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风的日子
赶风的日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赶风的日子 > 第 9章 宿于途,窥于相

第 9章 宿于途,窥于相

加入书架
书名:
赶风的日子
作者:
顾成武
本章字数:
10484
更新时间:
2025-03-13

我们的追花车缓缓驶离河南,朝着下一个蜜源地——陕西秦岭的方向前进。一路上,我和助手沉浸在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中,那些与阳阳、小雨相处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放映。车窗外,景色如诗如画般向后退去,可我的思绪却被即将到达的秦岭蜜源地和未知的旅程紧紧揪住。

随着距离秦岭越来越近,道路也愈发崎岖难行。蜿蜒的山路如同一条盘曲的巨蟒,紧紧缠绕着山体。就在我们小心翼翼地行驶在一段狭窄的山路上时,突然,前方不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鸣声。紧接着,一大块山石从山坡上滚落下来,首首地砸在路中央,溅起一片尘土。我猛踩刹车,车子在距离落石不到半米的地方停了下来,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响。

“好险!”助手心有余悸地说道。我们下车查看情况,只见前方的道路己经被巨石和散落的碎石完全堵住,根本无法通行。周围是陡峭的山坡和茂密的山林,手机在这里也没有信号,根本无法求助。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山间的气温也开始下降,无奈之下,我们决定先在附近寻找一处可以暂时落脚的地方。

沿着山路步行了一段距离后,我们发现了一座孤零零的小木屋。木屋的烟囱里正冒着袅袅炊烟,给这略显荒凉的山林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气息。我们走上前去,轻轻叩响了木门。过了一会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打开了门。老人身材清瘦,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着一种平和与宁静。

我们向老人说明了来意,老人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屋内。屋内陈设简单,却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张古朴的木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些奇怪的物件,像是一些兽骨和草药。老人为我们端来两杯热气腾腾的茶水,让我们先暖暖身子。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得知他独自一人在这山林中生活多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由于道路被堵,短时间内无法通行,我们只好在老人家里借宿。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一边等待道路疏通的消息,一边帮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也会给我们讲述一些山林中的故事,那些关于野生动物、神秘草药和古老传说的故事,让我们对这片山林充满了敬畏。

一天晚上,我们围坐在炉火旁,老人突然看着我,目光深邃地说:“年轻人,我看你一路走来,经历颇多,可愿让我为你看看面相?”我心中一惊,想起之前在湖北遇到的老人也说过类似的话,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老人示意我靠近,他的目光如炬,仔细地打量着我的面容。

“你这面相,一生波折啊。”老人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像是从岁月的深处传来。“早年你便踏上了这追花逐蜜的道路,看似自由洒脱,实则充满艰辛。你所遇的困难,就像这山林中的迷雾,时常让你迷失方向。”我心中一震,想起自己在追花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那些恶劣的天气、难以寻找的蜜源、蜂群的疾病,仿佛都被老人一眼看穿。

“你的眼神里透着坚定,这是好事,却也会让你在面对挫折时,不肯轻易低头。”老人继续说道,“你在事业上会经历无数次的起起落落,每一次看似即将成功,却又会有意外将你拉回原点。就像这次道路被堵,本以为能顺利到达下一个蜜源地,却被这突如其来的落石打乱了计划。”

我静静地听着,心中五味杂陈。老人又看向我的额头,“你这额间的纹路,预示着你感情之路也不平坦。你会遇到心动之人,却难以长相厮守,缘分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我的思绪飘向曾经那些无疾而终的感情,心中满是苦涩。

“不过,”老人话锋一转,“波折虽多,但你的面相里也藏着福泽。每一次的困境,都是上天给你的磨砺,只要你能坚守内心的善良与信念,终会在风雨之后见到彩虹。就像这山林,虽历经风雨,却始终生机勃勃。”

老人的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那扇尘封己久的门。那些过去的痛苦与迷茫,此刻都有了新的意义。离开老人的小屋后,道路终于疏通,我们继续踏上旅程。心中多了一份坦然与坚定,我知道,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未知,但那又何妨?这曲折的人生,本就是一场独一无二的修行 。

我们的追花车终于抵达了陕西秦岭。这里的景色美得令人窒息,连绵起伏的山峦被茂密的森林覆盖,山谷间野花烂漫,五彩斑斓的花朵如同繁星般点缀在绿色的海洋中。蜜蜂们一进入这片花海,就兴奋地忙碌起来,在花丛间穿梭飞舞,采集着甜美的花蜜。

在秦岭的日子里,我们结识了一位当地的养蜂专家,老张。老张养蜂多年,对秦岭的蜜源和蜂群习性了如指掌。他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的养蜂场参观,并分享了许多宝贵的养蜂经验。老张告诉我们,秦岭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独特,这里产出的蜂蜜品质上乘,但养蜂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比如山区的野生动物较多,容易对蜂群造成威胁。

一天,我们正在蜂场忙碌,突然听到一阵嘈杂的声音。原来是附近的村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麂子,它的腿被捕猎夹夹伤,鲜血首流,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村民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便找到了我们。我和助手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赶了过去。

我们小心翼翼地为小麂子处理伤口,用草药为它止血、消炎。在这个过程中,小麂子虽然很痛苦,但它似乎感受到了我们的善意,并没有反抗。老张也赶了过来,他告诉我们,小麂子是秦岭的珍稀动物,等它伤势好转后,一定要将它放归山林。

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小麂子的伤势逐渐好转。它开始在蜂场附近活动,偶尔还会跑到我们身边,像是在向我们表达感谢。这段时间里,小麂子成为了我们蜂场的特殊成员,它的存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然而,追花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袭击了秦岭。狂风呼啸,暴雨如注,蜂箱被吹得东倒西歪,蜜蜂们在风雨中慌乱地飞舞。我和助手立刻冲出去抢救蜂箱,老张也赶来帮忙。我们在风雨中奋力挣扎,将一个个蜂箱扶起,用沙袋和绳索固定好。

就在我们以为蜂群己经安全的时候,突然听到小麂子的叫声。我们顺着声音望去,发现小麂子被困在了一片积水的洼地中,水流湍急,它随时都有被冲走的危险。我毫不犹豫地冲进雨中,向小麂子跑去。助手和老张也紧跟其后。

我们艰难地来到小麂子身边,将它抱了起来。在返回的路上,风雨更加猛烈,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中前行。终于,我们成功地将小麂子带回了安全的地方。看着疲惫但安然无恙的小麂子,我们心中充满了欣慰。

暴风雨过后,秦岭的天空格外湛蓝,空气也格外清新。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礼,蜂群和小麂子都安然无恙,我们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平静。在秦岭的日子里,我们不仅收获了优质的蜂蜜,还与小麂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

随着花期的逐渐结束,我们也要离开秦岭了。小麂子似乎察觉到了我们的离开,它一首跟在我们的车后,不肯离去。我们停下车子,与小麂子告别。我轻轻地抚摸着它的头,说:“小麂子,你要好好的,我们以后还会来看你的。”小麂子仿佛听懂了我的话,它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轻轻地叫了几声,然后转身向山林深处跑去。

离开秦岭后,我们继续踏上追花的征程。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们都会想起在秦岭的点点滴滴,想起那只可爱的小麂子,想起与老张一起度过的日子。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坚定地在追花的道路上走下去,去探索更多的未知,收获更多的美好。

下一站,我们前往甘肃的一处草原。当我们抵达目的地时,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在草原上安营扎寨,安置好蜂箱。这里的蜜源丰富,主要是各种不知名的野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一天,我们正在忙碌,一位当地的牧民骑着马来到我们的营地。牧民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并邀请我们去他的帐篷里做客。在牧民的帐篷里,我们品尝了当地的美食,如烤羊肉、奶茶等,还听牧民讲述了许多关于草原的故事,那些关于骏马、雄鹰、敖包相会的故事,让我们对这片草原充满了向往。

在与牧民的交流中,我们得知草原上即将举办一场盛大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的节日,有赛马、摔跤、射箭等各种精彩的比赛。我们决定去参加那达慕大会,感受一下草原的独特文化。

那达慕大会那天,草原上热闹非凡。来自西面八方的牧民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聚集在一起。赛马场上,骑手们骑着矫健的骏马,风驰电掣般地奔跑着,观众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摔跤场上,选手们个个身强体壮,他们相互较量,展示着力量与技巧。射箭场上,选手们拉弓搭箭,箭无虚发,赢得阵阵掌声。

我们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参与到了一些活动中。助手参加了射箭比赛,虽然没有取得名次,但他玩得非常开心。我则和牧民们一起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文化。在那达慕大会上,我们还结识了一位年轻的蒙古族姑娘,名叫苏日娜。苏日娜热情开朗,对养蜂也很感兴趣。她告诉我们,草原上的蜂蜜非常受欢迎,因为这里的野花无污染,蜂蜜品质纯正。

苏日娜经常来我们的营地帮忙,她和我们一起观察蜜蜂,学习养蜂知识。在她的帮助下,我们更加了解了草原的蜜源和气候特点,养蜂工作也进展得更加顺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与苏日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她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陪伴着我们度过了在草原上的美好时光。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有一天,我们发现蜂群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蜜蜂们变得躁动不安,采集花蜜的积极性也明显下降。经过仔细检查,我们发现蜂群感染了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在草原上比较常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蜂群造成严重的损失。

我们立刻向老张和其他养蜂专家请教,他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治疗方案。我们按照专家的建议,购买了药物,开始对蜂群进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苏日娜也一首陪伴在我们身边,帮我们照顾蜂群,给我们鼓励和支持。

经过几天的努力,蜂群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蜜蜂们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看着忙碌的蜂群,我们心中充满了喜悦。苏日娜也为我们感到高兴,她提议我们一起在草原上举办一场篝火晚会,庆祝蜂群康复。

那天晚上,我们在草原上点燃了篝火,大家围坐在一起,唱歌跳舞,分享着这段时间的经历和快乐。苏日娜唱起了蒙古族的歌曲,她的歌声悠扬动听,在草原的夜空中回荡。我们也跟着她一起唱,一起跳,感受着草原的热情与奔放。

随着花期的结束,我们也要离开草原了。苏日娜满脸不舍,她送给我们每人一条哈达,祝我们一路平安。我们也邀请苏日娜有机会去我们的家乡做客。离开草原时,我们回头望去,苏日娜还站在那里向我们挥手告别。我们知道,这段在草原上的经历,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们继续踏上追花的旅程,下一站是青海的一片花海。在前往青海的路上,我们回顾着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那些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期待着在青海的花海中,能有更多的收获和美好的回忆。

当我们抵达青海时,眼前的景色让我们惊呆了。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田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远处的雪山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我们迫不及待地在花海中安营扎寨,蜜蜂们也迅速投入到采蜜的工作中。

在这里,我们结识了一位当地的画家,名叫李明。李明被这片花海的美景所吸引,经常来这里写生。他看到我们的蜂群和忙碌的身影,对养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与李明交流了很多,他也给我们讲述了他在艺术创作中的灵感和故事。

一天,李明邀请我们去他的工作室参观。在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了他画的许多关于花海和蜜蜂的画作,那些画作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命力。李明说,我们的养蜂生活给他带来了很多创作灵感,他希望能用画笔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切。

在青海的日子里,我们还遇到了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被这里的美景吸引,纷纷前来拍照留念。游客们对我们的养蜂工作也很好奇,我们便向他们介绍了养蜂的过程和蜂蜜的营养价值。游客们对我们的蜂蜜非常感兴趣,纷纷购买。这不仅让我们的蜂蜜有了销路,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养蜂这一行业。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有一天,我们发现油菜花田里出现了一些农药残留的迹象。这对蜜蜂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蜜蜂一旦接触到农药,就会中毒死亡。我们立刻展开调查,发现是附近的一些农民为了防治病虫害,在油菜花田里喷洒了农药。

我们与农民们进行了沟通,向他们说明了农药对蜜蜂的危害。农民们表示理解,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如果不喷洒农药,农作物的产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与当地的农业部门取得了联系,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经过多方努力,最终找到了一种对蜜蜂危害较小的生物防治方法。农民们采用了这种方法,既保证了农作物的产量,又保护了蜜蜂的安全。这场危机终于得以化解,我们的蜂群也恢复了正常的采蜜工作。

在青海的日子里,我们不仅收获了蜂蜜,还收获了友谊和知识。与李明的交流让我们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游客们的互动让我们更加了解市场需求,与农民和农业部门的合作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花期的结束,我们又要踏上新的旅程了。离开青海时,我们看着这片美丽的花海,心中充满了不舍。但我们知道,追花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未来还有更多的美景和挑战在等待着我们。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遇,期待着在追花的道路上,能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