

李卫国没有久留,留下礼物和承诺,便匆匆驱车返回县城。他的到来和那份特殊的礼物,如同在平静的湖面又投下了一颗石子,让钱胜刚刚稍显平复的处境,再次泛起了波澜。

送走了农业局和供销社的干部,也送走了看热闹的社员,热闹的蘑菇棚终于安静下来。钱胜、周振武、吴大刚三人站在门口,看着眼前这片凝聚着心血和希望的棚舍。

“钱胜啊,”周振武拍了拍钱胜的肩膀,语气感慨又复杂,“你这本事…真是藏都藏不住啊!蘑菇种得风生水起,连县武装部的大干事都亲自来给你送谢礼!咱们大坝子村,是沾了你的大光了!”

“大队长言重了,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钱胜平静地说。

“话是这么说,”吴大刚接口道,眼神带着关切,“可这风头太盛,未必全是好事。钱胜,你心里得有数。”

钱胜点点头,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那块旧手表,又想起谭有为递来的信封和那热切的目光,以及李卫国留下的承诺。机遇与风险,如同藤蔓般交织缠绕。

就在这时,一个半大的孩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钱技术员!大队长!吴队长!公社卫生院的孙医生来了!说是有急事找钱技术员!人在大队部等着呢!”

孙医生?赤脚医生培训班那位?钱胜和周振武、吴大刚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这时候他来做什么?

三人快步来到大队部。孙医生正焦急地踱着步,看到钱胜,立刻迎了上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盖着红章的正式信封。

“钱胜同志!可找到你了!”孙医生把信封塞给钱胜,语气带着激动和一丝不容置疑的紧迫,“这是省医学院和咱们地区卫生局联合下发的通知!特批的‘工农兵学员’推荐名额!谭院长亲自点了你的名,力排众议给你争取来的!去省医学院进修!三年!出来就是正儿八经的医生!天大的机遇啊!”

孙医生喘了口气,继续道:“时间紧迫!报到通知就在里面!要求你一周内必须到省城报到!过期不候!钱胜同志,这可是改变命运的金钥匙!多少人挤破头都抢不到!谭院长说了,让你务必珍惜,放下手头所有事情,立刻准备动身!”

省医学院进修?工农兵学员?

钱胜拿着那封沉甸甸的信,感觉像是捧着一块烧红的烙铁。他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周振武和吴大刚。两位老队长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有震惊,有理解,但更多的是难以掩饰的失落和担忧。

蘑菇房刚刚走上正轨,扩建验收通过,县供销社的长期合同刚刚签订,技术骨干的培训才初见成效……他这一走,蘑菇房怎么办?大坝子村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怎么办?

一边是通往更高医学殿堂、改变个人命运的康庄大道;一边是扎根乡土、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责任和承诺。

抉择,如同冰冷的河水,瞬间淹没了刚刚归来的钱胜。他站在大队部门口,身后是凝聚着他无数心血的新蘑菇棚和满怀期待的乡亲,手中是通往省城和医学殿堂的金钥匙。脚下的路,第一次出现了如此清晰而艰难的分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