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里的那些事儿
三国志里的那些事儿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志里的那些事儿 > 第16章 荆州梦碎:关羽的“大意”与东吴的“背刺”

第16章 荆州梦碎:关羽的“大意”与东吴的“背刺”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志里的那些事儿
作者:
肖罡
本章字数:
2268
更新时间:
2025-07-01

>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捷报传回成都,汉中王府一片欢腾!刘备和诸葛亮却隐隐感到不安。荆州,太安静了。东吴的孙权、吕蒙,绝不会坐视关羽在襄樊大展拳脚而无动于衷。

> 东吴的“奥斯卡级表演”:新任都督吕蒙(接替病逝的鲁肃)是个狠角色,比周瑜更隐忍,比鲁肃更务实。他深知关羽的骄傲和多疑。于是,一场针对关羽的“影帝”大戏开演:

> 第一步:装病!吕蒙声称自己病重,上书孙权请求回建业养病。路过芜湖时,“病恹恹”地接见了一首被关羽轻视的年轻书生陆逊。

> 第二步:捧杀!陆逊接替吕蒙驻守陆口(前线)。他立刻给关羽写了一封辞藻华丽、谦卑至极的信,把关羽夸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并表示“小将才疏学浅,只求关将军多多提携,两国永结盟好”。关羽看完信,仰天大笑,彻底放松了对东吴的警惕!“江东鼠辈,不足虑矣!” 他放心大胆地将防备东吴的兵力,一批批抽调去增援襄樊前线。

> 第三步:奇袭!建安二十西年(219年)闰十月,正当关羽在樊城下与徐晃援军苦战胶着之时,吕蒙的“白衣渡江”行动开始了!他挑选精兵,藏匿于商船之中,士卒皆穿白衣(商人打扮),昼夜兼程,悄无声息地抵达长江北岸。烽火台的守军被迷惑、被突袭,毫无防备!吕蒙军迅速登陆,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关羽在江北的所有据点!

> 致命的“窝里反”:更让关羽绝望的是后院起火!留守江陵的南郡太守麋芳(刘备的小舅子)和驻守公安的将军士仁,因为平时供应军需不力,被关羽严厉责骂过,心怀怨恨。在吕蒙大军压境和诱降下,他们竟然不战而降,献城投降!江陵、公安,荆州的核心城池,瞬间易主!

> 关羽的噩梦:前方樊城未克,后方老巢被端!关羽闻讯,大惊失色,急忙从襄樊前线撤军,回救荆州。但军心己乱,士卒得知家眷都在江陵(己被吕蒙控制并优待),纷纷逃亡!关羽的军队,如冰雪般消融。

> 败走麦城:关羽带着残兵败将,退守当阳西边的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一座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孙权派人劝降,关羽假意答应,在城头遍插旌旗,假人守城,自己带着少数亲信乘夜突围,想逃回益州。

> 英雄末路:建安二十西年(219年)十二月,关羽一行在临沮(今湖北远安)的夹石小道,被东吴将领潘璋的部将马忠设伏擒获!一代武圣,与长子关平一同被斩于临沮。

> 关羽之死,震惊天下!他败在过于骄傲,轻视盟友(东吴),苛责同僚(麋芳、士仁),战略冒进(倾巢北伐),以及对手吕蒙、陆逊的完美配合。“大意失荆州”并非疏忽大意,而是性格悲剧与战略失误的总爆发。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忠义誓言,但也让蜀汉永远失去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和数万精锐之师。隆中对“跨有荆益”的战略构想,就此化为泡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