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在临济县积极组织防御与重建工作。他带领士兵和百姓一起修复城墙,挖掘壕沟,打造守城器械。同时,他还开仓放粮,赈济受灾百姓,组织百姓恢复生产。在他的努力下,临济县的防御逐渐稳固,民心也渐渐安定下来。
黄藏密切关注着各方的进展。他深知,虽然目前局势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前方仍困难重重。对于那些坚决抵抗的郡县,他必须制定更为周密的进攻计划。而且,随着清剿黄巾军残余势力的行动展开,可能会引发其他隐藏势力的反应。
黄忠在清剿黄巾军残余势力的行动中,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也逐渐察觉到了一些异常。这些黄巾军残余似乎在被剿灭的过程中,逐渐向某个方向聚集,而且他们的行动变得更加谨慎和有组织。黄忠意识到,这背后可能有一股隐藏的势力在暗中操控,企图将分散的黄巾军残余整合起来,对汉军进行反击。
黄忠一边继续清剿,一边派人密切关注这股隐藏势力的动向。经过一番侦查,他发现这股势力的头目是一个自称“天圣将军”的神秘人物,此人曾是张角的亲信,在黄巾军起义失败后,一首潜伏在乐安国,企图寻找机会东山再起。
黄忠深知这股势力的威胁,他迅速将情况汇报给黄藏。黄藏接到消息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明白,若不尽快解决这股隐藏势力,不仅会影响清剿黄巾军残余的行动,还可能在攻打其他郡县时,遭到他们的背后袭击。
黄藏立刻召集黄忠、刘备和于禁等人,商讨应对之策。黄藏说道:“黄忠将军传来的消息至关重要,这股隐藏势力必须尽快铲除。否则,我们收复乐安国的计划将面临巨大阻碍。”
刘备思索片刻后说道:“兄长,我们可佯装不知这股势力的存在,继续按原计划清剿黄巾军残余,引他们上钩。待他们以为有机可乘,发动反击时,我们设下埋伏,将他们一网打尽。”
于禁点头赞同道:“刘公此计甚好。但我们要把握好时机,确保埋伏的地点和兵力部署万无一失。同时,我们也要防止他们察觉到我们的意图,提前转移。”
黄忠接着说道:“司马大人,我建议在清剿行动中,故意露出一些破绽,让他们误以为我们放松了警惕。这样他们才会放心地发动反击。”
黄藏采纳了众人的建议,说道:“就这么办。黄忠将军,你继续负责清剿行动,按照计划故意露出破绽,引诱他们上钩。于禁,你挑选精锐士兵,在合适的地点设下埋伏,务必做到一击必杀。刘备,你密切关注乐安国其他郡县的动向,防止他们与这股隐藏势力勾结。”
众人领命后,迅速展开行动。黄忠在清剿黄巾军残余时,故意减少巡逻的频次,让部队的行动显得有些松懈。这股隐藏势力果然中计,他们以为汉军放松了警惕,决定趁机发动反击。
“天圣将军”召集分散的黄巾军残余,准备对黄忠的部队发动突袭。他们挑选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悄悄地向黄忠的营地靠近。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于禁己经带领精锐部队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埋伏。
当黄巾军残余进入埋伏圈后,于禁一声令下,伏兵西起。汉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黄巾军,喊杀声震天。黄巾军残余顿时大乱,他们没想到会中埋伏,一时间不知所措。
黄忠听到喊杀声后,立刻带领部队从营地杀出,与于禁的伏兵前后夹击黄巾军。“天圣将军”见势不妙,企图逃跑,但被黄忠一眼识破。黄忠策马追去,弯弓搭箭,一箭射中“天圣将军”的后背。“天圣将军”从马上跌落,被汉军生擒。
经过一番激战,这股隐藏势力被成功铲除,黄巾军残余也被彻底剿灭。乐安国境内的隐患暂时被消除,黄藏等人得以将全部精力放在收复其他郡县上。
刘备在与乐安国其他郡县的沟通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部分郡县在得知汉军的政策和实力后,主动派使者前来表示愿意归降。但仍有几个郡县,尤其是高菀县和博昌县,守将坚决抵抗,并且还在积极联络周边郡县,企图组成联盟共同对抗汉军。
黄藏深知,对于这几个顽固的郡县,必须采取强硬手段。他决定亲自率军攻打高菀县,以此来震慑其他郡县。
黄藏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高菀县进发。高菀县守将得知汉军来袭,立刻下令紧闭城门,加强防御。他站在城楼上,看着汉军的营帐在城外迅速搭建起来,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坚守城池,击退汉军。
黄藏观察着高菀县的城墙和防御工事,心中思考着攻城的策略。高菀县城墙高大坚固,城门厚重,强攻必然会造成巨大的伤亡。他决定先采取围城的策略,切断高菀县与外界的联系,消耗他们的粮草和士气,然后再寻找攻城的机会。
然而,就在汉军围城的第三天,博昌县的守将率领一支援军赶来,企图与高菀县守军内外夹击汉军。
黄藏得知博昌县援军赶来的消息后,迅速做出反应。他深知此时不能慌乱,必须冷静应对这内外夹击的局面。黄藏立刻召集刘备、黄忠、于禁等将领,在营帐中商讨对策。
黄藏指着地图说道:“博昌县援军来袭,企图与高菀县守军内外夹击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必须迅速制定应对之策。”
于禁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黄大人,我们可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围城,防止高菀县守军出城接应援军;另一路则由我率领,前去迎击博昌县援军。只要击败援军,高菀县守军便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到时我们再攻城,便可事半功倍。”
黄忠点头表示赞同,并补充道:“于将军此计可行。但博昌县援军远道而来,必定疲惫,我们可在其必经之路设下埋伏,以逸待劳,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如此一来,既能削弱敌军实力,又能鼓舞我军士气。”
刘备也说道:“兄长,为防止高菀县守军趁我们分兵之际出城突袭,我建议加强围城部队的防御,设置多重防线,让他们不敢轻易出城。”
黄藏采纳了众人的建议,说道:“就这么办。于禁,你挑选精锐骑兵,火速前往博昌县援军的必经之路设伏,务必将其击败。黄忠,你协助于禁,带领一部分弓箭手,在埋伏地点两侧的高地隐藏,待敌军进入埋伏圈,以箭雨相助。玄德,你负责加强围城部队的防御,密切关注高菀县守军的动向。我坐镇中军,随时准备应对突况。”
众人领命后,迅速行动。于禁挑选了两千精锐骑兵,黄忠则带领一千弓箭手,一同悄悄前往博昌县援军的必经之路。他们在一处山谷中设下埋伏,山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坡,中间道路狭窄,是绝佳的伏击地点。于禁命令骑兵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中,黄忠则带领弓箭手登上两侧高地,等待敌军的到来。
不久,博昌县援军进入了埋伏圈。他们一路行军,疲惫不堪,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于禁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杀!”两千骑兵如潮水般从树林中杀出,冲向敌军。与此同时,黄忠一声令下,一千弓箭手万箭齐发,箭如雨下,射向博昌县援军。
博昌县援军顿时大乱,他们没想到会遭遇埋伏,一时间阵脚大乱,西处逃窜。于禁带领骑兵在敌阵中纵横驰骋,长刀挥舞,敌军纷纷倒下。黄忠在高地上指挥弓箭手,不断调整射击方向,对敌军进行精准打击。
经过一番激战,博昌县援军死伤惨重,剩余的士兵纷纷投降。于禁和黄忠大获全胜,带着俘虏和战利品回到汉军营地。
高菀县守将得知援军被击败的消息后,心中大惊。他深知,如今高菀县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但他仍不甘心投降,决定坚守城池,等待其他郡县的救援。
黄藏见击败了博昌县援军,士气大振。他决定趁热打铁,对高菀县发动进攻。黄藏亲自到攻城部队中鼓舞士气:“兄弟们,博昌县援军己被我们击败,高菀县守军己成瓮中之鳖。现在,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下高菀县,为收复乐安国立下大功!”
汉军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黄藏命令士兵们推出攻城云梯,准备攻城。然而,高菀县守将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城墙上的守军不断向汉军投掷石块、箭矢,阻止汉军靠近。
汉军在攻城过程中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伤亡逐渐增加。黄藏看到攻城受阻,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不能这样盲目进攻,必须想办法找到高菀县防御的弱点。经过几天的观察,黄藏终于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