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景的效率是很高的,高琛刚松口,第二天早上尉景便拉着高琛上孙府提亲了。
不得不说,高家的基因确实不错。
高欢能软饭硬吃,全凭他的那张脸。
而高琛打扮一下,也是十分英俊,样貌气质方面完全不输魏晋名士。
高琛骑在马上,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勾勒起那位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孙家姑娘。
尉景那句“性格有些泼辣”的评价,使得高琛先入为主。
一位杏眼圆睁,双手叉腰,口头禅是家父孙龙雀的女子形象在高琛脑海中挥之不去。
高琛暗自叹气,他这未来的夫人,可别真是个不点就着的炮仗,否则他往后的日子怕是不得清净。
唉,鸭子不是那么好当的,软饭也不是那么好吃的。
高琛胡思乱想之际,提亲的车队在孙府门前停下。
孙府宅院朱漆大门,门前石狮,透着官宦世家的庄重与整洁。
门房显然是得了自家老爷的吩咐,一见是尉景和高琛,脸上立刻堆起了殷勤的笑容,麻利地将二人迎了进去,一路引至正堂。
孙腾早己等候在堂上。
此人年约五旬上下,身形略显富态,面容间却带着几分文士的儒雅,一双眸子开合间精光闪烁,显然是个心思活络、颇有城府的人物。
见到尉景和高琛进来,孙腾连忙起身相迎,声音洪亮,透着一股恰到好处的热情:
“哎呀,士真,二郎,真是稀客临门啊,快快请坐,上茶!”
高琛随着尉景依礼落座。
侍女很快奉上了香茗,茶香袅袅,高琛借着饮茶的动作,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位即将成为他岳父的孙长史。
尉景与孙腾客套了几句家常,很快便将话锋转入正题:
“龙雀兄,今日我与二郎一同前来,不为旁事,正是为了二郎与令爱的婚事。我家二郎对令爱倾慕己久,时常念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尉景说罢,就递给了高琛一个眼神。
高琛见状后,连忙说道:“晚辈不才,特备下江南云锦百匹、西域明珠十斛为聘,若能得令爱垂青,日后必捧在掌心,不让她受半分委屈。”
孙腾捋了捋颌下打理得一丝不苟的短须,脸上笑容不减分毫:
“士真过誉了。小女琬儿,平日里有些娇纵顽皮,能被二郎青眼相看,实乃是她的福分,亦是我孙家的荣幸。二郎少年英才,文武双全,乃渤海名门之后,与小女说起来,倒也算是一对璧人。”
高琛面上装出几分恰如其分的羞涩与恭谦,瞅准时机欠身道:“孙长史谬赞,晚辈愧不敢当,愧不敢当。”
尉景见火候差不多了,立刻趁热打铁,对着孙腾笑道:“龙雀兄快人快语。既然你我双方都有此意,此事便算是八九不离十了?不知龙雀兄以为,这婚期何时定下较为妥当?”
孙腾正欲开口,偏厅中传来一声琴声。
连高琛这种不通音律的人都听的出来,这琴声可谓是毫无章法可言。
孙腾有些无奈的笑了笑,随后他喊道:“添茶!”
孙腾话音未落,一个妙龄女子便端着茶壶走了进来。
此女子身材样貌都是绝佳,只是身着戎装,腰佩宝剑,与此刻的氛围不甚融洽。
孙腾向二人介绍道:“此乃小女孙琬,小女平日里就喜欢舞刀弄棒的,有些失礼。”
尉景连忙说道:“孙姑娘果然英气十足也!”
孙琬添茶结束后没有离开,反而坐在了孙腾旁边。
在魏晋之前,门阀制度下,婚姻重门第,男方提亲时女子多隐于幕后,通过帘幕、槅扇等遮挡物观察男方,或由家人转述男方情况。
若双方门第相当,可能允许女子以更隐晦的方式间接露面,如捧茶奉客、琴声传意等。
不过到了南北朝时期,受玄学与少数民族文化影响,部分士族女子可参与家族社交,提亲时或在旁静听。
高琛猜测,之前孙腾和孙琬约好是孙琬在偏厅暗中观察自己。
但不知为什么,孙琬选择亲自露面,而且还是以这种装扮露面。
高琛暗中打量了一下孙琬,其样貌和身材确实非常不错,配合上这身精干的打扮,高琛内心十分的欢喜。
高琛打量片刻,那份因未知而生的悬心悄然落下。
对此,高琛很满意。
像这种政治联姻,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尉景正欲开口说话,孙琬却首截了当的说道:
“我这人不喜欢绕弯子,你长的确实好看,但好看不能当饭吃。我要找的男人,要么比我聪明,要么比我强壮,否则,他凭什么征服我。”
孙腾连忙找补道:“小女失礼,她确实是被我惯坏了。”
高琛对孙琬的性格倒是十分欣赏。
高琛右手撑着下巴,悠悠的说道:“不错,孙姑娘言之有理。”
“我是否比您聪明,这件事一时间也不好判断。不过,我是否比你强壮,这件事却很容易分出胜负。”
孙琬闻言后扭了扭脖子,她跃跃欲试道:“正合我意。”
尉景是知道高琛武艺的,与高琛比,孙琬就是个绣花枕头。
孙琬的那点武艺,用来调情还是可以的,用来比武切磋,则完全不够看。
尉景小声叮嘱道:“二郎,你手上要有分寸,待会儿不可伤了孙姑娘。”
“姐夫放心,我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