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云珠回府刚刚踏进院子,
那个负责打探消息的丫鬟就走了进来禀报。
“姑娘,奴婢打听到了!”
丫鬟恭敬说道,“住在那个院子里的,是侯府的六姑娘和她的夫君呢!而且呀,那院子还是六姑娘的嫁妆!”
上官云珠一听,来了兴致,她找人打听,有一部分是因为无聊。
还真稀奇啊,她居然是侯府千金,不禁有些惊讶:“真的吗?侯府的姑娘居然嫁给了一个需要住她宅子的男人?这可真是稀奇啊!”
那可是侯府,再加上昨天看到她的容貌气度,怎么会嫁给这样一个人呢?
丫鬟连忙点头:“千真万确,姑娘!这门亲事啊,说是因为在很多年前他们家救了侯爷一命,所以侯爷才把六姑娘许配给他的。她夫君只是偏远乡村的泥土子,不过读书不错,现在己经是举人老爷了”
上官云珠听了,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她心想:“就算是举人老爷又怎样?终究还是改变不了低嫁的事实啊!
一个在京都连自己的宅子都没有,还要住在妻子陪嫁宅子里的男人,能是什么好人家呢?”想到这里,上官云珠心里顿时觉得畅快了许多。
一扫昨天看到她的自卑。
真好,在月玉阁第一眼见她,虽然两人并不相识,但上官云珠就是莫名地不喜欢她。
如今得知她嫁得不好,上官云珠心里不禁有些幸灾乐祸。
就在这时,上官云珠的嫡母带着嬷嬷走了进来。
这段时间以来,
她一首被上官云珠这个庶女所困扰,以至于夜不能寐。
若是府里的其他庶女,她自然可以按照常规去管教,也不会如此费心。
因为是自己公公婆母养大,怕她回府被人欺负,还特意写信叮嘱她们呢。
然而,上官云珠的性格却实在让人难以忍受,不仅跋扈霸道,毫无大家闺秀的风范,而且最近更是频繁地出府,这让她十分不满。
要知道,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本应安心待在家中学习女红,而不是像上官云珠这样整天往外跑。
若不是考虑到自家尚未出阁的女儿,她才懒得去管上官云珠的闲事呢。
以上官云珠的年纪,又是庶女的身份,能够找到一个好人家己经实属不易。
见嫡母来,上官云珠基本的礼仪她还是知晓的。
见到她前来,起身行礼。
嫡母端坐在那张华丽的椅榻上,仪态端庄,“云珠啊,这几天你就安心待在家里,哪里也不要去。我会让孔嬷嬷好好教教你规矩,过些日子,我带你去寺庙祈福,顺便和其他夫人见个面。”
这所谓的“去寺庙祈福”不过是个幌子,实际上是要安排去相亲。
找了这户人家是夫君上官安手下的儿子,他在了解了这个女儿的性格,又想着父母的嘱托,不敢给她找太好的门第,想着嫁给手下的儿子,不管怎样,看在他的面子上,不会太为难自己女儿。
虽然从小没在身边长大,但从小陪在自己爹娘身边,算是给他尽了孝,所以上官安对上官云珠的婚事还是上心的。
他了解过,手下的这个儿子品行不错,更重要的是性格好。
垂下眼眸:“好,谢谢母亲”
待嫡母带着孔嬷嬷离去后,上官云珠立刻叫来自己的贴身丫鬟,吩咐道:“快去帮我打听一下,母亲说的那家到底是怎样的人家。”
—
送走完公公婆母后,李清荣像往常一样,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书房。
而杨婉如则带着一群人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两座“大山”终于被送走了,杨婉如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清儿,快去把你前儿坐的毽子拿过来,我们一起去踢毽子吧!”
杨婉如兴奋地对身边的侍女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迫不及待。
她早就想去踢毽子了,可家里公公婆母都在,再加上嬷嬷在一边拦着。
说什么?太不稳重,公公婆母不会喜欢。
自己可一首忍着呢
张嬷嬷站在一旁,看着杨婉如那如同未出嫁的小姑娘一般的模样,心中不禁有些焦急。
她恨不得自己能够变成姑娘。
明天姑爷去书院读书,见面的时候就少了。
不好好笼络姑爷的心,她可是知道,书院里的书生啊,文人雅士,可是很喜欢去青楼聚。
要是姑爷被别的女人勾引,她的姑娘可怎么办。
“姑爷去了书房,明天去书院,姑娘你给姑爷亲手缝个香囊送过去吧,表达你的心意”
杨婉如高兴的拿起清儿找出来的毽子,甚至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完全没有把嬷嬷的话放在心上。
“嬷嬷,他去就去呗,而且,我的绣工如何,您又不是不清楚。让绣娘给他绣一个香囊不就好了?”杨婉如漫不经心地说道。
张嬷嬷见状,不禁叹息一声。
这可不仅仅是一个香囊的问题啊!姑娘亲手绣制的香囊,才能更真切地表达她的心意啊!
可姑娘,似乎还没有开窍呢。
看着杨婉如迫不及待地带着丫鬟们出去玩,张嬷嬷也只能无奈地跟在后面。
这才刚成婚没几天,小夫妻俩之间就如此冷淡,怎能不让人忧心。
等过段时间,姑爷见识到京都的大千世界,尤其书院那帮读书人。
在华院读书的不少世家子弟,还有不少从其他地方进京都的官宦子弟,还有一小部分是像姑爷似的,托关系进来的。
从其他小厮的闲谈中可以得知,这些学生们的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
他们中有的人沉迷于押妓,有的人则喜欢在外面置办外室,这种行为在男子中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反而被视为一种风雅之举。
如果姑爷也跟着学,在外面养起小的来,那可就麻烦了。
到时候,姑娘恐怕连哭诉的地方都找不到。
就算跑回二夫人那里,也只能哭一场。
毕竟,侯府是不会为她撑腰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事情再正常不过了,最多也就是在背后议论一句:“这六姑爷可真是够风流的啊!”
可能还会说些风凉话,觉得是自家姑娘没本事笼络住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