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成神前的一千零一劫
李华成神前的一千零一劫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李华成神前的一千零一劫 > 第2章 暗巷迷局

第2章 暗巷迷局

加入书架
书名:
李华成神前的一千零一劫
作者:
墨卿9
本章字数:
4178
更新时间:
2025-06-11

七拐八弯后,她在一堵爬满爬山虎的砖墙前停住,枯枝般的手指在砖缝里连叩三下,青砖墙竟无声滑开半尺,露出黑洞洞的地窖入口。

地窖里飘着浓重的油墨味,昏黄油灯下,几个穿工装的年轻人正往牛皮纸袋里分装传单,封面上 "揭穿公益信托基金黑幕" 的标题刺得李华眼眶发疼。墙角木板床上,穿月白旗袍的女子正昏睡着,颈间朱砂痣在煤油灯里忽明忽暗,像极了妹妹月华十五岁那年在城隍庙求的平安符。

"她是沪东区委的交通员,代号 ' 白菊 '。" 老妇人往搪瓷缸里斟了半碗糙米茶,茶面上漂着几片泛黄的栀子花,"三年前你在燕京大学发表的《劳工教育论》,可是救了不少孩子的命。" 她浑浊的眼睛落在李华胸前的翡翠手链上,"这条链子原是她母亲的陪嫁,去年在纱厂大罢工里,她为了保护工人名册,被工头用烙铁烫断了三根手指。"

李华的手指骤然收紧,手链上的翡翠硌得掌心发疼。他想起那年冬天,妹妹月华执意要去缫丝厂做童工,说要攒钱供他读大学,最后却在一场大火里销声匿迹。消防队长说,火场里发现半枚烧化的翡翠扣,和母亲留给月华的那对镯子正是同一款式。

"笃笃笃 ——" 地窖顶传来三声闷响,像极了摩尔斯电码的节奏。老妇人脸色骤变,吹灭油灯的瞬间,李华听见头顶传来木板撬动的吱呀声。他摸向腰间的勃朗宁,却被老妇人一把按住:"从排水道走,他们冲的是账册!"

排水道里弥漫着腐臭味,李华背着 "白菊" 在狭窄的砖洞里爬行,身后传来子弹打在石壁上的尖啸。当他终于从苏州河旁的窨井里爬出来时,晨雾正笼罩着河面,远处十六铺码头的汽笛声混着巡捕房的哨声,惊飞了芦苇丛里的夜鹭。

"把人留下,你可以走。" 三道黑影从芦苇荡里窜出,枪口泛着冷光。李华将 "白菊" 轻轻放在潮湿的滩涂上,突然踢起半块碎砖砸向最近的枪手,勃朗宁在手中划出漂亮的弧线 —— 这是他在军校特训时,德国教官教的近身格斗术。

子弹擦着耳际飞过的瞬间,他听见身后传来跳水声。等他制服最后一个枪手时,"白菊" 己经顺着芦苇丛漂出十丈远,月白旗袍在晨雾里像朵即将凋零的睡莲。他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抓住她手腕的刹那,发现她掌心的旧疤竟和自己当年挡警棍的位置分毫不差。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法租界的小旅馆,李华用酒精给 "白菊" 清洗伤口时,才发现她后背有道长达五寸的刀疤,蜿蜒如蛇,正是三年前纱厂工头惩罚罢工者的标志。"他们烧了夜校,还要嫁祸给共产党......" 她在昏迷中呓语,指尖紧紧攥着半张烧焦的账册,上面 "公益信托基金理事长 周明远" 的签名清晰可辨 —— 那是公共租界工部局华董,也是李华父亲当年在实业界的至交。

暮色西合时,李华换上阿毛送来的工装,将翡翠手链塞进 "白菊" 枕头下。账册副本藏在贴胸的暗袋里,上面详细记录着公益信托基金如何将赈灾款转化为纱厂股份,又通过纵火案销毁工人夜校的债务凭证。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纸条,上面是老妇人用米汤写的地址:"十六铺码头 8 号仓库,周明远今晚验货。"

码头仓库的铁门关着,门缝里透出昏黄的灯光。李华从侧墙的气窗翻进去时,正听见木箱开启的声响。月光从破瓦缝里漏下来,照见满地码放整齐的枪支,箱盖上 "美利坚合众国陆军部" 的钢印在阴影里泛着冷光 —— 这就是所谓的 "公益信托基金" 的真面目:借慈善之名,行军火走私之实。

"李记者好胆量。" 黑暗里响起掌声,戴金丝眼镜的男人从阴影里走出,袖口绣着的三朵白菊在月光下格外刺眼,"当年你父亲在实业部推行劳工保护法,坏了多少人的财路,就连令妹......" 他故意拖长尾音,看着李华骤然绷紧的肩膀笑了,"令妹月华其实没死,她现在就在我们船上,只要你交出账册,我可以让你们兄妹团聚。"

李华的手指扣紧扳机,却听见头顶传来瓦片碎裂声。"白菊" 的身影从梁上跃下,手中短刀首取男人咽喉,却在看清对方面容时猛地怔住 —— 那是她在纱厂罢工中牺牲的未婚夫,本该葬在龙华烈士陵园的地下党联络员。

"可惜啊,你们都太天真了。" 男人扯下脸上的人皮面具,露出巡捕房探长的警徽,"公益信托基金是党国的特别经费,那些工人夜校不过是共党据点,烧了正好除患。至于令妹......" 他掏出怀表晃了晃,表盖里嵌着张照片,正是十五岁的月华戴着翡翠手链的笑脸,"她在我手里,活得很好,只要你配合。"

仓库外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探照灯的强光扫过窗棂。李华趁乱将账册塞进 "白菊" 手里,推着她往气窗跑:"去霞飞路 19 号,找老周!" 子弹擦过他肩膀的瞬间,他看见 "白菊" 眼中的痛楚,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华儿,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守住良心。"

当巡捕房的铁门被撞开时,李华背靠着堆满枪支的木箱坐下,点燃一支烟。探长的枪口顶住他太阳穴时,他突然笑了:"你以为烧了账册就能灭口?《沪报》的印刷机今晚就会把你们的罪行传遍上海,那些枪支的编号,我早抄在送给阿毛的报纸夹缝里了。"

探长的脸色铁青,突然听见窗外传来电车碾过铁轨的声响。远处,"白菊" 正趴在相邻仓库的屋顶,月光照亮她手中举起的翡翠手链 —— 那是李华父亲当年送给地下党的联络信号,三短三长的闪光,正是求救的摩尔斯电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