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修显然是高估了自己的号召力。
面对高欢、高琛兄弟二人的进逼,元修下诏宇文泰、贺拔胜前来勤王救驾。
宇文泰和贺拔胜虽然最终都派兵了,但他们的动机显然都不单纯。
关中方面的宇文泰只任命前秦州刺史骆超为大都督,率领一千轻骑前往洛阳。
而且骆超率军到了弘农后就再也不往前走了。
宇文泰方面的意思很明确,给你当个啦啦队,在后面助助威还行。
但让我们和高欢硬拼是不可能的,你这属实是想瞎了心了。
你要是自己能打赢高欢,那我们就出兵勤王。
你自己要是拉了,那我们就抢你入关中。
毕竟皇帝的名头还是有些用的。
元修为了拉拢宇文泰,他还答应把冯翊长公主许配给他。
但没有用,在宇文泰那里,冯翊长公主一文不值,而元修本人的面子,也就只值这一千轻骑。
荆州方面的贺拔胜倒是率领大部队北上了,但贺拔胜同样也是只行至广州郡就不再往前走了。
贺拔胜方面的意思也很明确,你要是打赢了,我就冲上去勤王,你要是打输了,我就冲上去补刀,向高王,不,向高皇表忠心。
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
你要是打不赢高欢,说什么也白搭。
但仅凭元修的力量,怎么可能打的赢高欢。
事己至此,元修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了。
元修下旨,他要御驾亲征!
……
河桥,皇帝营帐。
帐内灯火摇曳,元修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有件事他思考良久,依旧是拿不定主意。
“阿玲,下午斛斯椿请命,他说他想率两千骑兵渡河,趁高欢大军远来疲敝,发动奇袭。
朕觉得有道理,就准了。
可现在再仔细一想,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亲兵打扮的阿玲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我认为也不妥。”
“哦?说说你的看法。”
“从兵法上讲,高欢军队长途跋涉,此乃兵家大忌,按理说我们应该主动出击。但带兵出击的绝不能是斛斯椿,我怕给了他兵权,他首接去投奔高欢了。”阿玲分析道。
元修的脸色沉了下来,“应该不会吧,高欢这次出兵就是打着杀他的名义,他应该不会投降高欢吧。”
阿玲冷笑道:“高欢和斛斯椿都是小人,他俩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一旁的阿瑙也插话道:“是啊,陛下,这件事可不敢赌,你忘了尔朱世隆他们的下场了吗!”
阿玲继续说道:“退一万步讲,就算斛斯椿不投降,甚至他还打赢了。那又如何?他只会变成第二个高欢!”
帐内陷入死寂。
“你们说的对……”元修长长吐出一口气,“朕险些铸成大错。”
“传朕旨意,斛斯椿所请奇袭,即刻终止!命他与行台长孙稚、大都督元斌之即刻前往虎牢;命行台长孙子彦镇陕城,贾显智、斛斯元寿镇滑台。”
元修又被鸩羽姐妹给忽悠了。
这个时候,他就只能去赌了。
斛斯椿要是想投降高欢,不管是他带兵出去,还是驻守城池,他都会想办法与高欢取得联系。
现在元修是劣势,他只能赌斛斯椿不投降高欢。
趁高欢大军不备的时候,斛斯椿率军偷袭,还能给高欢造成一定的麻烦呢。
等高欢大军缓过来,元修是绝对不可能打赢的。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元修,实在是斛斯椿的名声太臭了。
即便是高欢打着杀他名义起兵,别人都不会相信他。
还是斛斯椿平时不为人呐!
此时东面战场上,高琛率领河北大军来到了黄河边上。
忠心耿耿的贾显智随即主动派人联系高琛,他愿意背叛倒戈,当带路党。
高琛同意贾显智战场起义,贾显智按照约定引军退走,高琛率领大军轻松渡过了黄河。
军司元玄看到贾显智出了问题飞马回去要增援,元修派大都督侯几绍率军赶赴,在滑台东与高琛交战,贾显智临阵倒戈,侯几绍战死。
高琛命高隆之统领大军缓缓逼近洛阳,他和高敖曹则带领精兵急速赶去洛阳。
高琛要抢在宇文泰之前把元修抢到手!
宇文泰也一首关注着洛阳,当他得知元修坚守不出后,他就知道元修不可能挡住高欢。
宇文泰随即命大都督赵贵为别道行台从蒲坂渡河向河东进军牵制高欢,同时他又派大都督李贤率一千精锐骑兵赶往洛阳。
宇文泰也打算抢元修到关中了。
而在这个时候,洛阳城内的孤独信也开始积极做准备了。
他要让元修帮助自己重回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