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里的那些事儿
三国志里的那些事儿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志里的那些事儿 > 第7章 博望坡小试牛刀:诸葛亮的“入职首秀”

第7章 博望坡小试牛刀:诸葛亮的“入职首秀”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志里的那些事儿
作者:
肖罡
本章字数:
2850
更新时间:
2025-07-01

诸葛亮到了新野,刘备待他如师如友,食则同桌,寝则同榻,整天腻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这可把关羽、张飞这两位创业元老给整郁闷了。张飞性子首,嚷嚷道:“大哥待孔明太过!他年纪轻轻,有何实学?大哥你都没跟我们睡一张床了!”(醋意满满)刘备正色道:“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二位贤弟勿复多言。” “如鱼得水”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关、张嘴上不说,心里还是不服:水?我们哥俩陪你风里来雨里去十几年,感情还比不过一个刚来的“水”?

> 机会很快就来了,正好让诸葛亮证明自己不是“水货”。曹操派大将夏侯惇(独眼将军)为主帅,于禁、李典为副将,率领十万大军(数字或有夸张,但规模不小)杀奔新野来了!刘表一如既往地“装死”,指望不上。新野小城,兵微将寡,形势危急!

> 刘备赶紧找诸葛亮商量对策。诸葛亮成竹在胸:“主公勿忧。但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剑印。” (老板别怕!就怕关张不听我指挥。您要让我指挥,得给我尚方宝剑和公章!)刘备立刻把剑印交给诸葛亮。

> 诸葛亮升帐点兵,开始派活儿:

> 关羽:“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敌军到,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埋伏,烧粮草!)

> 张飞:“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埋伏,烧老巢!)

> 关平、刘封: “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放火!)

> 赵云:“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当诱饵,诈败!)

> 任务派完,诸葛亮自己带着老百姓和粮草,提前撤往樊城去了。张飞听完,一脸不屑:“我们都去厮杀,军师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诸葛亮亮出剑印:“剑印在此,违令者斩!” 刘备也赶紧打圆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二弟岂可违令?” 关、张这才老大不情愿地领兵去了,心里还是嘀咕: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

> 战局发展,完全按照诸葛亮的剧本走:

> 1. 赵云出战夏侯惇,没打几个回合就“诈败”而走。

> 2. 夏侯惇一看,刘备手下大将不过如此嘛!大笑:“刘备鼠辈耳!” 挥军追赶。

> 3. 追到博望坡,道路狭窄,两边都是芦苇。李典感觉不妙:“将军,此处恐有埋伏!” 夏侯惇正追得起劲:“敌军如此狼狈,纵有十面埋伏,吾何惧哉!” 话音刚落,只听背后喊声震天!关平、刘封放起火来!刹那间,西面八方,烈焰熊熊!芦苇遇火即燃,风助火势,曹军人马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 4. 赵云回马杀来!

> 5. 夏侯惇冒烟突火,狼狈逃窜。半路又被关羽截住,一通猛杀,烧了粮草!

> 6. 夏侯惇逃到博望城,想喘口气,张飞又杀了出来,把博望城的粮草囤积点也点了!

> 曹军大败亏输!夏侯惇、于禁、李典拼死杀出重围,捡了条命,灰溜溜逃回许都。

> 关、张收兵回营,路上只见浓烟滚滚,尸横遍野。张飞对关羽感叹:“孔明真英杰也!” 两人回到新野,远远看见诸葛亮坐在小车里,慢悠悠地回来了。两人赶紧下马拜伏于车前:“军师真神人也!” 真香定律,虽迟但到!诸葛亮笑着扶起二人:“二位将军,那剑印可还用得上?” 关张羞惭不己。刘备哈哈大笑:“得孔明,真吾之鱼水也!” 诸葛亮用一场漂亮的“小火慢炖夏侯惇”,完成了惊艳的“入职首秀”,彻底征服了团队核心成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