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张媱姬的惊呼声,娇美的白裙女子只是淡然笑道:“在你给我擦洗时,我已在暗自运功疗伤了,不然伤口怎会好的如此迅速?”
“当然了,若没有嫂子和张兄台的及时精心地救治,慢说是不能好得这般快了,恐怕我命今晚也将休矣!”白裙女子深情地望向张百仁宽厚结实的背影。
“不知姑娘姓自名谁哪里人氏呀?我们那四丫头是姑娘的孩儿吧?”张媱姬一边在盆中用劲搓着擦洗布,一边抬头看着白裙女子。
张媱姬虽然心中已经知道白裙女子是只狐狸精,但是她还是明知故问,她这是表明,她已认可了白裙女子的人类身份并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实不相瞒,小女子名唤胡灵,我乃修行数百年的一只狐妖……”
胡灵小心翼翼试探性地说着自已的身世,她是担心自已非人类的这一事实吓到了自已的救命恩人,并引起他们的反感。
胡灵说,她原本是离这儿很远的一座叫做二龙山上的一只快乐自在的小狐狸。
因为家族的传承,她也像家族里其他成年狐狸那样开始了修行,所以这就意味着她也必须要像他们那样离家出走去自立门户了。
于是她就去了更远的地方,据传那里是众多修仙者心中向往的修行圣地莫明山。
莫明山山高林密,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莫明山有着浓厚的仙气环绕,并且灵力充沛,是修炼的绝佳之地。
莫明山之所以在群山中有这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特性,这完全是得力于莫明山常常是瑤池圣母王母娘娘和众多天使仙宾们驻足休栖之所。
“莫明山甚是怪异的名称,真有此山乎?”张百仁看着被媱姬拉到石桌前一起吃饭的胡灵问道。
胡灵笑了笑,“我也是听我爷爷讲过有关莫明山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这座神山是没有名字的,哪个人要是敢给神山取名字,那么以后上山的人们就会被各种凶残的毒蛇猛兽和诡异的自然灾害伤亡殆尽,而无一人能幸免活着回来!”
更可怕的是这座神山竟然还是活的!它往往会趁着夜色四下活动改换位置。
神山所过之处自然是村舍良田尽毁,万幸的是它移动时所发出的巨大轰鸣声能让村民们提前逃离。
可即便如此,附近村庄也都是损失惨重,村民们苦不堪言。
朝廷更是无可奈何,朝廷曾向天下张榜纳贤聘请高僧大道前来降伏此怪山。
“山居然还会动!真乃闻所未闻啊,那降伏的结果又当如何呢?”张媱姬一脸震惊地问。
胡灵放下碗筷惨然一笑说:“这些高僧大道们或是法师,他们爬上神山后就开始做法摆阵,结局就是都被神山轻易化解掉,而他们个个都是有去无回,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件事情很快就惊动了上天瑶池圣母王母娘娘,她掐指一算不禁心中大惊:此山乃上古水神撞断的神山不周山掉落凡间的残骇所化,怪不得如此凶悍无比!看来只有本座亲自出马了。
王母娘娘禀明天帝原委后,她亲率天仙们驾临莫明山,神山上风景优美树林葱郁,很得西王母和众仙使的喜爱。
西王母偏不信这个邪,她当着一众随从及陪伴侍驾的山神和土地,给此山取名字叫莫明山,意即不明原因的山。
“哪曾想王母娘娘话音刚落,就听见随着一片蟋蟋嗽嗽之声,从四周草丛中快速游出来满地形态各异的大蛇来,而旁边的山林中也骤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犲狼虎豹的嘶吼声!”
胡灵喝了一口玉米粥继续道:“西王母乃上古大神岂惧这些!她问旁边的山神:这些毒蛇猛兽可是尔等使派来的?"
吓得山神立刻跪下磕头道:“此乃莫明山所为,小神岂敢使然,那莫明山乃活物也!并非其他死山可比矣。”
言讫,山神不敢怠慢,他迅速起身随手变出一面神令幡来晃动数下,就见满山遍野的毒蛇猛兽尽皆退去。
西王母在莫明山顶来回走着,忽然她停下来用脚尖点地道:“此处乃莫明山之龙眼也,在此打下主桩要深丈许。”
随后,西王母又按照九宫八卦的方位行走起来,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王母娘娘脚下显现出一条金光闪闪的行走路线。
王母又言:“此乃莫明山之灵脉,命黄巾力士按此灵脉走势打数十根皆深丈许的石桩下去,再在上面建我行宫一座,我要以此来钉死莫明山,让它休想再移动分毫来祸害天下!”
天界的黄巾力士领西王母法旨,他们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在莫明山的灵脉上建成了一座王母娘娘的行宫。
从此莫明山也就成了和其他大山一样不会动的一座死山了。
“那王母娘娘岂不是做了一件造福天下苍生的大好事了!”张媱姬由衷地赞叹道。
没想到胡灵却叹了一口气说:“刚开始,周边的村民们的确高兴坏了,因为现在随便给神山取名字和上山打猎都不会死人了,而且最重要的是神山不会再移动了,自然神山也就无法毁田灭村了。”
村民们都兴高采烈地如过年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到处庆祝这好日子的重新回归。
而且大家规定好以后就都把神山叫做莫明山,不再更改了,以此来纪念王母娘娘的丰功伟绩。可是接下来却好景不长。
“难道莫明山又重新复活了?!”张百仁扭头看了一眼胡灵。
“那倒不是,只是莫明山附近的村庄风调雨顺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胡灵不经意间和张百仁对视了一眼,她不禁脸一红赶紧把头转向媱姬继续道:“现在情形是,村子里不是暴雨成涝,就是干旱成灾,总是旱灾涝灾轮流出现,村民们又是叫苦不迭了。”
一位懂行的游方道人路过此地,他看了此处风水后,又问了几位村民一些情况就说道:“唯有当今圣上亲自来拜谒方得见效!解铃还须系铃人。”
村民们不懂其意,正要上去拦住那道士详细询问,不曾想那道士好像很怕贪上什么事儿似的溜得比兔子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