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时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总是如白驹过隙,快速流逝,以至于许多人都难以记起一两岁时的琐碎点滴。然而,黄藏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他的体内栖息着两道灵魂,相互交织又彼此依存,凭借着幼小黄藏天真无邪的视线,在黄藏一岁半时候,成年黄藏发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微分子,在空气中飘荡。这些微分子极为微小,若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察觉它们的存在。奇妙的是,人体似乎能够自动吸收这些微分子,而每吸入一些,黄藏便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体魄在悄然间变得更加强健。
自此,成年黄藏开始对这些微分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他控制身体的时候,他就会将周边微分子吸收殆尽。
就这样,时光悄然流转,转眼间又来到了九月。这个月份空气中的微分子不仅愈发浓烈,连颜色也发生了奇异的变化,竟泛出微微的红色,远远望去,那一片泛红的微分子,竟无端地给人一种血腥和诡异的感觉。
而就在这个看似平常却又暗藏玄机的九月,江夏地区爆发了叛乱,丹阳地区也陷入了混乱,一群势力正疯狂地围攻丹阳太守。而那些微分子的变化似乎也跟二者有些某些联系。
但此时黄藏并不在意,他根据这段时间的发现,幼小的黄藏似乎看不到这些微分子,只有自己才能看到。而这些微分子似乎跟他掉落的那口古鼎有所关联。成年黄藏无法控制身体的时候,便教导幼年黄则继续吸收微分子,努他隐隐觉得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微分子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就在黄藏沉迷修炼的时候,黄安却看着桌上那熟悉的信封,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待他展开书信,果不其然,映入眼帘的依旧是不好消息。
信中所言,宦官侯览指使朱并上书诬告张俭等“别相署号,共为部党,危及社稷”。这本是宦官们为排除异己,蓄意编造的罪名。可昏庸的灵帝竟听信谗言,当即下令逮捕张俭等人。
而宦官曹节奏请将虞放、杜密、李膺等一众世家列为钩党。在宦官们的阴谋操纵下,这些人大多被投入狱中,遭受残酷折磨,许多人因此含冤死亡。他们的家人也未能幸免,被无情流放,而那些附从士人们,也被终身禁止参与政治活动,他们的政治生涯就此戛然而止,让他的好友损失惨重。
但他如今脱离了荆州黄家,压根无力协助自己好友。好友也知道他的情况让他好好避灾,不要出来。
一七年春,时光悄然流转,如今的黄藏己然实岁两岁。黄藏迎来了自己的生日。然而成年黄藏并没有对,生日的喜悦反而被一丝隐隐的担忧所笼罩。
当日,黄藏怀揣着忐忑的心情,有些提心吊胆地缓缓闭上双眼。他在心中默默祈祷。
终于,黄藏鼓起勇气,缓缓睁开双眼。那一刻,他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幸好,那些微分子并没有消失。它们依旧如往常一样,在空气中轻盈地飘荡着,闪烁着神秘而微弱的光芒。
但这一次,黄藏还察觉到了更为奇异的景象。他惊讶地发现,在微分子之间,竟有一些极为细小的“人”在空中飞来飞去。这些小人的身形极小,若不仔细观察,几乎难以察觉。它们似乎都在忙碌着什么,各自穿梭于微分子之间,动作敏捷而有序。
黄藏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他缓缓伸出小手,试图触摸其中一个小人。然而,这些小人仿佛拥有敏锐的感知,每次都能巧妙地避开黄藏的触碰。
黄藏并不气馁,他专注地观察着这些小人的一举一动。他发现,这些小人似乎在有条不紊地操控着微分子,它们的动作熟练而精准,仿佛在遵循着一套既定的规则。
时间渐渐流逝,这些神秘小人己经成为他生活里独特又神秘的一部分。
就在黄藏今天还沉浸于探索小人规律的奇妙过程中,他的目光被一条刚刚由小人精心编制出来的黑线所吸引。这条黑线纤细无比,却仿佛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力量,在微分子的光芒映衬下,散发着幽微而独特的光泽。
黄藏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好奇,他缓缓伸出小手,向着这条黑线触碰而去。就在他的指尖刚碰到黑线的瞬间,宛如触发了某个未知世界的神秘机关,整个天地骤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明亮的天空,刹那间变得一片全黑,仿佛被一块巨大无比的黑色幕布瞬间遮蔽。阳光被彻底截断,世间万物瞬间失去了光明,陷入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谁也未曾料到,仅仅一条丝线,竟能引发如此罕见的日全食现象,将整个区域瞬间笼罩在这突如其来的黑暗之下。
黄藏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呆立当场,小小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疑惑。他不明白,为何自己只是轻轻触碰了这条黑线,就引发了如此震撼的天地异变。周围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平日里熟悉的村庄、山峦、树木,此刻都隐匿在黑暗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无尽的混沌。
与此同时,村子里的人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得惊慌失措。大人们纷纷呼喊着家人的名字,孩子们则被吓得大哭起来。村民们从未见过如此奇异且恐怖的景象,一时间,整个村子陷入了混乱与恐慌之中。
黄安和黄平听到动静后,急忙朝着黄藏所在的方向赶来。担心黄藏遭遇了什么不测。在黑暗中,他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摸索着前行,不断呼喊着黄藏的名字。
“藏儿,你在哪里?别害怕,爹爹和爷爷来了!”黄平焦急的声音在黑暗中回荡。
黄藏听到了父亲和爷爷的呼喊,下意识的松开手掌,随后原本因为害怕躲起来的小黄藏再度占据身体大声回应道:“爹爹,爷爷,我在这里!”
黄安和黄平顺着声音的方向,终于找到了黄藏。黄平一把将黄藏抱在怀里,刚想说话外边却突然又慢慢亮了起来。
恐惧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时间。这段日子里,村民们多是在恐惧与忧虑中度过,每日都提心吊胆。
而西月一件重大的事情,终于将之前日食的恐惧渐渐覆盖了下去。闻人袭接任太尉辅政,亲率百姓致力于农桑,号召民众开垦荒地,同时大力修建漕运,赦免了前两年因贫困而交不上税收的穷苦百姓,这一举措无疑给无数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带来了生的希望。
当这个消息传到村子里时,村民们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但当村民们满怀期待地回到村中时,眼前的景象却如同一盆冷水,原本熟悉的房子如今己面目全非,院子里杂草丛生,长得比人还高,许多房屋甚至己成为野兽的巢穴,屋内一片狼藉,不少东西或是被砸得粉碎,或是被抢掠一空,只剩下一些破碎的家具和残垣断壁,显得支离破碎。
村民们看着曾经温馨的家园变成这副模样,心中五味杂陈,悲痛、愤怒、无奈等情绪交织在一起。一些老人忍不住老泪纵横,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见证了村子的兴衰变迁,如今却看到家园遭受如此重创,怎能不心痛。年轻的村民们则握紧了拳头,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对那些破坏他们家园的袭击者充满了恨意。
黄平看着村民们痛苦的神情,心中十分难过。只不过他也知道此刻村民们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有人带领他们重建家园。
在黄平的组织下,村民们迅速行动起来。年轻力壮的男子们负责清理杂草、修复房屋。妇女们打扫屋内的灰尘,整理那些还能使用的物品。
七月的阳光热烈而奔放,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如今己焕然一新。孩子们在街巷间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门口,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谈论着家园重建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汉庭也似乎正逐渐从往日的阴霾中走了出来。曾经权倾朝野、搅得汉庭上下乌烟瘴气的宦官势力刘嚣,终于在闻人袭与桥玄的联手之下被成功扳倒。刘嚣此人,凭借着在宫中的钻营,拉拢了一批狐朋狗友,在朝堂上结党营私,卖官鬻爵,将汉庭的官场搅得混乱不堪。他的倒台,无疑是汉庭的一大幸事。
桥玄此人向来注重民生,在扳倒刘嚣后,迅速投入到改善百姓生活的事务中,他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让那些在沉重税赋下艰难求生的农民们,终于能够喘上一口气。同时,他积极组织兴修水利,使得农田灌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桥玄的治理下,商业也逐渐复苏。他整顿了市场秩序,打击了那些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宦官家眷,让市场重新恢复了公平交易的氛围。街道上,店铺如雨后春笋般重新开张,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货架。南来北往的商人穿梭其中,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百姓们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往昔的平静与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