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 第73章 暗流汹涌!“中梗阻”的顽抗与林轩的“手术刀”!

第73章 暗流汹涌!“中梗阻”的顽抗与林轩的“手术刀”!

加入书架
书名:
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作者:
爱吃开花白糕的余皇
本章字数:
7124
更新时间:
2025-05-22

孙志强在海州市委常委会上点燃的“三把火”,尤其是针对“中梗阻”现象的第一把火,很快就在海州官场引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迅速成立了联合督查组,对全市各部门的工作作风和行政效率,展开了雷厉风行的明察暗访。

一批在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被迅速查处,有的被通报批评,有的被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则首接被停职调查,甚至免职处理。

一时间,海州官场风声鹤唳,那些平日里懒散惯了的“太平官”,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得不打起精神,认真对待工作。

海州的行政效率,在短时间内,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

然而,孙志强和林轩都清楚,这种运动式的整治,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那些盘踞在海州各个要害部门,长期形成的“中梗阻”势力,其根基之深,关系之复杂,远非几次督查和处理几个人就能彻底清除的。

他们就像是附着在海州这艘巨轮船底的藤壶,虽然暂时被敲掉了一些,但很快就会有新的长出来,甚至会以更隐蔽、更顽固的方式,继续阻碍巨轮的前行。

果不其然,就在孙志强的第一把火烧得正旺的时候,一些更深层次的阻力,开始悄然浮现。

在海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一家来自外地的投资公司,在办理项目审批手续时,就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按照新规定,他们的项目审批,应该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

但一个星期过去了,他们的申请材料,依然在各个窗口之间传来传去,迟迟没有结果。

负责接待他们的窗口工作人员,态度倒是客气,但一问到具体进展,就是各种“程序正在走”、“领导正在审”、“还需要补充材料”之类的套话。

投资公司的负责人李总,是个精明人,他知道,这背后肯定有人在故意刁难。

但他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些“地头蛇”,只能忍气吞声,陪着笑脸,暗中打听到底卡在了哪个环节。

类似的情况,在海州的其他一些部门,也开始零星出现。

这些“软钉子”,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吃拿卡要,但其拖延推诿、消极怠工的危害,却一点也不小。

它不仅严重影响了海州的营商环境,也让孙志强新政的公信力,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孙志强在接到相关汇报后,脸色阴沉。

他知道,这是海州那些“中梗阻”势力,在用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向他示威,向他挑战。

“孙书记,看来有些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市纪委书记周正义愤填膺地说道。

“我们必须加大查处力度,揪出这些害群之马,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孙志强摆了摆手,道:“周书记,仅仅依靠纪委的查处,恐怕还不够。”

“这些‘中梗阻’,很多都是老油条,他们熟悉政策,懂得规避风险,很难抓住他们首接的把柄。”

“而且,他们背后,往往还有更复杂的利益链条和保护伞,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粗暴地处理几个人,不仅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引起更大的反弹。”

周正义闻言,眉头紧锁:“那依孙书记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孙志强沉吟片刻,道:“这件事,我需要和省里的林轩同志,再沟通一下。”

他知道,对付这种盘根错节的顽固势力,必须要有更高明的策略和更精准的手段。

而林轩,正是这方面的顶尖高手。

当晚,孙志强便与林轩进行了秘密通话,将海州目前遇到的困境,详细地向林轩作了汇报。

林轩听完后,语气平静地说道:“孙书记,这种情况,早在我的预料之中。”

“海州的‘中梗阻’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想要彻底根治,不能仅仅依靠行政命令和纪律处分,更要从制度层面入手,用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除病灶。”

孙志强精神一振:“林轩同志,您有什么具体的良策?”

林轩微微一笑:“孙书记,您还记得我们在科技城推行的那套‘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吗?”

孙志强眼睛一亮:“当然记得!那套体系,对于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率,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轩道:“那套体系的核心,就在于‘权力制衡、流程透明、全程监督、失责必究’。”

“我们可以借鉴科技城的经验,在海州也建立一套类似的制度体系,将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都纳入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轨道。”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全面梳理和优化海州现有的行政审批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明确审批责任。”

“对于那些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不合时宜的审批事项,要坚决取消或调整。”

“第二,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网上办理,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从根本上杜绝人为的拖延和刁难。”

“第三,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的监督制约机制。”

“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各部门的行政效能进行独立评估和排名,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

“同时,也要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对于那些在工作中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一经查实,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第西,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要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

“要让他们明白,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绝不能成为个人牟取私利的工具。”

林轩的这番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孙志强心中的迷雾。

他激动地说道:“林轩同志,您这个思路,太好了!这才是解决海州‘中梗阻’问题的治本之策啊!”

“用制度的缰绳,来约束权力的任性;用科技的手段,来提升服务的效能;用监督的利剑,来斩断腐败的黑手!”

“我马上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您的建议,尽快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在海州全面推行!”

林轩提醒道:“孙书记,制度的建立,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还在于执行。”

“在推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习惯势力和既得利益的阻挠,您要做好打硬仗的思想准备。”

“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争取大多数干部的理解和支持,孤立和打击少数顽固分子。”

孙志强语气坚定:“林轩同志,您放心!为了海州的发展,为了海州人民的利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阻力,我都将义无反顾,将这项改革进行到底!”

“我相信,有您的智慧和省委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彻底铲除海州‘中梗阻’这颗毒瘤,为海州的腾飞,扫清障碍!”

在林轩的“远程指导”下,孙志强很快就在海州启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效能革命”。

他亲自挂帅,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长、市政府秘书长等核心领导组成的“海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暨行政效能提升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市编办、市发改委、市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对全市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梳理和优化。

那些不必要的环节被砍掉,重复的材料被精简,模糊的责任被明确。

海州市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面提速。

更多的审批事项,被纳入了网上办理的范畴。

企业和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

与此同时,市纪委的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也丝毫没有放松。

对于那些在改革中依然我行我素,顶风作案的“中梗阻”分子,一经发现,立刻从严从重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这些举措,如同一把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割着海州官场长期形成的“中梗阻”病灶。

那些曾经习惯了在审批环节雁过拔毛、拖延刁难的官员,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慑和压力。

他们知道,如果再不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等待他们的,必将是党纪国法的严惩。

而那些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则在这场改革中,获得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和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他们积极拥护改革,主动参与改革,为海州的行政效能提升,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海州的营商环境,因此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外地投资者,开始重新关注海州,看好海州。

一些原本因为审批难题而搁浅的项目,也重新启动,焕发了生机。

整个海州,都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焕然一新的气象。

常务副省长何建华,在得知海州发生的这些变化后,脸色变得愈发阴沉。

他没想到,孙志强在林轩的指点下,竟然能够如此迅速地稳住阵脚,并以如此凌厉的手段,向海州官场的顽疾开刀。

“这个林轩,真是深不可测啊!”何建华在心中暗自感叹。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还是低估了林轩的能量和孙志强的决心。

他原本希望看到的孙志强深陷泥潭、焦头烂额的局面,并没有出现。

反而,孙志强在海州的支持率和威望,却在与日俱增。

这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他知道,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任由孙志强和祁同伟在海州做大做强,那么,他未来在汉东政坛的生存空间,将会被进一步压缩。

“不能再等了!”何建华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必须想办法,给孙志强制造一些麻烦,让他知道,海州这碗饭,不是那么好吃的!”

一场针对孙志强和海州新政的更隐蔽、更猛烈的反扑,正在暗中酝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