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
“老文,宇辉来信了。”
文宇辉他妈在家做饭,听到门口有动静,连忙放下炒勺到门口接丈夫。
文大江听话,脱外套的动作一顿,“这小子还知道写信回来?我还以为他都忘了他在这有个家。”
秀莲拍了一下文大江的背,“瞧你,有这么说你儿子的?你赶紧看看信,你儿子长进了,都会在农村开拖拉机了。”
“什么?这小子肯定在吹牛。”
文大江嘴上不信,手快速的接过老婆手上的信。
一捏信纸的厚度 ,写的还不少。
文大江还没仔细看信的内容,先嘴上嫌弃,
“这小子这字儿写的跟狗爬似的,谁能看得清,到了乡下还不好好练字。”
文宇辉的这封信是在邮局台子上写的,字迹写的潦草,破马张飞。
他在信中得意的说自己学会修拖拉机,还会开拖拉机,连公社的书记都夸他前途无量。
他儿子现在可能耐了。
文大江笑着骂了句:“这小崽子胆气大的很,才学了一晚上,就敢开着拖拉机往村里跑。”
秀莲想的更多,“拖拉机沉得很,就咱宇辉那个身体,能掌控得了那大家伙?别是身体受伤了,没和咱们说。”
文宇辉的字里行间全是对自己的夸耀,说自己有能耐。
他答应姜若荷,没有告诉文家父母,是姜若荷教的他开拖拉机。
只是在信中稍微带了一下。
文大江放下信,安慰老婆,“既然这小子没说,就说明问题不大。倒是教他开拖拉机和修拖拉机的师傅是个好的,愿意对宇辉倾囊教授。”
这个道理秀莲也明白,“是啊,跟咱们厂似的,有技术的老师傅都不愿意带徒弟。你说咱是不是得买点东西寄过去,让宇辉答谢答谢他师父?”
文大江点头:“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秀莲搓手,“宇辉也没在信上说他师父喜欢什么,咱们怎么准备?”
文大江再看了眼儿子写的信,“会开拖拉机的都是老师傅,准备点烟酒。这事你就不用管了,我去准备。”
……
姜若荷不知道文宇辉的爸妈为了答谢她这个师傅,开始采购礼物。
她现在忙得很,她在修缮租的房子。
上次和文宇辉在国营食堂吃完饭,两人一道去了黑市。
姜若荷买了些厨房用品,菜刀,铁锅,锅铲,还有一个大肚烧水壶。
买这些东西要比在供销社买的贵。
好处是可以首接用钱买,不用券。
除了这些,姜若荷还买了两大根猪腿骨,一大块猪肉。
本来文宇辉要陪姜若荷一块回村。
刚巧大队长的儿子也要回家,于是文宇辉留下,姜若荷和翠翠的大哥一块回了村里。
姜若荷回村的第二天,就开始着手修缮她租的房子。
崔胜军说到做到,真和知青点的男同志说好,过来帮姜若荷修屋子。
牛首村这边也来了几个人,是宗武大伯和大队长找的。
那里话语权最高的老人和村干部一块帮着女知青修房子。
村里人有闲话也不敢多说,再说村里人也知道姜若荷的本事。
别说在这村里,就是在十里八乡,你打着灯笼找能找出几个会修拖拉机的女知青?
男同志找平墙面、垒灶,修房屋。
姜若荷、翠翠,还有钱芳芳在外面支着大铁锅炒菜。
本来翠翠她娘金凤婶子也要来。
看姜若荷他们三个做事还行,在这儿监了会儿工,回头忙自己的事去了。
夏末秋初,正是各种瓜果菜类成熟的季节。
姜若荷把切好的肉腿骨焯水,焯完的水刚要扔,就被在一边帮忙的孙婆子拦下。
“闺女,这汤别扔,我留着喂猪。”
钱芳芳惊了一下,“婆婆,这是猪肉汤,也能喂猪?”
孙婆婆拎过来猪食桶,“这年头能有点油水吃就不错了,猪吃的杂,把汤拌到猪食里,它尝不出来。”
钱芳芳拧不过孙婆婆,这肉汤丢了也可惜,全都倒进猪食桶里。
今天来帮工的有十一个人。
知青点来了八个,剩下三个是村里的手艺人。
姜若荷昨晚上就订了菜谱,用土豆南瓜扁豆和猪腿骨做了一锅大丰收,锅边贴着锅贴。
豆角炒肉,蒜蓉茄子,油煸五花肉土豆片,还有一大盆凉拌菜。
姜若荷还提前在供销社打了几斤粮食米酒。
垒灶的大叔笑着说:“闺女,你这桌子菜比我家过年吃的都丰盛。”
姜若荷笑着回答:“大叔,吃饱了才有力气把活干好。”
今天顾辞也来帮忙,姜若荷忙着做饭,没有顾及到工人那边。
因为有大队长推荐的老师傅在,姜若荷很放心。
顾辞一心想在姜若荷面前表现,
他拿着他昨晚提前画好的图纸,在老师傅身边说说话话,这边怎么规划,那边怎么安排。
一起来干活的知青戳了戳邱成的胳膊,
“唉,你看顾辞的做派,知道的是姜知青修房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顾辞住在这里呢。”
邱成也看顾辞不顺眼,
他看不过顾辞对姜若荷的殷勤,
顾辞因为和姜若荷从同一个地方来的,老和姜若荷搭话。
邱成心里嫌弃,就他顾辞是和姜知青一块来的吗?
还有人和姜知青更好呢。
邱成心里暗暗为文宇辉着急。
文宇辉啊,文宇辉,你再不回来,你的家就被这姓顾的小子给掏了。
农家饭不是不好吃,只是舍不得用油。
铁锅做饭带着浓浓的锅气,热锅烧油,加上各种佐料。
新鲜的猪肉往锅里一放,拿着炒勺一翻炒,独属于肉的烟火气弥漫开来。
等到里面的食材炒熟变色,姜若荷从大酱碗里狠狠地蒯了一勺大酱。
大酱一放,食物的味道在院子中弥漫开来。
姜若荷在院子里临时垒的灶,食物的味道一出来,在屋里干活的人闻到后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手上的活干得更加卖劲儿。
这菜的味道香,他们等会儿一定要多吃两碗饭。
翠翠看着姜若荷使劲翻动的炒勺,“若荷,没想到你这么会做饭,味道好香呀。”
姜若荷的眼一首盯着锅,“我之前在家里做过几次,来这里以后,摸不准大锅的火候,所以做的饭不好吃,现在慢慢熟悉了。”
等到翻炒的差不多了,姜若荷从水缸中舀了一勺清水。
利落的倒进铁锅里,清水没过食材。
姜若荷放下水瓢,“贴上饼子,烧火,等着菜熟了,咱们就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