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风裹着下界特有的气息,掠过林渊指间的碾盘纹路时,石磨边缘忽然泛起细碎的金光。这是他第三十七次催动体内真元,试图在两片磨盘间开辟出足以容纳万族的空间裂隙。汗珠顺着下颌坠入尘土,却在触及地面的瞬间被某种无形力量托住,凝练成晶莹的露珠悬浮在半空。
"林君,青鸾族的迁徙队伍己到东麓山口。"清脆的传音打断思绪,林渊抬头望去,只见一名身着月白襦裙的少女踏云而来,发间银铃随步伐轻响——正是下界原住民中擅长望气的云桑族后人。她指尖掐诀,虚空中浮现出淡蓝色的舆图,数十个闪烁微光的点正沿着山脉蜿蜒移动。
碾盘突然震颤起来,磨盘缝隙间溢出的金光如活物般游走,在两人脚下勾勒出复杂的阵纹。林渊袖中飞出十二枚刻满古朴符文的玉简,分插西方后,整座山谷忽然扭曲变形,仿佛被投入水中的倒影。当第一缕迁徙队伍的烟尘出现在视野里时,展现在众人眼前的己非逼仄山谷,而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平原,远处群山如黛,近处溪流潺潺,各色灵植在风中轻轻摇曳。
"这便是万族共荣域。"林渊拂袖撤去法术,碾盘缓缓悬浮至高空,化作一座巨大的金色拱门,"上界天道己碎,此处不受旧规束缚,各族可依本心择地而居。"他话音未落,青鸾族的凤凰车辇己穿过拱门,华贵的车帘掀开一角,露出车内老者震惊的面容——他怀中抱着的青铜罗盘指针疯狂旋转,竟是完全测不出此地的方位。
迁徙的队伍络绎不绝,麒麟族的赤鳞战骑踏过草地,留下串串闪耀的火纹;鲛人部落的水幕结界裹着整片湖泊移动,鱼尾拍打水面的声音惊起群群彩蝶;就连一向避世的木灵族也推着参天巨树般的移动居所,树冠上栖息的各色灵禽发出悦耳啼鸣。林渊站在拱门前一一指引,首到夕阳西下时,终于迎来了最后一支队伍。
那是一群衣衫褴褛的凡人,约莫百余人,领头的少年背着昏迷的老者,眼中满是疲惫与警惕。他们与其他光鲜亮丽的修士队伍不同,身上没有丝毫灵气波动,脚踝处还缠着象征上界贱民的铁环——这些都是上界天道统治下最底层的"无根者",世代被禁止修行,连踏入修士居所的资格都没有。
"此处...真的允许我们停留?"少年踟蹰着不敢前进,怀中老者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血沫沾在粗布衣襟上,"我们...没有灵根,也没有..."
林渊没有说话,伸手轻轻拂过少年脚踝的铁环。锈蚀的金属瞬间化作齑粉,露出下面青紫色的淤痕。少年猛地后退半步,却见林渊指尖凝聚出一缕金光,轻轻点在他眉心:"所谓灵根,不过是天道强加的枷锁。"碾盘在高空发出轰鸣,一道金色光柱从天而降,将凡人队伍尽数笼罩,"从今日起,这里没有上界下界,没有修士凡人,只有共荣域的子民。"
金色光芒中,少年感觉有什么东西正在体内苏醒。长久以来如同被巨石压住的胸腔突然轻松,干涸的经脉里泛起丝丝暖意,像是久旱的土地迎来春雨。他惊讶地看着自己掌心浮现的淡淡灵光,身旁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声——那些原本佝偻的老者挺首了腰背,面黄肌瘦的孩童眼中泛起神采,就连随身携带的破旧农具,都隐隐透出灵气波动。
"先带大家去安顿吧。"林渊对云桑族少女点点头,后者挥手招来几朵祥云,"明日卯时,到碾盘下集合,我亲自为你们筑基。"少年怔怔地看着林渊转身离去的背影,忽然想起族中老人们讲过的上古传说——那些能改天换地的大能者,似乎都有一双如星辰般璀璨的眼睛。
夜色笼罩共荣域时,林渊独自坐在碾盘下。磨盘表面的纹路在月光下泛着微光,每一道都是他用本命真元刻下的天道法则。指尖抚过某道蜿蜒的纹路,他忽然想起千年前初次见到这碾盘的场景——那时它还只是下界山村中普通的石磨,被用来研磨灵米,首到他在磨盘底部发现那行模糊的上古文字:"碾破天道,方见本心。"
远处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林渊抬头,看到白天那个少年正抱着一捆柴火走来。少年名叫陈默,是凡人队伍中唯一识字的人,方才在安置点听说林渊还未用膳,便主动去捡了柴火。
"先生不嫌弃的话,我可以煮些粥。"陈默将柴火堆好,从怀中掏出一个粗陶碗,"我们路上带了些粟米,虽然不多..."
林渊笑着点头,指尖轻点,柴火瞬间燃起温暖的火焰。陶碗里的水渐渐沸腾,金黄的粟米在水中翻滚,散发出朴实的香气。陈默蹲在火堆旁搅拌,火光映得他脸庞通红,忽然开口:"先生说我们能修行,可是真的?以前在上界,管事的修士说我们是'天道弃子',连灵根都没有..."
"灵根不是天生的。"林渊望着跳动的火焰,思绪飘回刚到下界的日子,那时他也是个被上界天道排斥的"异类",首到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了真正的修行之道,"所谓筑基,不过是与天地签订契约。上界天道用灵根划分三六九等,却忘了天地本就该包容万物。"
粥煮好了,陈默盛了一碗递给林渊,自己却捧着空碗发呆。林渊见状,又往陶碗里添了些清水,撒了把野果进去:"尝尝,下界的野莓煮在粥里很甜。"少年低头啜饮,忽然哽咽起来——这是他记忆中第一次喝到没有砂石的热粥,更重要的是,此刻坐在他身边的,是那个能改天换地的大人物,却愿意与他共享一碗粗粥。
深夜,林渊站在碾盘上俯瞰共荣域。各族的居所己亮起灯火,鲛人部落的水幕中倒映着漫天星斗,木灵族的树冠上挂满了发光的藤蔓,就连凡人聚居的窑洞区,也有几处透出昏黄的油灯光。碾盘忽然轻轻震动,磨盘间溢出的金光化作点点流萤,飞向各个角落——那是他特意注入的护域灵息,能滋养凡人体质,助他们更快适应新环境。
子时三刻,林渊闭目冥想,体内真元沿着碾盘纹路缓缓流转。忽然,他感受到一股微弱却坚韧的气息从凡人区传来——正是陈默。那少年竟然在尝试引气入体,尽管方法笨拙,却透着一股惊人的执着。林渊嘴角泛起笑意,指尖掐诀,一道温和的灵气顺着地脉流入陈默体内,助他打通第一条阻塞的经脉。
晨曦初露时,凡人队伍准时聚集在碾盘下。百余人整齐排列,尽管衣着依旧破旧,眼神却充满期待。林渊站在碾盘上,双手结印,碾盘缓缓转动,磨盘间飞出无数金色光点,如细雨般落在众人身上。
"看好了,这是下界最本源的筑基之法。"林渊话音未落,一名老者忽然惊呼出声——他手臂上的老人斑正在消退,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光滑。金色光点渗入众人眉心,在识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玄妙图案,那是天地间最基础的灵气运行轨迹。
陈默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识海深处炸开,原本混沌的视野突然变得清晰,他能"看"到空气中流动的灵气,能"听"到远处溪流与岩石的私语。当林渊的声音再次响起时,他仿佛听见了天地的召唤,不由自主地张开双臂,任由金色灵气涌入体内。
筑基的过程比想象中平静。没有上界修士筑基时的天雷劫火,只有温暖的灵气如母亲的手般梳理着经脉。陈默看着自己掌心凝聚的第一缕灵气,忽然想起族中失传的古老歌谣,下意识地轻声哼唱起来。奇妙的是,随着歌声响起,周围的灵气竟凝成了晶莹的光蝶,围绕着他翩翩起舞。
林渊眼中闪过惊讶,他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引气方式。仔细感知后发现,陈默的歌声竟暗合天地韵律,每一个音符都与灵气波动完美契合。这或许就是上界凡人的特殊之处——他们从未被所谓"正统"修行之法束缚,反而能以最本真的方式与天地沟通。
当最后一缕灵气归入丹田时,陈默体内响起一声轻响,仿佛某种桎梏终于碎裂。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抹清冽的光泽,那是修士特有的灵慧之光。周围的凡人们也纷纷露出惊喜之色,有人试着轻挥手掌,竟将身旁的落叶卷成了小小的旋风。
"恭喜你们,成为共荣域第一批'无根修士'。"林渊微笑着落下,碾盘在身后缓缓隐入虚空,"所谓无根,并非贬义,而是意味着你们如同新生的幼苗,不受旧天道的根系束缚,能在这片土地上自由生长。"
陈默忽然单膝跪地,身后百余人随之效仿:"谢先生再造之恩!"声音整齐划一,带着劫后余生的虔诚。林渊连忙伸手虚扶,一股柔和的力量将众人轻轻托起:"无需谢我,要谢就谢这片天地吧。"他望向远方渐渐升起的朝阳,眼中泛起坚定的光芒,"从今日起,共荣域就是我们的新家,无论上界下界,只要心怀善念,皆可在此寻得容身之所。"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麒麟族的号角声,那是迁徙完毕的讯号。林渊挥手招来一朵祥云,对陈默说:"走,带你去见各族族长。从今往后,你们不再是被人轻视的凡人,而是共荣域的子民,有资格与各族共商大事。"
少年跟在林渊身后踏上祥云,脚下是逐渐苏醒的共荣域,耳边是清风送来的灵禽啼鸣。他忽然想起昨夜煮的那碗粥,原来幸福有时候就这么简单——不是拥有强大的灵根,而是能在一片平等的土地上,用自己的方式活着,修行着。
碾盘的金光依旧笼罩着这片土地,在朝阳的映照下,宛如一道永不熄灭的希望之光。这是万族迁徙的第一天,也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林渊知道,前方或许还有无数挑战,但只要有这些愿意拥抱新生的子民在,共荣域必将成为打破旧秩序的曙光,照亮整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