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白这几天照常去县里打听关于造纸和印刷的事。
但县里可能太落后了,他们现在在用的纸张都是从厦安城拿过来买的。
可能得让大哥带着去趟城里才行。
溪水村离清河县县城非常近,村里还经常有人去县里赶集,所以沈白敢一个人去。
但城里离得就有些远了,可能得早上去晚上才能回得来,需要大哥陪她才敢去。
沈白一边走回家,一边想自己的造纸印刷大业。
推开门时发现今天特别的安静,往常向南、阿瑶和向北听到开门声,都跑过来迎接她了。
她去县里总是喜欢带些小点心或者小吃给他们。
就算不来,家里也都是他们的声音,热热闹闹的。
沈白进门就看到了坐在客厅里的陌生人,还有外公外婆舅舅他们
一个头发有些灰白的老妇人,头发整理利索的绑在了脑后,手上和脸上都是很明显的皱纹,应该有七十多岁了。
还有一个稍显拘谨的小老头,双手握着茶杯。
其他人都安静的坐着。
两个人看到她时都是眼睛一亮,老妇人起身迎过来,想抓她的手但在半空放下了,扭头问林青玉。
“青玉,这是大丫吧,都长这么大了,这女娃长得像你啊。”
林青玉起身回答道“是的,小白,这是你爷爷奶奶,快喊人。”
“奶奶好。”
“爷爷好。”
“哎。”
“哎。”
两个老人都高兴的应道。
沈白看着他们很亲切,尤其是奶奶,和她前世的奶奶看她的眼神都一样,充满了疼爱。
她爷爷奶奶家也是在厦安的,但离溪水村有点远,走路也要走个1天左右才能到。
“青玉,我们不知道你们回来了,前两天才听说你们回来了。”
“唉,那个混小子,以为自己是个官就了不起了?就可以抛妻弃子了?
“我们沈家没有这种忘恩负义的不孝子。”奶奶厉声道。
“青玉,你永远是我们家的大儿媳,沈壁君他不认,我们老两口都是只认你的。”
“那些个狐媚子,百年后休想进我们家的祖坟,我们只认你。”
“我己经托人写信去骂他了。这个狗东西,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娘,没有用了,我们己经和离了。”林青玉叹道,她也不是伤心,而是一种怅然的情绪吧,她现在过得很好,以前的她都放下了。
“唉,委屈你了。”
“亲家公亲家母真的是对不住了。千错万错都是我们家的错。”
林父林母也只能无奈的低着头叹气。
“这是我们凑的粮食,今年村里旱灾严重,实在是拿不出什么了。”奶奶把地上的一大袋粮食拿给林青玉。
“但青玉带着孩子们更艰难,是我们家对不起青玉啊。”
“爹娘,你们拿回去吧。”林青玉把粮食拿到沈母脚边。
“你这孩子,犟什么,是不是不想认我们这两个老东西了。”沈母急到,硬是把粮食塞给林青玉。
“爹娘,真的不用,这个粮食你们拿回去,我们种了粉豆薯,不愁没有粮食吃的。”林青玉推托道。
“粉豆薯是啥?”沈母好奇道。
林母和林青玉开始给他们传播粉豆薯的种植方法,晚饭还煮了一些给他们尝试。
“这东西能吃吗?我们那边的山上也有这个东西,但都没人吃过,大家都不敢乱吃。”沈母怀疑道。
“亲家母,你就放心吧,我们都吃过了啥事也没有。”
“来,亲家公,你也尝一个。”
“我们溪水村现在大部分人家都种上这个粉豆薯啦!”
“明天带你们去地里看看你们就知道了,这个长得可好了,还有不到1个月就可以收获了。”
“不了不了,地里还有活,我们等下就回去了。”
“天都黑了,也不急于这一时,明天让向东驾马车送你们回去很快的。”
沈父和沈母推辞不过,就在沈白家住了一晚上了。
第二天去看了地里的粉豆薯。沈母激动道
“这个好,我们回去也种上,让村里的人也种上。”
“亲家母,你们都不知道我们小鸡村旱灾有多严重,比你们溪水村严重多了。”
“我们村老人多,这个月都去了2个老人了,唉,就是饿的。”沈母说着,眼眶都了,今年真的难捱啊。
要是能种活这个粉豆薯,不知道能救多少人呢。
沈白听了也很心疼,她希望粉豆薯能救更多的人。
她认认真真的和沈父沈母说了种植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老两口也认认真真的听。
沈父沈母要回去了,林青玉要把粮食带回去给他们,他们硬是要把粮食留下来,怎么推都推不了。
几个人在门口拉扯了半天。
最后还是沈白把粮食抱回家了才结束这场拉锯战。
林青玉又塞了些银子给老两口,老两口硬是给她塞回口袋里了。
林青玉争不过沈母,无奈的看着沈白。
沈白装了一大袋花生和一袋大米,示意沈向东趁着他们聊天,偷偷放到马车里面的椅子下面盖住。
沈向东送老两口到家后,把粮食和花生丢到门口,马上赶车走了。
沈母在后面追都追不上。拍着大腿大喊道“这个傻孩子,给那么多给我们干啥咧哟!”
沈父倒是很看得开“大媳妇和孙子孙女孝敬我们的,我们就收下吧,他们家看着日子过得还不错的。”
“你没看昨天还吃上肉了,我们都多久没吃上肉了。”
“你个糟老头子,他们过得好,但我们也不能占人便宜啊。”沈母不赞同道。
“都是自家人,说什么占便宜啊。”
两个人吵吵咧咧的往屋子里走。
沈母回去后特意去山上看了一眼,让自家儿子儿媳开始去山上挖粉豆薯。
然后和林父跑去和村里的里正说了这粉豆薯可以吃,还说了溪水村的情况,建议小鸡村也可以推广种植这个粉豆薯。
并把如何种植粉豆薯的方法都教给了里正,
里正非常高兴。
专门开了一次村大会,把情况给说了,并讲解了如何种植粉豆薯,还当场吃了粉豆薯。
村里的人见里正吃了都没啥事,也上去拿来尝,顶饱还好吃。
回家后就开始去山上挖粉豆薯。
小鸡村的农户们也开始陆陆续续种上了粉豆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