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坂坡惨败,江陵是去不成了。刘备带着残兵败将和部分百姓,斜趋汉津,幸好遇到关羽率领的水军接应,才逃出生天。一行人辗转到了夏口(今武汉汉口),与刘表长子刘琦(驻守江夏)会合,总算有了个落脚点,但实力大损,前途渺茫。
>
> 曹操则志得意满,占领了江陵,收编了刘琮的荆州水陆军(约七八万),总兵力达到二十多万(对外号称八十万),声势滔天!他给孙权写了封信:“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我奉旨讨伐罪臣,刘琮己经投降了。现在我带着八十万水军,准备和你老孙在江东打打猎!)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
> 江东震动!孙权集团内部吵翻了天。以张昭为首的老臣们主张投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兵强马壮,我们打不过,不如投降,还能保全富贵。” 只有鲁肃等少数人主战。
>
> 诸葛亮主动请缨:“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刘备现在唯一的活路,就是拉孙权下水,联手抗曹!
>
> 诸葛亮随鲁肃来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见孙权。孙权很纠结:战?怕打不过;降?不甘心。诸葛亮精准地抓住了孙权的心理,一番精彩绝伦的“激将法+实力分析”:
> 激将:“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己平矣,遂破荆州,威震西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现在曹操势大,刘豫州都跑路了。孙将军您掂量掂量,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趁早投降呗!)
> 点破孙权心思: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您现在表面服从,心里犹豫,再不做决定,大祸临头!)
> 实力分析:曹军虽多,但有致命弱点!
> 劳师远征,己成强弩之末!
> 北方士兵,不习水战!
> 荆州新附之民,未必心服!
> 给希望: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只要孙刘联手,必破曹操!破了曹操,鼎足三分之势就成了!)
>
> 孙权被激得勃然大怒:“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我孙权岂能投降?抗曹大业,非刘备不可!)但他还是有点虚,问:“豫州新败,安能抗此难乎?” (刘备刚被打残,能行吗?)
>
> 诸葛亮立刻给刘备贴金加码:“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我们还有精兵两万!)并且再次强调曹军的弱点。最终,孙权拍板:抗曹!并立即召回在鄱阳湖训练水军的周瑜。
>
> 周瑜,周公瑾,东吴的“颜值担当”兼“实力担当”。他回来后,力排众议,再次给孙权分析了曹军的西大弱点(兵多必生疫病、不习水战、马无草料、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并豪言:“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给我三万精兵,保证破曹!)孙权彻底下定决心,拔剑砍掉案几一角:“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谁再敢说投降,就跟这桌子一样!)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三万精兵,与刘备会合。
>
> 孙刘联盟,正式成立!为了巩固联盟,孙权还把妹妹孙尚香(演义名)嫁给了刘备(政治联姻)。这对“临时夫妻”,怀着各自的心思,开始联手给曹老板挖坑。
>
> 周瑜与诸葛亮这对“一时瑜亮”的斗法与合作,成为赤壁之战的主旋律。
> 周瑜的“嫉妒”:*周瑜发现诸葛亮才智超群,深感威胁,屡次想除掉他(比如让诸葛亮造十万支箭,想借军法杀之)。于是有了“草船借箭”的传奇(演义情节,正史为孙权事迹,但被罗贯中巧妙安在诸葛亮身上增加戏剧性)。浓雾天,诸葛亮带着扎满草人的船队逼近曹营,擂鼓呐喊。曹军不敢出战,万箭齐发!诸葛亮“借”了满满一船箭回来。周瑜只能叹服(心里更忌惮了)。
> 火攻之计:双方都想到了火攻!老将黄盖献上“苦肉计”,被打得皮开肉绽,诈降曹操。曹操信了(荆州降将蔡中、蔡和也做了内应)。
> “借东风”的玄学?(演义情节,非史实)周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冬季多西北风,不利于火攻曹营)。急得病倒了。诸葛亮自称能“借”来东南风,建七星坛作法。结果真的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大惊:“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留他必为江东之患!” 更坚定了杀心。诸葛亮则早料到此着,风起之后立刻开溜,让周瑜派去杀他的人扑了个空。
>
> 总攻开始!黄盖带着数十艘装满干柴、浇了膏油、盖着帷幕的快船,诈降驶向曹营。接近曹营时,黄盖一声令下,点燃船只!火船借着东南风,像一条条火龙,首冲曹军连在一起的战船!《三国志·周瑜传》记载:“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曹军战船首尾相连,无法疏散,瞬间陷入一片火海!大火还蔓延到岸上的营寨!周瑜、刘备水陆并进,趁势掩杀!
>
> 曹操大败!在张辽、许褚等将的死命保护下,曹操狼狈地从华容道(泥泞小路)逃跑。演义里安排了关羽“义释曹操”的桥段(非正史)。正史记载,曹操虽然损失惨重(“死者大半”),但核心将领和骨干尚存,逃回了北方。赤壁一把火,烧掉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梦想,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周瑜则成就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