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还没等走出自家院子,林爱云就看到了陈姿懿的身影。
她咧着嘴,迎上去,“去哪了?妈担心你呢。”自觉地摸了摸小姑子的手。
现在才刚刚五月,风还带着冷意,是还需要出门穿外套的天气。
可一一为了漂亮,首接就套了个连衣裙就出了门,林爱云很担心她感冒。
“你看你的手,温凉凉的,下次出门怎么样也得多穿点才行。”
虽然陈姿懿多半都是应付几声,但今天却笑眯眯地盯着她,然后一把抱住她的腰,“嫂嫂,你真好。”
陈姿懿虽然是个炮灰,也没什么多厉害的身份,但好在家里人都宠她,日子过得也算是顺心如意,要不是在选男人偏偏选中男主这条路上一去不回,倒也是舒舒服服的好日子。
“哎呀,怎么突然说这样肉麻的话。”林爱云即便肤色是健康的小麦色,也能看出她脸上的红来。
“因为喜欢你嘛。”陈姿懿现在可比之嘴甜多了,林爱云都有些飘飘然。
“嫂嫂平日里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呢。”
之前她喜欢她家小姑子,是因为陈姿懿是她见过的里面模样长得最俊的,加上年纪小,理所应当的愿意照顾她、谦让她。
而现在反倒是想争着宠着她,谁不喜欢笑的甜甜的说喜欢你的姑娘啊。
林爱云摸了摸小姑子的头,一脸慈祥,“我也喜欢你,快回去吧,妈盼着你呢。”
*
徐桂红把闺女搂在怀里,“都跟你说,多穿件衣服,你个只要漂亮的妮子。”到时候感冒的受罪的又是她。
“哎呀,我又不傻,我冷还不知道穿呀。”陈姿懿己经很久没感受过母爱了。
徐桂红看她突然沉默难受的样子,就知道她跟那知青只怕是没成。
“我徐桂红的闺女,还怕找不到好人家吗?”
“你可不能在一根绳子上吊死,外面好男人多的是,你都要挑花眼的!”
“妈妈,你真好!”
“你是我生的,我不对你好对谁好啊?”说着徐桂红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还有些温热的鸡蛋,“饿不饿?先吃个鸡蛋吧。”
“这是你嫂嫂特意给你留的。”家里老母鸡吃生的蛋多半是拿去以物换物的,平常都不怎么能吃到。
徐桂红也不是目光短浅的刻薄婆婆,儿媳妇对闺女好,她也时常会对陈姿懿说,目的就是叫她们之间的关系更和睦。
“我不饿,留着给哥吃吧。”
“你还愁你哥吃不到吗?”陈冬青最近跟着村子里的老师傅学做木匠。
到时候学成了就能自己接点单子,总比之前每天拿几个工分强的多。
“嗯嗯。”陈姿懿接过鸡蛋,打算等会给林爱云吃。
*
“你说什么?”
之前心心念念都是想着那个祁项舟的闺女,回来突然就说要嫁人了,嫁的还是知青队里最不起眼的那个小子。
徐桂红第一反应绝对是自家闺女被人欺负了,不然就是被那个祁项舟伤得太重,所以就首接把婚姻当做儿戏,死心彻底就随便找个人嫁了。
她猛地站起身来,脸上是遮掩不住的杀气,把袖子撸起来,“敢欺负我徐桂红的闺女,我非得跟那小子拼命去!”
“妈妈,他没有欺负我,我也不是一时冲动,我是真的觉得他人不错。”而且都己经把人吃干抹净了。
“不,不对劲,很不对劲!”徐桂红总觉得她闺女回来后就整个人就变了,她担心地捧住她的脸,“你有事可千万不能一个人自己憋着,天大的事也有我和你爸撑着呢。”
“你跟妈说,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妈妈,我真的没事,可能是我突然想通了,强扭的瓜不甜的嘛,那祁项舟一点也不喜欢我,我要是还自讨没趣,那不是显得我很廉价吗?”
“之前你也劝过我,我那时候脑袋里没转过弯来,现在我想明白了,您还不高兴啊?”
徐桂红愣住,像是被她带偏了一样,“啊?高兴,我当然高兴。”但她总觉得还有点奇怪。
“就算你不喜欢那祁项舟了,外面也有其他的人选给你挑,你咋非得要选那个叫沈璆的啊?”
“因为……他长得帅嘛。”陈姿懿自然不可能把他们己经睡过这件事告诉徐桂红,那按照她护犊子的性子,沈璆绝对吃不了兜着走,他也不一定会帮她兜底,然后就会知道之前她都做了什么“好事”。
所以绝对不能说,这样也不利于他们感情的发展,更何况结婚的确不是单单两个人的事,也得让家里人对沈璆有个好印象,日子才能和和美美。
徐桂红:……眼睛看向林爱云,好像在问:你觉得那个沈璆帅吗?
林爱云:(突然害羞)妈你问我这个干什么,在我眼里,只看得见冬青一个人,其他男人我不带看一眼。
“一一啊,他真的长得帅吗?”
“是真的呀。”说完陈姿懿捂着嘴笑,“这应该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吧,就跟嫂嫂眼里只有我哥是一个道理。”
林爱云首接害臊得把脸捂了起来。
徐桂红只觉得这信息量一下子有些太大了。
“那,那就算你喜欢他,也不至于这么着急结婚啊?”徐桂红还是觉得因为被那个祁项舟的小子伤到心,所以她家闺女现在大概率是感情用事,出于这样的考虑,她的态度也不敢太强硬,怕适得其反。
“要结的,不然他会被别人抢走的。”陈姿懿这话说的一点儿也不像是玩笑。
徐桂红:……捂住胸口,觉得这件事大了去了。
*
当初为了方便,所以把知青宿舍盖在了公社的旁边,但因为条件有限,搭建的略微简陋,后面知青集体向上头反映,于是才又来重新修葺了下。
知青宿舍分两个隔间,左边是男宿舍,右边是女宿舍,糙木头搭建的窝棚下砌着灶台,充当厨房。
今天是休息日,崔裕他们几个正围在一起唠嗑。
“那玉米面我是真的吃不下去了。”
“餐餐都是玉米,是个人都受不了。”
……
“之前采的苋菜也都吃完了。”
“也就大食堂里有一点点肉沫。”
“我们还算好了,我听我表哥说,他们那边的环境更恶劣,基本上只能喝点稀饭,所以我们就知足吧。”说这话的男知青叫崔裕,嘴上这样宽慰大家,实际上他背地里吃到的肉是最多的。
因为家境还算可以,所以他家里人时不时就寄来一点腊肉和粮票以及生活用品,但这些他从来没想过要分享,吃肉也是趁着只有他一个人在的时候,偷偷摸摸的吃。
不过在这里,要数条件最好的应该是祁项舟,所以很多人都愿意跟他搞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