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女知青非要拽我回城
1978:女知青非要拽我回城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1978:女知青非要拽我回城 > 第63章 做阅读理解?作者本人来了都不及格

第63章 做阅读理解?作者本人来了都不及格

加入书架
书名:
1978:女知青非要拽我回城
作者:
钟看不钟用z
本章字数:
4514
更新时间:
2025-06-29

从《燕京文艺》编辑部出来,林知秋揣着被陈家国编辑画满红圈的《牧马人》稿子,蹬着自行车回家,心情那叫一个复杂又暗爽。

自己跟自己打擂台,还两边都被当成了宝,这事儿想想就乐得慌。

刚到家,就发现气氛有点不一样。

江新月没像往常一样在学习,而是伏在书桌前,眉头紧锁,面前摊着几张稿纸,旁边赫然放着一本最新一期的《人民文学》,翻开的正是《麦田》那一页。

“哟,媳妇儿,研究什么呢这么投入?”林知秋凑过去。

江新月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点“发现新大陆”的兴奋:“知秋!你回来得正好!我有个绝妙的想法!”

“哦?说来听听?”林知秋把稿子放下,饶有兴致。

“你看啊!”江新月指着《麦田》,“你这篇稿子现在多火啊!大家都在讨论!评论文章也出了好几篇了!我就琢磨着…”

她顿了顿,带着点小得意,“反正原作者就在我身边,还有谁比你更了解《麦田》想表达什么?我要是写一篇评论它的文章,你给我指点指点,把那些深层次的思想啊、隐喻啊、时代意义啊,都给我点透!然后我投出去,肯定能发表!稿费不就有了吗?”

她越说越觉得这主意简首天衣无缝,双赢!

林知秋听完,脸上的笑容有点僵住了。

好家伙,媳妇儿这是想搭他的“秋野”顺风车啊!还自带“标准答案”那种!

他摸了摸鼻子,表情有点微妙:“这个…新月啊,想法是挺好…不过吧…”

“不过什么?”江新月看他支支吾吾,有点不满,“难道你怕我写不好?有你指导,还能出错?”

“不是怕你写不好,”林知秋赶紧解释,努力组织语言,“是…是文学评论这个事儿吧,它有时候挺玄学的。

原作者的想法,和读者解读出来的,未必完全一样。

有时候作者自己觉得写得挺明白,结果评论家解读出八百层意思,作者看了都懵:啊?我这么想的吗?

还有时候,作者觉得自己写得深刻无比,结果评论家觉得肤浅…这种‘作者本人做阅读理解,阅卷老师给打低分’的事儿,简首太多了!”

他苦口婆心:“你看啊,我要是给你‘点透’,那写出来的东西,不就带着我的‘标准答案’烙印了吗?那还能叫你的独立评论吗?那不成了我借你的笔杆子给自己文章吹嘘?多没意思!也容易被人看出来。”

江新月显然不信这个邪,撇撇嘴:“哪有你说的那么邪乎!原作者就是最权威的!我按你说的写,肯定比那些瞎猜的评论家写得更精准、更深刻!发表绝对没问题!

再说了,咱们投给谁?就投《人民文学》!陶主编认识你,知道我是你媳妇儿,他还能不给过稿?这简首稳赚不赔啊!”

她觉得自己逻辑完美,无懈可击。

林知秋看着她那“我聪明吧快夸我”的表情,有点哭笑不得。媳妇儿这算盘打得,燕京城外都能听见了!

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行!既然你这么有信心,咱们打个赌怎么样?”

“打赌?赌什么?”江新月来了兴趣。

“你不是觉得有我这‘标准答案’加持,你的评论文章肯定能过稿吗?”林知秋笑得像只狐狸,“那咱们就不投《人民文学》!”

“啊?不投《人民文学》?”江新月一愣,“那投哪?”

“随便投!《燕京文艺》、《收获》、《十月》…除了《人民文学》,其他你觉得合适的、档次高的文艺评论刊物,随便你挑一家投!”

林知秋摊手,“你不是说稳赚不赔吗?那换个地方试试?看看没有‘陶主编认识你’这层关系,光靠文章本身和你理解的‘标准答案’,能不能打动别的编辑?”

他顿了顿,补充道:“要是真过了,稿费全归你,以后你说什么我都听!要是没过…”

他嘿嘿一笑,“那你最近这段时间,咱们就好好放松放松,别顾着学习了,早点睡觉......”

江新月被他这么一激,好胜心噌地就上来了!她觉得林知秋就是在小看她!

有原作者指点迷津,写篇评论还能翻车?

“赌就赌!”江新月一拍桌子,豪气干云,“我还就不信了!你说吧,投哪家?我这就写!保证让你心服口服外加佩服!”

“爽快!”林知秋竖起大拇指,心里乐开了花。

他太清楚了,那些大刊的编辑都是人精,普通读者写得出来的评论,没有名家光环加持,除非是特别优秀的,否则很容易被拒稿。

“这样,我建议你投《文艺评论》吧,”林知秋给出建议,“这是专门搞评论的权威刊物,分量够重。你要是能过他们的稿,那才叫真本事!”

“好!就《文艺评论》!”

江新月斗志昂扬,立刻铺开稿纸,拿起钢笔,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知秋,快!给我讲讲,《麦田》里那个反复出现的破草帽,到底象征着啥?还有结尾那段麦浪翻滚的描写,是不是暗示着希望的涌动?还有主人公最后那个决定…”

林知秋看着媳妇儿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再看看旁边那本《人民文学》,心里默默地为《文艺评论》的编辑们点了根蜡。

他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这个嘛…象征意义是很丰富的…破草帽,你可以理解为…嗯…被时代风雨摧残但依然坚韧的…某种精神?麦浪嘛…确实有希望的意思,但更深层次,可能还代表着一种…嗯…不可抗拒的命运洪流?至于主人公的决定…这个很复杂,体现了小人物在宏大叙事下的…嗯…自主性挣扎?”

他一边含糊其辞地“指点”,一边在心里疯狂吐槽:我当初写的时候,真的没想这么多啊!那草帽就是因为主角穷买不起新的!麦浪翻滚…那是因为风吹麦田它就得翻滚啊!至于决定…就是觉得那样写结尾比较有味道而己!

江新月却听得极其认真,刷刷地在稿纸上记着笔记,嘴里还念念有词:“精神象征…命运洪流…自主性挣扎…嗯!有深度!有思想!我懂了!”

林知秋看着她奋笔疾书的样子,憋笑憋得肚子疼。

其实这些“标准答案”,都是他用自己在后世学到的做题方法解答的,他当时写的时候,压根就没想那么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