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时,穿学生装的少女站在晨光里,颈间戴着母亲的另一只翡翠镯,后颈的朱砂痣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 那是地下党新派来的交通员,代号 "新菊"。她递过封信,信封上印着三朵白菊,里面是慧明师父的字迹:"周明远的上级己到上海,目标是你手中的血手印名册。"
江面上,运送化学武器的货轮正拉响汽笛。李华望着远处渐渐散去的雾霭,忽然明白,这场战斗远未结束。但他不再孤单,因为每个为正义挺身而出的人,都是一朵绽放在浊世的白菊,哪怕只有瞬间的光芒,也能照亮黑夜。
他将月华的日记本揣进怀里,走向正在筹备的工人集会。油墨味、硝烟味、白菊的清香,在晨风中交织成歌。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总有人愿意燃烧自己,让真相的光芒,永远闪耀在黄浦江的上空。
沪东工人集会的木台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李华踩着碎玻璃走上台时,裤脚还沾着苏州河的淤泥。阿毛举着浆糊刷在后台柱上贴标语,"还我血汗钱"的墨迹洇开,盖住了三天前"公益信托赈灾"的旧海报。他忽然顿住刷子:"华哥,你看这柱子缝里......"
裂缝中嵌着半片翡翠。李华用指甲抠出碎块,发现背面刻着"壬戊年冬"——正是母亲嫁入李家的年份。台下突然传来骚动,穿藏青色长衫的老者被簇拥着走上台,袖口盘金绣的白菊在晨光中颤动,正是南京来的特派员赵敬之,十年前曾亲手签发父亲的实业部任命书。
"工友们!"赵敬之的嗓音透过扩音器震得木台发颤,"公益信托基金乃党国惠民善举,昨日报纸所刊纯属共匪造谣......"他忽然指向李华,金丝眼镜后的瞳孔收缩,"李记者手中的'血手印名册',实则是赤匪伪造的煽动工具!"
台下爆发出嘘声。李华摸向内衣暗袋,名册边缘的血痂硌得胸口生疼。三天前在龙华寺地窖,他数过那三十七道血痕,最小的掌印属于十二岁的童工阿桂,上周刚被发现溺毙在黄浦江。
"赵特派员说笑了。"他踏前一步,翡翠碎块在掌心发烫,"敢问南京方面可曾调查过,为何公益信托的赈灾物资里,会混着三千箱美国产化学武器?"
话音未落,台侧突然传来爆炸声。浓烟中,穿黑西装的枪手扑向后台,李华拽着阿毛滚下木台时,看见赵敬之的副官正往扩音器里塞定时炸弹——频率调节器上刻着三朵白菊,和周明远办公室的打火机一模一样。
"去码头!"新菊的声音从人缝中传来,她扬着母亲的翡翠镯子,镯身反光在江面划出三道弧线。李华这才看懂妹妹日记里的暗语:"镯子反光三次代表货轮己到",而此刻黄浦江面,挂着星条旗的"自由女神号"正缓缓靠岸,水线处隐约可见加装的装甲。
码头仓库的铁门被斧头帮弟兄劈开时,化学武器箱正被搬上卡车。李华踹开最上面的木箱,刺鼻的苦杏仁味扑面而来,铅封上的三朵白菊火漆印还在冒热气。老周的副手举着喷灯上前:"华哥,慧明师父说这玩意儿遇热就炸,得在正午前沉江。"
汗珠滴在箱盖上的瞬间,仓库天窗突然碎裂。赵敬之站在吊车横梁上,手中握着引爆器:"李华,你当真以为能阻止党国大计?"他脚下的阴影里,二十个戴白菊袖标的杀手己形成合围,枪口都对准了堆放武器箱的角落。
新菊突然将翡翠镯子抛向吊车齿轮,镯子卡在链条间的刹那,李华看清内侧新刻的字:"壬戊年冬,沪东纱厂大火,十三名童工殒命"——正是母亲当年记录的第一笔公益信托黑账。他猛地扯下颈间的翡翠挂坠,那是月华最后塞给他的信物,坠子打开后露出微型胶卷,上面是赵敬之与美国领事的密会照片。
"把证据传给路透社!"他将胶卷塞进老周副手的掌心,同时扣动勃朗宁扳机——子弹打在引爆器开关上,赵敬之痛呼着松手,引爆器掉进武器箱堆。千钧一发之际,李华看见新菊扑向那堆箱子,月白旗袍在火光中绽开,像极了妹妹当年在夜校教孩子们识字的模样。
爆炸掀起的气浪将他掀飞,当他在码头边缘醒来时,看见"自由女神号"正在下沉,化学武器箱随着船体断裂坠入江底。新菊躺在不远处的礁石上,母亲的翡翠镯子碎成两半,其中一半死死攥在她手里,另一半滚进海水,映着正午的太阳,像颗流泪的星。
"赵敬之跑了......"老周副手咳着血指向远处,英国领事馆的汽艇正劈波斩浪,船头站着的正是戴礼帽的赵敬之,他扬着份文件大喊:"李华!看看这是什么!"
文件在空中展开,是南京政府新颁布的《慈善团体管制条例》,条款第一条就写明:"公益信托基金收归国有,既往账目一概封存"。李华的手指深深掐进掌心,突然听见阿毛在身后哭喊:"华哥!快看集会现场!"
木台己被大火吞噬,焦黑的柱子上挂着半截标语,"还我血汗钱"的"血"字被烧成空洞。台下散落着三十七个小棺材,每个棺盖上都刻着白菊——正是血手印名册上那些孩子的名字。赵敬之的笑声从汽艇传来:"李华,你保护的这些人,不过是党国棋盘上的弃子!"
江水突然变得滚烫。李华望着沉船上浮起的气泡,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当慈善成为凶器,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让每个伤口都开出花来。"他摸出妹妹的日记本,最后一页被月华用鲜血写满了白菊,每朵花芯都点着红点,像极了工人集会上那些未眠的眼睛。
"把棺材埋在夜校废墟下。"他对老周副手说,声音比江水还冷,"再给路透社发份电报,就说公益信托基金的化学武器己沉入黄浦江,但南京政府与美商的走私合同,我们有完整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