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少年时代
醒狮少年时代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醒狮少年时代 > 第28章 海鲜粥

第28章 海鲜粥

加入书架
书名:
醒狮少年时代
作者:
文魁诚
本章字数:
5404
更新时间:
2025-07-09

清晨五点,咸腥海风裹挟着汽笛声撞开老街的木门,阿海揉着眼睛从竹床上翻下来。

后院传来竹篾摩擦的声响,爷爷正佝偻着背修理狮头,金红鬃毛在晨雾里轻轻颤动。

“阿海,把这袋海蛎子送去粥铺。” 爷爷头也不抬,枯瘦的手指灵巧地缠绕着金线,“记得让林婶多熬些虾膏,今晚狮队要去码头表演。”

石板路上,阿海抱着装满海蛎的藤筐小跑。老街两旁的骑楼还浸在阴影里,只有林记粥铺的蒸汽冲破薄雾。

掀开竹帘,咕嘟冒泡的砂锅腾起乳白热气,林婶正往锅里撒着鲜嫩的蟹肉。

“阿海来啦!” 林婶擦了把汗,“快尝尝新熬的海鲜粥,今早刚捞的花蛤,鲜得很!”

铜勺舀起浓稠的白粥,虾油在表面凝成琥珀色的纹路,海蛎子裹着蛋液在舌尖化开。阿海咬到一块脆生生的炸蒜,咸香滋味首冲天灵盖。

“林婶,我想学熬粥。” 阿海突然说,“等我学会了,就能给爷爷熬夜宵。”

林婶愣了愣,眼角笑出细密的纹路:“好啊!不过要想学精,得先把这砂锅的脾气摸透。”

傍晚,码头霓虹亮起。

阿海蹲在后台,看着爷爷戴上狮头。金漆勾勒的狮眼在暮色中灼灼生辉,缀满铜铃的狮身随着鼓点震颤。

突然,鼓点骤变,爷爷踩着鼓点凌空跃起,狮头精准咬住高悬的生菜。

人群爆发出喝彩声时,阿海悄悄溜回粥铺。

他学着林婶的样子,先将大米炒至金黄,再倒入滚烫的鱼骨汤。鲜虾在锅里蜷成弯月,瑶柱渐渐舒展,最后撒上翠绿的葱花。

当爷爷带着满身汗水回到家,桌上的海鲜粥还在冒热气。月光透过窗棂,在碗里投下细碎的银鳞。

爷爷尝了一口,喉头滚动了几下:“和你奶奶熬的... 一个味儿。”

此后每个清晨,老街的人们总能看见少年在粥铺忙碌的身影。铜锅里翻滚的不只是海鲜粥,还有少年滚烫的心意,和那传承不息的醒狮魂。

热气袅袅升腾,在月光下凝成一层朦胧的白雾,将祖孙俩笼罩其中。

阿海盯着爷爷鬓角新添的白发,突然发现那个总在狮头下腾挪跳跃的身影,不知何时己变得有些迟缓。

“爷爷,您教我舞狮吧。” 阿海握紧了瓷勺。

铜铃在夜风里轻响,爷爷着碗沿的裂缝,那是阿海太奶奶留下的老物件。

“想学舞狮,得先能端稳这碗粥。” 他指了指阿海被蒸汽熏红的手背,“熬粥讲究‘三起三落’,舞狮更要‘心稳如鼎’。”

此后的日子,阿海的清晨分成了两半。

天未亮时,他蹲在粥铺灶台前,看着林婶将鱿鱼须切成麦穗状,学习如何让瑶柱在文火中释放出最醇厚的鲜甜;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骑楼雕花时,又匆匆奔向祠堂,在爷爷的呵斥声中反复练习马步。汗水浸透的练功服上,盐粒在阳光下闪烁,如同海鲜粥表面凝结的晶亮油花。

中秋夜,老街举办 “月光狮会”。

阿海穿上簇新的狮裤,却在系腰带时指尖发颤。

爷爷突然将祖传的狮头扣在他肩上,金漆狮鼻蹭过他发烫的脸颊:“记住,狮头里装的不是竹篾,是魂。”

锣鼓声炸响的刹那,阿海感觉身体突然变得轻盈。狮尾的伙伴默契地托举,他踩着鼓点跃上八仙桌,铜铃震落月光。

当狮头咬住高悬的柚子时,他恍惚看见台下林婶捧着砂锅挤在人群里,蒸汽混着喝彩声冲上夜空。

散场时,阿海发现狮头下颌的金线松了。

爷爷正就着路灯修补,针线穿梭间,忽然说:“明早教你‘采高青’。”

少年望着祠堂屋檐下摇曳的灯笼,突然明白,就像海鲜粥需要虾蟹贝类的交融,醒狮的魂,也藏在熬粥的耐心与舞狮的热血碰撞的热气里。

寒潮突袭的腊月,老街的石板路结起薄霜。

阿海裹紧棉袄冲进粥铺,却见林婶正对着冷灶叹气,码头封航,新鲜海货断了供,往日咕嘟作响的砂锅,此刻像只沉默的巨兽。

“用干货试试?” 爷爷不知何时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狮头绣帕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把陈年瑶柱泡发,再加点香菇吊鲜。”

阿海依言将干贝泡进温水,看它们在瓷碗里舒展成白玉般的模样。当他把香菇丝倒入热油的瞬间,浓郁的香气突然让他想起狮头彩绘时的松烟墨香。

爷爷在一旁指导,枯瘦的手指点着灶台:“火要像舞狮时的眼神,稳,又带着劲儿。”

深夜,祠堂里的油灯忽明忽暗。阿海端着新熬的干货海鲜粥,看爷爷用竹签修补狮头的眼眶。金粉簌簌落在粥碗里,竟像是撒了层细碎的星光。

“当年你太爷爷,就是靠着这碗粥,在饥荒年撑起了狮队。” 爷爷的声音混着粥的热气,“醒狮不能停,就像这砂锅不能冷。”

开春时,老街来了摄制组。导演举着摄像机围着阿海打转:“少年熬粥与舞狮的故事,太适合拍成纪录片了!”

阿海却摇摇头,将刚出锅的海鲜粥分给围观的街坊。滚烫的雾气里,他看见林婶眼角的笑纹,爷爷擦拭狮头的专注,还有远处码头上重新扬起的白帆。

某个暴雨倾盆的午后,阿海在祠堂发现个褪色的铁盒。

泛黄的信纸上,太奶奶的字迹力透纸背:“粥要熬出人情味,狮要舞出精气神。”

雨滴敲打瓦当的声音里,阿海忽然懂得,那些升腾的热气,那些翻飞的狮影,早己将老街的魂,熬进了每一个日出月落的晨昏。

台风过境后的清晨,咸腥的雨水漫过老街石阶。

阿海蹚着积水跑到粥铺,却见林婶蹲在泥水里,正抢救被冲散的干贝和虾皮。

"仓库漏了,这些存货怕是保不住了。" 林婶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声音发颤。

阿海望着满地狼藉,突然想起太奶奶信里的话。

他跑回祠堂,从狮队储物柜最底层翻出祖传的锡制粥罐,那是太爷爷当年走街串巷卖粥用的家伙什。

"把能找到的食材都集中起来!" 阿海敲响老街每户人家的门,"我们熬大锅粥!"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祠堂前支起了三口巨型砂锅。

渔民送来搁浅的小章鱼,菜贩捐出受潮的芋头,就连平日里最抠门的杂货店老板,也抱来了半袋糯米。

阿海赤脚站在泥泞里掌勺,滚烫的粥香与狮头铜铃的脆响交织在一起。

"这味儿... 像极了灾后重建那年。" 颤巍巍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拄着拐杖的老人们红着眼眶,指着阿海翻飞的手腕:"瞧这架势,和当年你太爷爷熬赈灾粥时一模一样!"

傍晚,电视台的记者举着话筒涌进老街。阿海却躲开镜头,将第一碗粥端给了清理街道的环卫工人。

夕阳把狮头的影子拉得老长,覆盖在热气蒸腾的砂锅上,仿佛金红色的火焰在粥面上跳跃。

十年后,老街成了非遗文化街区。

阿海的 "狮粥铺" 门前常年排着长队,玻璃柜里陈列着太爷爷的锡粥罐、爷爷修补过的狮头,还有那张泛黄的信纸。

每当有人问起招牌海鲜粥的秘方,阿海就会指着墙上的老照片,照片里,少年在砂锅与狮头间穿梭,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岁月的边界,却让传承的火种愈发清晰。

某个寻常的清晨,阿海教新收的徒弟熬粥。"记住,火要像醒狮点睛时的那笔,看似随意,实则藏着千钧力道。"

少年望着咕嘟冒泡的砂锅,忽然明白,老街的故事从未落幕,它永远在沸腾的热气里,在跃动的狮影中,生生不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