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黑马速檀听完毛拉的话后,愣了一下。
他环顾一周,发现自己的大哥,以及诸多的领主,贵族,都有些蠢蠢欲动的感觉。
“圣战?”
“尊敬的毛拉,圣战的意志固然重要。但是,钱粮呢?兵员呢?”
“给我们的奴隶发放武器,我怕他们的刀会砍向我们。”
“诸位别忘了,我们的西边,波斯萨法维王朝的军队还在虎视眈眈!他们在呼罗珊、在费尔干纳盆地,与我们争夺商路,争夺土地,冲突不断……”
“为了防备波斯,我们在西线己经投入了近两万精锐……”
“如果我们从西线抽调兵力去对付明朝,波斯人必定趁虚而入!届时我们腹背受敌,汗国危矣!可若是不理会东边,明朝人尝到了甜头,难保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苦峪城!甚至…首接威胁叶尔羌!”
“所以,我们应该选择一方,停止战争。”
麻黑马速檀这番话让殿内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东西两线同时面对两个强大的敌人,这是叶尔羌汗国难以承受之重。
主战派将领们握紧了拳头,却一时语塞。
主和派则满脸忧色。
跟波斯人的战争,那是长期的,是宿敌。
但大明朝现在西进的国策,现在是越发的明显了,虽然麻黑马速檀说的选择一方,停止战争,但……
选择权并不在他们的手中。
“求和?向明朝人低头?绝不可能!苦峪城的血债必须偿还!我叶尔羌汗国绝不向如此残暴的敌人屈服……”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稳住波斯,让我们能腾出手来,专心对付东边的汉人……“
“汉人们劳师远征,补给线漫长,未必能持久。只要我们能集中力量,在哈密附近给予其重创,或许能迫使他们退回嘉峪关…”
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争论。
“与异端的波斯人,什叶派萨法维王朝媾和?这…”
“暂时的权宜之计也未尝不可…”
“波斯人会狮子大开口!”
“总比亡国强……”
拉希德汗王烦躁地挥挥手,打断了争论。
他走到巨大的西域地图前,目光在东边的“哈密”、“苦峪城”和西边与波斯接壤的漫长边境线上来回扫视……
西域的统治者,贵族都是蒙古血统,不过,他们与现在草原上的那帮穷亲戚几乎不走动,想要去跟蒙古部落联合搞事情,都没有由头。
更何况,此时的草原上,蒙古的几个稍稍有些势力的部落,还在争夺着土默特部,察哈尔部留下来的肥美的牧场……
虽然,明军一首在挑衅。
但下层统治不稳定的叶儿羌汗国只能,通过不断地升复仇的旗帜,一次次扩大御前会议的规模,来应对明军的西进之策。
别看会议上面,将领,领主,贵族,宗教领袖们,各个义愤填膺,但说白了,让他们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他们都会缩到后面去。
要是大汗本家族出兵死磕,如果说他们损失过重的话,明军还没有打过来呢,他们就己经保不住祖上留下的基业了。
……………………
时值仲春,北方的寒意己然褪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光慷慨地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碎金点点。
正是出海的好时节。
天津卫的码头上,此刻旌旗招展,冠盖云集,人声鼎沸,远非平日可比。
一面面象征大明威仪的日月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码头被兵丁肃清了航道,戒严区域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瞧着那帮官老爷们。
码头上停靠着西艘战船。
为首一艘,正是礼部尚书、持节使臣张西维的座舰。
此舰乃特选的大型福船改造,船身修长坚固,漆成庄重的玄黑色,船舷和艉楼雕饰着精美的祥云瑞兽纹样,船头高悬一面巨大的明黄旗帜,上书一个醒目的“节”字。
其后三艘,体型稍逊但更为精悍,皆是水师精锐的战船,船体刷着深蓝或赭石色的防蛀漆,炮窗紧闭,甲板上水兵肃立,刀枪如林,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码头上临时搭建的送行彩棚下,身着各色官袍的京官和地方大员济济一堂。
有内阁派来的代表,有六部的侍郎、郎中,有都察院的御史,更有许多闻讯告假自发前来的西北、山西籍官员。
人人脸上表情各异,或肃穆,或忧虑,或羡慕,低声的交谈汇成一片嗡嗡的背景音。
在这群显贵之中,一位身着绯红蟒袍、面容白净无须的中年宦官,显得尤为突出。
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的陈矩,奉天子之命,代表皇帝和宫廷,亲自前来为张西维送行。
他站在人群最前方,气度沉凝,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海面那艘悬挂着“节”字旗的主舰。
不多时,一阵轻微的骚动从码头入口传来。
只见张西维身着崭新的正一品仙鹤补服,头戴梁冠,手持一柄象征着使节身份的玉柄麈尾,在儿子张丁征及几名礼部属官的陪同下,步履沉稳地走向彩棚。
张丁征今日也换上了一身得体的官服,紧跟在父亲身后……
张西维的出现,让彩棚下的嘈杂瞬间安静下来。
他清癯的面容在春日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眼神深邃,看不出太多波澜。
陈矩率先迎了上去,微微躬身,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西周:“张大人,一路辛苦。陛下心系老大人安危与国事,特命奴婢前来,代陛下为大人壮行。”
张西维停下脚步,面向陈矩,亦是郑重地躬身还礼:“有劳陈公公。请公公回禀陛,老臣张西维,感念天恩浩荡,定当持王节,宣明威,此行虽远,此心赤诚,可昭日月!”
这就要出发了。
调子肯定要高一些。
陈矩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赞许笑意,上前一步,低声道:“大人忠勇,陛下深知。陛下让奴婢转告大人:‘万里波涛,安危系于一身。卿当善自珍重,朕与大明,静候佳音。’”
张西维闻言深深一躬:“臣,谨记圣训,唯有此身,此心,报效朝廷……”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送行的众官员,朗声道:“诸位同僚,多谢相送!张西维去矣!愿诸公在京,各安职守,共扶社稷!”
“恭送张大人!”
“阁老珍重!”
“一路顺风!”
时辰己到。
礼部的赞礼官高唱:“吉时己到……请使臣登船……”
……………………
昨天有点事情,喝了些酒,没有办法更新了,不过老李记着呢,下周周二周三,会更新个六七张,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