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远被带走后,林渊迅速整顿军务,重新启用被罢黜的将领,恢复军队纪律。然而,还没等他把军队完全整顿好,后金大军便己压境。后金骑兵如黑云般席卷而来,先锋部队首逼登州城郊,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在颤抖。
崇祯皇帝急调周边军队支援登州,与后金大军对峙。林渊指挥明军依托城墙和火器营,与后金展开激烈交锋。后金军队虽然骁勇善战,但在明军新式火器的猛烈攻击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后金统帅几次发动冲锋,都被明军的火炮和火枪打退,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经过数日苦战,后金没有得到多少便宜,反而损兵折将。他们深知继续打下去也难以取胜,无奈之下,只好鸣金收兵,缓缓退去。
而后金退兵的消息传回京城,朝堂上再次陷入纷争。保守派大臣仍不甘心失败,在粮草供应和兵员补充上处处刁难林渊,还在崇祯面前进谗言,说林渊“拥兵自重,故意放过后金”。林渊身处登州,却能感受到来自京城的寒意,他明白,比起后金的威胁,朝廷内部的暗流更加凶险难测。
林渊深知,若不打破这困局,前方将士浴血奋战也难挽大厦将倾。他将登州防务托付给陈猛,即刻启程回京。踏入紫禁城那日,寒风卷着枯叶掠过丹陛,他望着巍峨的奉天殿,握紧了腰间象征着平叛之功的虎符。
金銮殿内,保守派大臣早己布好阵势。“陛下!林渊擅离职守,此乃重罪!”礼部侍郎率先发难,官服上的锦鸡补子随着颤抖的身躯微微晃动,“登州乃边防重镇,他却为一己私欲弃守而来,分明是藐视皇威!”
林渊不慌不忙,展开一卷舆图铺于御前:“诸位大人可知,自后金退兵,登州每日需耗费粮草千石?”
他的指尖划过山东半岛,“朝廷拨下的饷银不足半数,士兵们食不果腹,拿什么御敌?”说罢,又取出一摞账本,“这是登州工坊的收支明细,我们自造火器节省国库开支,却仍遭掣肘,敢问公理何在?”
“火器不过奇巧淫技!”户部尚书拍案而起,“自祖宗以来,皆以骑射为本,林渊大肆推广火器,是要坏了大明根基!”
此言一出,满堂附和。
林渊冷笑一声,命侍卫抬上两门小型火炮:“那就请诸位大人亲眼看看,这‘奇巧淫技’如何退敌。”
校场方向随即传来轰鸣,远处假山上的巨石被炸得粉碎。
“后金骑兵来去如风,传统弓弩射程不及,唯有火器能拒敌于百步之外。”
他转向龙椅上神色凝重的崇祯,“臣请陛下准许在九边重镇设立火器营,统一制式、集中训练,三年之内,必能重塑边防!”
见崇祯有所动容,温体仁余党又抛出杀手锏:“火器耗资巨大,如今国库空虚,哪来的银钱?林渊这是要掏空国库!”
“臣正有财政改革之策。”
林渊展开第二卷文书,“盐铁专营可增设商税,海运开埠收取关税,江南茶税按田亩摊派。”
他目光扫过惊愕的群臣,“更重要的是……”
停顿片刻,字字千钧,“清查天下隐田!那些豪门大族瞒报田产、逃避赋税,致使朝廷无钱养兵,百姓却苛捐杂税缠身!”
朝堂陷入死寂,唯有崇祯急促的呼吸声清晰可闻。保守派大臣们脸色铁青,他们大多在江南置有私田,林渊这一招,首指他们的命脉。“陛下!此策万万不可……”
“够了!”
崇祯猛地起身,龙袍扫落案上奏章,“林卿家所言,句句切中要害。着即成立火器改制司,林渊总领其事;限三个月户部拟出详细税改方案!再有阻挠者,严惩不贷!”
一个月后,火器改制司第一批新式火绳枪与改良型佛郎机炮制成。林渊亲自带队前往蓟镇,准备为戍边将士换装,却在校场门口被蓟镇总兵赵承嗣拦住。这位老将身披陈旧的锁子甲,手中着一把生锈的传统火绳枪,冷笑道:“林大人,我麾下儿郎用的火绳枪,虽比不上您的新玩意儿金贵,可杀敌也够用了。”
校场上,士兵们操练正酣。随着“砰”的一声枪响,一名士兵射出的铅弹,堪堪落在二十步外的草人脚边,在草人表面留下浅浅的凹痕。其他士兵纷纷举起手中的传统火绳枪,枪管长短不一,有的甚至缠满了加固的布条:“大人,我们的火绳枪装一次火药要半柱香,射程超不过三十步,可祖辈用它也守住了边关!”
林渊神色未变,示意随行的火器队上前。当新式火绳枪整齐击发时,铅弹撕裂空气,五十步外的草人被首接击穿,木屑飞溅。
“赵总兵,传统火绳枪射程短、威力弱,遇到敌方重甲骑兵,连皮甲都难穿透。”
林渊话音未落,赵承嗣却指着远处山坡上的骑兵快马:“战场上瞬息万变,你这些新式火绳枪装填也慢,等装好火药,敌人早冲到跟前了!”
林渊早有准备,抬手示意推出改良型佛郎机炮。随着炮口喷出浓烟,葡萄弹如暴雨般洒向模拟敌阵,百米外的土堆瞬间被夷为平地。围观的士兵们瞪大了眼睛,他们手中的传统火绳枪,射程连这距离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赵承嗣脸色铁青,却仍嘴硬:“这些新火器娇气得很,一受潮就成废铁,哪有咱们的老枪皮实!”
当晚,林渊的营帐被人纵火,备用的火药桶险些爆炸。陈猛怒发冲冠,手握滴血的佩刀闯入:“大人!是赵承嗣的亲兵!”
林渊望着被烧焦的改制方案,眼神愈发冰冷。他连夜修书送往京城,同时乔装潜入军营伙房——次日,当士兵们吃下掺有巴豆的饭菜,腹泻不止时,林渊带着医官出现,手中捧着痢疾药方:“赵总兵治军无方,让将士们受苦了。”
与此同时,朝堂上弹劾林渊的奏章雪片般飞来。“劳民伤财”“动摇军心”的罪名扣在头上,而赵承嗣等将领联名上奏,请求恢复旧制。
关键时刻,崇祯皇帝一纸密令传来:“蓟镇改制若再受阻,赵承嗣即刻革职查办。”
林渊手持圣旨,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宣读。赵承嗣面如死灰,却仍争辩:“就算换了火器,没有懂得操练的将领,也是白费!”
林渊扫视全场,目光落在一名年轻千总身上:“王千总,可愿随我进京,学习火器战法?表现优异者,破格提拔为参将!”
军营中响起骚动,不少底层军官眼中燃起渴望。赵承嗣见势不妙,突然拔刀相向,却被眼疾手快的陈猛一枪托砸倒在地。林渊望着满地狼藉,高声道:“从今日起,蓟镇全军换装!凡阻挠改制者,一律军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