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你果然来了。” 西装男人转过身,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不过,一切都己经太晚了。‘白菊血清’的终极形态己经完成,这些孩子,很快就会变成最忠诚的战士,而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都将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你做梦!” 李华举枪对准他,“你的阴谋不会得逞的!”
西装男人却不慌不忙地按下一个按钮,实验室的天花板缓缓打开,露出一个巨大的发射装置,顶端的容器里,装满了散发着诡异荧光的 “白菊血清”。“看到了吗?” 他狂笑着说,“只要这个装置启动,血清就会随着空气扩散,所有人都会成为我们的傀儡。而你,还有你带来的这些人,都将成为第一批牺牲品!”
千钧一发之际,阿珍突然冲上前,将手中的黑客设备连接到实验室的控制系统上,快速敲击键盘。“我正在破解发射程序,你们拖住他!” 她大喊道。李华和苏晴立刻与冲上来的黑衣人展开激战,枪声、打斗声在实验室里回荡。
月华在混乱中苏醒过来,她挣扎着解开绳索,捡起地上的手术刀,朝着西装男人扑去。西装男人反应迅速,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两人扭打在一起。李华见状,奋力摆脱身边的敌人,朝着他们冲过去。
就在这时,阿珍大喊:“破解成功了!发射程序己经终止!” 西装男人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就算发射失败,你们也别想活着离开这里!” 他掏出一枚手榴弹,拉掉保险栓,“我们同归于尽吧!”
千钧一发之际,月华猛地扑向西装男人,将他撞倒在地。手榴弹滚到一旁,李华眼疾手快,抓起手榴弹扔向远处的通风管道。爆炸声响起的瞬间,实验室开始剧烈摇晃,天花板上的碎片纷纷掉落。
李华趁机冲向发射装置,将装着 “白菊血清” 的容器取下,准备摧毁。西装男人却从背后偷袭,用匕首刺向他的后背。月华毫不犹豫地挡在李华身前,匕首深深刺入她的腹部。“不!” 李华大喊一声,转身一枪击中西装男人的肩膀。西装男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月华,你为什么……” 李华抱住月华,泪水模糊了双眼。
月华虚弱地笑了笑:“哥,我终于完成了任务…… 父亲的遗愿,我们做到了……” 她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李华紧紧抱着妹妹的尸体,心中悲痛欲绝。苏晴和阿珍走上前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华哥,我们先离开这里,这里随时可能坍塌。” 苏晴哽咽着说。
李华点点头,将月华的尸体放下,和众人一起快速撤离。当他们冲出大楼的瞬间,身后传来一声巨响,外滩 27 号在火光中轰然倒塌。
几天后,《沪报》头版头条刊登了 “白菊重生计划” 的全部真相,铁证如山。国际舆论一片哗然,相关涉案人员纷纷落网。在夜校废墟上,人们建起了一座白菊纪念碑,碑上刻满了所有为正义牺牲的人的名字。
李华站在纪念碑前,将母亲的翡翠项链放在月华的名字下。阳光洒在白菊花丛上,花朵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他知道,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虽然结束了,但守护正义的使命,将永远传承下去。而那些逝去的人,他们的精神,将如同永不凋零的白菊,永远绽放在人们的心中。
十年后的金秋,上海外滩游人如织。李华站在白菊纪念碑前,看着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将白菊轻轻放在碑前。微风拂过,纪念碑上的翡翠镶嵌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恍惚间,他又看见月华穿着月白旗袍在夜校教孩子们写字的模样。
"李爷爷!" 苏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如今己是报社主编的她,鬓角也添了几缕白发,身旁跟着年轻的实习记者小林 —— 当年那个黑客少年的儿子。"国际慈善峰会新章程通过了," 苏晴递过平板电脑,屏幕上的条款第一条写着 "建立跨国慈善监督机制","这算是告慰所有牺牲的人了。"
李华的手指抚过纪念碑上 "正义永存" 西个鎏金大字,想起昨夜收到的匿名包裹。褪色的油纸里裹着半块怀表,表盖内侧的白菊图案己经斑驳,夹层里藏着的胶片,记录着当年漏网之鱼在海外的活动。但这一次,他没有愤怒,只是将胶片交给了国安部门。
黄浦江上,一艘货轮鸣响汽笛。李华望着江面泛起的涟漪,忽然想起阿虎临终前说的话:"白菊的根在土里,只要根还在,花就会年年开。" 这些年,他和苏晴、阿珍等人成立了民间监督组织,专门调查慈善领域的黑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就像当年那些在夜校识字的孩子,心中都种着正义的种子。
夕阳西下,纪念碑的影子渐渐拉长。李华从口袋里掏出妹妹的银哨,放在唇边轻轻一吹。远处的老码头,几个老人正在教孩子们划龙舟,船头绑着的白菊灯笼在风中摇晃。当年的地下党联络点,如今成了红色教育基地,每天都有人来聆听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李爷爷,这朵白菊送给您!"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跑过来,手中的白菊还带着晨露。李华蹲下身子,将花别在她胸前:"孩子,记住这朵花,它代表着勇气、正义,还有永不放弃的希望。"
夜幕降临,外滩的灯光次第亮起。李华站在江边,看着倒映在江面上的璀璨灯火,宛如无数朵绽放的白菊。他知道,那个关于白菊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它会化作这座城市的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在每个需要光明的时刻,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江风拂过,带着些许凉意。李华紧了紧衣领,转身向家的方向走去。身后,纪念碑上的白菊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而那些为正义献身的人,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照亮黑暗的永恒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