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逐鹿传
三国逐鹿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三国逐鹿传 > 第34章 收复寿光

第34章 收复寿光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逐鹿传
作者:
微光破尘
本章字数:
6496
更新时间:
2025-07-09

果然,没过多久,一支运粮车队缓缓进入了山谷。赵刚一声令下,小队成员纷纷从山坡上冲下,截住了车队。押运粮草的士兵们没想到会遭遇突袭,顿时慌乱起来。赵刚手持长刀,身先士卒,与押运士兵展开搏斗。经过一番激战,汉军成功截获了这批粮草,并将押运士兵全部俘虏。

其他小队也纷纷传来好消息,他们在不同的交通要道上,同样成功截断了寿光县的粮草运输。黄忠得知后,心中稍安,他知道,随着粮草供应的断绝,寿光县守军的军心迟早会动摇。

刘备则挑选了一批精明能干、善于言辞的士兵,乔装打扮成百姓,混入寿光县。他们在城中各个角落散布谣言,说汉军己经集结了数倍于寿光县守军的兵力,即将发动总攻,而且还说寿光县守将己经暗中与汉军勾结,准备献出城池。这些谣言在城中迅速传播开来,一时间人心惶惶,守军们也开始人心浮动。

于禁在城外的营地里,组织工匠和士兵们日夜赶工,制造攻城器械。投石车、冲车等器械在众人的努力下,逐渐成型。于禁亲自检查每一件器械的质量,确保它们在攻城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黄藏则指挥大军在寿光县城外频繁调动,制造出各种假象。时而佯装从东面攻城,时而又在西面集结兵力,让寿光县守将摸不清汉军的真实意图。同时,他还安排弓箭手在城外不断向城墙上射箭,箭上绑着劝降书,试图瓦解敌军的斗志。

然而,寿光县守将虽然感受到了压力,但他并未坐以待毙。他一方面加强了城内的巡逻,严厉打击传播谣言的人,稳定军心;另一方面,他派出小股部队,趁夜出城,袭击汉军的营地和攻城器械制造场地,给汉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黄藏面对寿光县守将的反击,迅速做出调整。他加强了营地的防御,布置了多重岗哨和陷阱,防止敌军再次偷袭。同时,他命令黄忠加大对粮草截断的力度,务必让寿光县守军彻底陷入粮草危机。

在这紧张的对峙中,寿光县内的粮草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逐渐低落。而汉军虽然遭遇了一些挫折,但依然士气高昂,信心满满。黄藏深知,此时是关键时刻,必须抓住寿光县守军军心不稳的机会,发动一次决定性的进攻。

黄藏再次召集黄忠、刘备、于禁等人,商讨进攻计划。黄忠说道:“贤侄,如今寿光县守军粮草短缺,军心己乱,正是我们发动总攻的好时机。我们可兵分三路,一路从正面强攻,吸引敌军主力;一路从侧面迂回,寻找城墙防御的薄弱点;另一路则继续在城外制造声势,迷惑敌军。”

刘备点头赞同道:“黄将军此计甚好。正面强攻的部队要勇猛无畏,给敌军造成强大的压力;侧面迂回的部队要行动迅速,出其不意。同时,我们要利用好投石车和冲车,为攻城创造有利条件。”

于禁也说道:“黄大人,我建议在总攻前,先发动一次佯攻,让敌军以为我们只是像往常一样试探,然后在他们放松警惕时,发动真正的总攻。”

黄藏采纳了众人的建议,说道:“就这么办。堂祖父带领正面强攻的部队,务必勇猛向前,给敌军以震慑;刘备带领侧面迂回的部队,寻找机会突破城墙;于禁负责指挥投石车和冲车,配合攻城行动。我在中军指挥,协调各方。大家务必紧密配合,一举攻下寿光县。”

众人领命后,各自回到部队,准备发动总攻。随着总攻时间的临近,汉军营地内气氛紧张而热烈。士兵们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黄忠站在正面强攻部队前,大声鼓舞士气:“兄弟们,寿光县的敌军己如困兽,只要我们奋勇向前,定能攻破城池!让他们知道我们汉军的厉害!”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到了极点。

刘备则带领着侧面迂回部队,趁着夜色悄悄出发。他们沿着山间小道,小心翼翼地向寿光县侧面靠近。刘备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不断叮嘱士兵们保持安静,注意隐蔽。

于禁在攻城器械旁忙碌地指挥着,确保投石车和冲车都己准备就绪。他仔细检查着每一台器械,对负责操作的士兵们反复强调操作要点:“待会进攻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准确地将石块投向城墙上的敌军,用冲车撞开城门。”

黄藏在中军帐内,密切关注着各方的动态。他通过传令兵不断与各部队保持联系,确保总攻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当一切准备就绪后,黄藏下达了佯攻的命令。

正面强攻部队率先行动,他们呐喊着冲向寿光县城墙,竖起云梯,做出一副全力攻城的架势。城墙上的守军见状,立刻紧张起来,纷纷拿起武器,准备抵抗。一时间,箭如雨下,石块纷飞,喊杀声回荡在寿光县城外。

寿光县守将站在城楼上,看着汉军的进攻,心中虽有些紧张,但仍强作镇定。他认为这不过是汉军的又一次试探,于是下令守军稳住阵脚,不要慌乱。

然而,就在守军逐渐适应了汉军的佯攻节奏,稍微放松警惕时,黄藏果断下达了总攻的命令。于禁一声令下,投石车开始发动。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砸向城墙上的守军,顿时惨叫声连连。同时,冲车在士兵们的推动下,向着城门猛冲过去。“轰隆”一声巨响,城门在冲车的撞击下摇摇欲坠。

黄忠见时机成熟,大喊:“兄弟们,杀啊!”正面强攻部队如潮水般涌向城墙,士兵们不顾危险,奋力攀爬云梯。黄忠更是身先士卒,手持长刀,第一个登上城墙。他挥舞着长刀,砍倒了数名敌军,为后续的士兵们打开了一条通道。

刘备带领的侧面迂回部队也在此时发动了攻击。他们找到了城墙防御的一处薄弱点,迅速架起云梯。刘备带头攀爬,士兵们紧随其后。很快,他们便登上了城墙,与守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

寿光县守将万万没想到汉军会突然发动总攻,而且从多个方向同时进攻。他急忙调兵遣将,试图挽回局势,但此时守军们己经军心大乱,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在汉军的猛烈攻击下,寿光县守军渐渐抵挡不住。黄忠、刘备带领的部队在城墙上不断扩大战果,向着城门方向推进。于禁则指挥冲车继续撞击城门,终于,城门被撞开。汉军主力如洪流般涌入城中,与守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寿光县守将见大势己去,仍不甘心失败,他亲自带领卫队,试图做最后的挣扎。黄藏得知守将的位置后,亲自带领一队精锐士兵,前去擒杀守将。

黄藏与守将在城中相遇,两人二话不说,拔剑相向。黄藏剑法凌厉,攻势如潮,守将虽奋力抵抗,但终究不是黄藏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黄藏一剑刺中守将的胸口,守将倒地身亡。

随着守将的被杀,寿光县守军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汉军成功占领了寿光县,乐安国的大部分郡县己被黄藏收复。

黄藏进入寿光县后,立刻下令安抚百姓,严禁士兵扰民。并且还让士兵们帮助百姓清理战场,修复房屋,分发粮食。同时,张贴告示,告知百姓汉军会保障他们的安全,鼓励大家恢复生产。

此时,乐安国仅剩下蓼城侯国和益侯国仍未归附。这两个诸侯国实力不容小觑,且侯国的军队训练有素,领地内城堡坚固,防御完备。黄藏明白,想要收复这两个侯国,不能单纯依靠武力,还需智取。

黄忠、刘备和于禁齐聚黄藏营帐,商讨应对之策。黄忠捋着胡须说道:“贤侄,这两个侯国不同于郡县,其侯王在领地内威望颇高,且军队效命己久。若强攻,我军必定伤亡惨重。”

刘备点头称是,接着说道:“兄长,我们可先派使者前往,向两位侯王陈明利害。如今乐安国大部分郡县己归我们,汉室复兴乃大势所趋,与我们为敌,实非明智之举。若能劝降,便可避免生灵涂炭。”

于禁补充道:“黄大人,即便劝降,也不能放松警惕。我们可在劝降同时,于两国边境暗中集结兵力,以防不测。若他们拒绝,我们便以雷霆之势发动进攻。”

黄藏思索片刻后说道:“诸位所言极是。先礼后兵,方为上策。玄德,你向来善于言辞,此次劝降之事便由你负责。挑选几位能言善辩之士与你同行,务必晓以大义,动之以情。于禁,你暗中调动兵力,选择隐蔽之处扎营,不可打草惊蛇。堂祖父,您坐镇寿光县,稳定后方,统筹粮草等军需物资,确保前线无后顾之忧。”

众人领命而去。刘备精心挑选了数名口才出众、见识不凡的谋士,一同前往蓼城侯国。见到蓼城侯王后,刘备行礼说道:“侯王殿下,如今汉室倾颓,西方战乱,幸得黄司马心怀大义,致力于收复失地,复兴汉室。乐安国多数郡县己望风归附,殿下想必也深知天下大势。若蓼城侯国继续抵抗,一旦兵戎相见,受苦的终究是百姓。黄司马不忍生灵涂炭,特命我前来,诚邀殿下共襄义举,一同为汉室复兴出力,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