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女知青非要拽我回城
1978:女知青非要拽我回城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1978:女知青非要拽我回城 > 第38章 苦难不值得被歌颂

第38章 苦难不值得被歌颂

加入书架
书名:
1978:女知青非要拽我回城
作者:
钟看不钟用z
本章字数:
5036
更新时间:
2025-06-20

在场的男同学们无一不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这小子真是走了狗屎运了,不光娶了长相甜美的燕京大学生,还从农民的身份,一跃成为了吃上商品粮的燕京人。

众人在心中纷纷吐槽,这么好事怎么就落不到自己头上。

“他怕不是救过江新月的命吧?”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还真想对了,林知秋还真救过江新月的命。

“新月,你这爱人看起来可不像农村来的。”苏红梅掩嘴偷笑,眨巴着眼睛打量着林知秋。

今天出门,江新月知道肯定会碰上熟人,所以特意帮他好好的拾掇了一下,里边一件崭新的咔叽布衬衣,领口笔挺,还是上个月江新月用补贴换的稀罕货,外头套着件藏青色棉军大衣,脚上蹬着双黑色条绒棉鞋,鞋帮上绣着红的发亮的“为人民服务”。

再加上林知秋原本相貌就不俗,这一捯饬,要是不说呀,谁也不认为他的从农村来的。

“农村怎么了?”在场的众人,虽说大部分城里人居多,但是也有部分农村来的,听到这话,当即便反驳起来。

“得得得~”苏红梅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算我说错话了,我可没有冒犯的意思。往上算算,谁还不是农村出来的呢。”

既然她都道歉了,也并没有人揪着不放,气氛顿时又开始热烈起来了。

“林知秋同志,你在杂志社负责什么?要是我投稿的话,你能不能高抬贵手放我一马?”有人好奇的询问,顺带着开了个玩笑。

“我可没这么大权利,我现在就是个门卫,等我当了编辑,以后大家的投稿,我优先批复,咋样?”林知秋也笑着接过了话茬。

“行,敞亮!”

“门卫只是临时的,只要努力学习,迟早能当上编辑的。”

林知秋倒是很诧异,这和他预想的情况不太对,按照一贯的剧本,这时候应该有反派跳出来冷嘲热讽,并对着他一顿无脑输出才对。

“行,那我就谢谢大家的鼓励了。”林知秋拱了拱手表示感谢。

众人围着林知秋上下打量,越看越纳闷——这哪像刚从农村走出来的乡下人?

笔挺的蓝咔叽布衬衫裹着藏青棉军大衣,连走路都带着股劲儿,尤其是那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愣是把戴眼镜的男生听得首咬嘴唇——他苦练三年的“播音腔”,还不如人家张嘴自然。

“新月,你还认不认识这种农村青年?给我也介绍一个呗?”苏红梅忍不住凑到江新月的耳朵边嘀咕。

江新月神色异样的看了她一眼,转身将林知秋挽得更紧了,好像小孩保护自己心爱的玩具一样。

“红梅,下次等有机会我给你介绍一个,你可别打我家知秋的主意。”

“瞧你说的,我是那种人?”苏红梅撇了撇嘴。

正谈笑间,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突然开口,“江新月,你也是插过队的知青,为啥非说‘伤痕’文学是瞎折腾?”

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凝固。

随着话题又回到正轨,众人又开始隐隐的分成两派,站位都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江新月把林知秋往身边一拽,下巴一扬:“咋?非得把伤疤揭开来给人当下酒菜才叫文学?

我在皖南插队那会,大冬天挖水渠,手冻得跟猪蹄子似的,是我爱人林知秋天天给我塞烤土豆。照你们这么写,是不是得把他写成救世主?”

一名戴眼镜的男生刚要开口,被江新月瞪了回去:“你别插话!我不否认知青下乡确实少了不少苦,但是也有很多知青在乡下祸害老乡家的鸡鸭羊,啥活不干,天天干躺着当蛀虫,这点你们不否认吧?”

这下子,即使鼓吹“伤痕”文学的一派,也是低下头不说话了。

“但是那也不能否认大家受过的苦!”扎着马尾辫儿的女生站了出来,“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知青我相信还是有觉悟的。”

“谁否认了?“江新月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反问道:“这糖甜吧?”

大家纷纷点头,却不明白她这是什么意思。

“要是让你们选,你们想吃这糖还是红薯叶?”

“当然是糖了!”

“就是,糖多好吃呀!”

江新月点了点头,“那就不就对了吗?以前生活过得苦,大家是没办法,但是现在明明有糖吃了,谁还会回过头去吃红薯叶呀!”

大家都是聪明人,明白过来,她这是用糖和红薯叶子打着比方呢。

有人趁机起哄,“要不让林知秋同志来谈谈他的观点吧,他毕竟现在在《人民文学》杂志社工作,平时肯定接触过很多文学作品。”

林知秋伸长了脖子,想看看是谁多嘴,怕不是想趁机看他出丑,不过看一圈下来,并没有发现什么端倪。

“可别,你们都是大学生,我只是个初中毕业生,我在《人民文学》也不过是门卫而己,哪里有什么观点。”林知秋摆摆手,表示拒绝。

别人不知道,她江新月可是知道的,当初在皖南农村的时候,林知秋的很多看法就己经让她都心生敬佩了,过来燕京的这段时间,林知秋反而鲜少发表自己的观点了。

“知秋,既然同学们想听,那你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吧!”江新月扭过头来,眼神中也带着些期盼。

“那我就谈谈自己看法?”既然媳妇都开了口,那他也没办法再推辞了。

人群里目光交织,有人伸长脖子满脸好奇,把他当稀奇打量,毕竟谁不好奇一个农村来的门卫能说出啥门道;

也有人抱着胳膊撇着嘴,就等着看他出洋相,心里八成在嘀咕“土包子能懂啥文学”。

“我觉着吧,大伙说得都在理。

就好比咱吃饭,有人爱吃辣,觉着那股子热辣能让人舒坦,有人就好清淡这口,觉得能品出食材本来的鲜甜。

‘伤痕’文学也是这样,有人觉得把那些苦事儿、糟心事儿写出来,心里能痛快些,这没错;有人觉得光盯着过去的伤,咱咋往前看呢,也有道理。”

林知秋倒是两边不得罪,不过说的有道理,也没谁能站出来反驳。

林知秋眼前一亮,手指了指旁边的一棵大树:“大家看见那棵树没?”

随即不等众人回应,“这‘伤痕’文学其实好比这棵树,有人专瞅树身上的疤瘌,数着说‘瞧这刀砍斧劈的,多惨呐’;也有人踮脚看树梢新芽,嚷嚷‘再惨不也活出新枝了”

“光摸树疤不治虫病——那叫矫情!”林知秋隔空指了指,“光瞅嫩芽不施肥——那叫浮夸!”

众人还没从回过神来,林知秋又开口了,语速不快,但是掷地有声:

“我觉得呀,这'伤痕'文学本身没啥错,关键看写东西的人安的啥心,如果是极尽刻画苦难的,那他就纯属耍无赖,但是如果是通过苦难,引出咱们人民不屈的精神,那我觉得这篇‘伤痕’就是有灵魂的。”

众人沉寂了许久,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开始发自内心的鼓掌,就在大家以为他讲完了的时候,却没想到他很有气势的压了压手,

“同学们,苦难不值得被歌颂,该歌颂的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