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卷着银杏叶掠过医院走廊时,许墨的护具踝关节正碾过片干枯的叶脉。
顾砚的拐杖尖勾着糖糕桶,桶底的核桃碎在晃动中发出细碎的响——他终究还是捡回了那些沾灰的糕点,用纸巾仔细擦去每粒碎屑上的污渍。
"顾砚,"许墨的手指蹭过他白大褂袖口的磨痕,"阿姨的银镯......"
顾砚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那只银杏叶银镯。
镯子内侧的"砚墨"二字在廊灯下清晰可见,"墨"字周围的刻痕此刻看来,竟组成了枚完整的糖纸星星。
他将镯子套在许墨护具的腕带扣上,银质与金属碰撞出清越的响:"她说过,"他的声音低下来,"这是给儿媳妇的。"
许墨的护具传感器突然升温,显示心率与他同步在78次/分。
两人走到医院门口时,沈砚之的车己等在路边,后备箱里堆满了银杏叶装饰——正是顾母病房里的同款。
"老顾,小墨,"沈砚之摇下车窗,递出个红木匣子,"阿姨留的,说下葬时用。"
匣子打开后,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糖纸,每张都印着顾砚研发的护具型号,像极了他实验室的专利证书。
回程的车上,许墨发现糖糕桶底粘着片新的银杏叶,叶脉间用针刻着"2025.10.07"——正是今天的日期。
顾砚的拐杖靠在她腿边,杖身的空心处掉出张便签,上面用顾母的字迹写着:"砚墨共振,始于糖糕,终于星光。"
"顾砚,"许墨把便签贴在他拐杖的砚台装饰旁,"工作室的糖纸墙......"
"沈砚之发来照片了。"
顾砚拿出手机,屏幕上是工作室的全景:十二代护具模型围成圆环,中间的白墙上贴满了糖纸,唯独缺了个星形的空白。
照片角落里,新烤箱的玻璃门上贴着张便签:"缺星星的糖纸墙,等男女主来补。"
车停在工作室楼下时,夕阳正把银杏叶染成金箔色。
许墨的护具与顾砚的拐杖相触,发出"咔嗒"轻响,像在回应糖纸墙上的空缺。
顾砚推开门的瞬间,满室的糖香扑面而来——沈砚之竟用3D打印机做出了糖纸墙的模型,每片糖纸都能取下更换。
"就用这个补。"
许墨从护具暗袋里摸出那枚糖纸星星,正是顾母去世前她攥在掌心的那枚。
顾砚的手指覆上她的手,将星星贴在糖纸墙的正中央,周围的糖纸突然亮起微光,组成共振的波形图案。
工作室的落地窗映出两人的影子,许墨的护具足尖与顾砚的拐杖尖恰好组成完整的银杏叶轮廓。
顾砚忽然蹲下身,用拐杖在糖纸墙下的地板上刻字,金属与水泥摩擦的声响里,"砚墨共振 2025"的字样渐渐清晰。
"顾医生这手艺,"许墨捡起片掉落的糖纸,"跟你画护具草图有的一拼。"
顾砚抬头时,夕阳正落在他睫毛上:"下次用糖糕酱刻,"他的声音混着烤箱的余温,"保证比这好看。"
他的目光落在她护具腕带的银镯,"就像阿姨说的,始于糖糕,终于星光。"
烤箱突然"叮"的一声,托盘里滑出块心形糖糕,上面用巧克力酱写着"68Hz"。
许墨的护具传感器发出轻快的蜂鸣,她看见糖糕边缘摆着片新鲜银杏叶,叶脉间用糖霜写着:"欢迎回家"。
而糖纸墙中央的糖纸星星,正随着两人的靠近发出柔和的光,像极了日记本里,十七岁顾砚笔下,许墨眼睛里永不熄灭的星光——那是所有误解与等待的终点,也是护具与舞鞋,糖糕与星光,共振共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