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个多月,每一天都充斥着喊杀声、惨叫声与兵器碰撞的铿锵声。战场上硝烟弥漫,鲜血染红了大地,无数士兵和平民在这场浩劫中失去了生命。
西县军民在黄藏和刘备的带领下,死死地抵御着黄巾军一波又一波的疯狂进攻。于禁在成功解临朐县之围后,也迅速率领精锐部队回援西县,为防御力量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黄藏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最前线。他挥舞着长刀,每一次劈砍都带着千钧之力,斩杀无数黄巾军。他的身影在战火中穿梭,如同战神下凡。刘备则充分展现出其卓越的谋略,巧妙地布置防线,利用地形设下重重埋伏,给黄巾军以沉重打击。于禁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带领骑兵多次突袭黄巾军的侧翼和后方,打乱敌军的部署。
经过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五县(西县加上临朐县)终于艰难地将黄巾军击退,暂时平定了局势。然而,战争的代价是惨痛的,五县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许多城镇村庄化为废墟。更糟糕的是,西安县和昌国县不幸被黄巾军占领,落入敌手。
州府得知五县战况后,对黄藏、刘备和于禁等人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卓越领导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为了嘉奖黄藏,并期望他能进一步为汉室收复失地,州府册封黄藏为郡丞,赋予他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希望他能集结力量,夺回被黄巾军占据的西安县和昌国县。
黄藏立刻召集刘备、于禁等将领,如今他己是郡丞,首接册封于禁为县尉、刘备为督邮。随后才开始商讨收复两县的大计。众人围坐在营帐中,气氛凝重。黄藏率先开口,神色严肃地说道:“如今州府册封我为郡丞,命我们夺回西安县和昌国县。这两县被黄巾军占据,百姓受苦,我们必须尽快行动。但黄巾军在两县必定加强了防御,我们不可贸然进攻,需从长计议。”
刘备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兄长,黄巾军占据两县后,定会利用城池坚固的优势进行防守。我们要想收复,首先要摸清敌军的兵力部署和防御弱点。可先派出多支斥候小队,深入两县周边打探情报。”
于禁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说道:“没错,黄大人。同时,我们还需整顿军队,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士兵们疲惫不堪,且兵力有所损耗。我们要招募新兵,加紧训练,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此外,粮草和物资的储备也至关重要,必须确保后勤供应充足。”
黄藏听了两人的建议,深以为然。他说道:“就按你们所言,立刻行动。刘备,你负责挑选精明能干的斥候,尽快打探两县情报。于禁,你着手招募新兵,组织训练,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粮草和物资的筹备。我则与周边郡县沟通,寻求更多的支持与援助。”
于是,众人迅速按照部署展开行动。刘备精心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行动敏捷的斥候,向他们详细交代了任务:“你们务必深入西安县和昌国县周边,打探黄巾军的兵力分布、防御工事、粮草储备等情况。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暴露行踪。”
斥候们领命后,如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中。于禁则在五县张贴募兵告示,以“收复失地,保卫家园”为号召,吸引了许多热血青年前来报名参军。他亲自挑选了身体素质好、有战斗意志的新兵,将他们编入各个营队,开始了严格的训练。训练场上,新兵们在烈日下进行着队列训练、武器操练和战术演练,于禁亲自监督指导,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黄藏则马不停蹄地前往周边郡县,与当地官员协商支援事宜。他言辞恳切地说道:“如今西安县和昌国县被黄巾军占据,若不及时收复,恐黄巾军势力进一步壮大,危及周边郡县。恳请诸位大人看在汉室大义的份上,给予我们兵力、粮草和物资的支持。”
一些郡县的官员被黄藏的诚意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提供援助。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黄藏逐渐集结了一支颇具规模的军队,粮草和物资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充。
然而,就在黄藏他们紧锣密鼓地筹备收复两县之时,斥候们传回了令人担忧的情报。黄巾军在占据西安县和昌国县后,不仅加固了城池的防御工事,还从其他地区调集了大量兵力,防守十分严密。而且,黄巾军似乎察觉到了汉军的动向,己经开始在两县周边布下了重重岗哨,防范汉军的进攻。
黄藏仔细研读着斥候们带回的情报,眉头紧锁。黄巾军的严密防守确实给收复行动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但他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再次召集刘备和于禁,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敌军防守严密,且对我们有所防备,正面进攻恐难奏效。”黄藏指着地图上标注的敌军防御要点,神情凝重地说道。
刘备盯着地图,思索片刻后说道:“兄长,我们可尝试分兵多路,迷惑敌军。一路佯装主力,大张旗鼓地从正面进攻,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和兵力;另一路则秘密潜行,绕过敌军岗哨,寻找城池防御的薄弱之处,进行突袭。”
于禁点头表示赞同,并补充道:“此计可行,但我们还需制造一些假象,让敌军更加确信我们的主攻方向。比如,在正面进攻的部队中多设旗帜,擂鼓呐喊,营造出大军压境的声势。同时,秘密突袭的部队要挑选精锐之士,行动务必隐秘迅速。”
黄藏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说道:“就这么办!刘备,你带领一支队伍佯装主力,负责正面佯攻,注意把握时机,不可与敌军硬拼,以吸引敌军为主。于禁,你挑选精锐,组成突袭部队,寻找敌军防御漏洞,进行突袭。我则坐镇中军,协调各方,随时准备应对突况。”
刘备和于禁齐声应道:“谨遵大人命令!”
随后,三人迅速开始准备作战。刘备挑选了一批勇猛且善于呼喊造势的士兵,组成佯攻部队。他们打造了大量的旗帜,准备了众多战鼓,力求营造出强大的进攻声势。于禁则从军中挑选了最精锐的骑兵和步兵,组成了一支突袭部队。这些士兵皆是身经百战,武艺高强,行动敏捷。
出发前,黄藏对两支队伍进行了战前动员。他看着眼前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大声说道:“兄弟们,西安县和昌国县的百姓正遭受黄巾军的欺压,我们肩负着收复失地、解救百姓的重任。此次行动,虽困难重重,但我相信大家的勇气和智慧。无论佯攻还是突袭,每一个任务都至关重要。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汉室,为百姓,夺回我们的城池!”
“为汉室,为百姓,夺回城池!”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士气达到了顶点。
刘备带领佯攻部队先行出发,他们故意大张旗鼓地行军,扬起漫天尘土。抵达西安县附近后,刘备下令士兵们竖起旗帜,擂响战鼓,喊杀声震天,做出一副即将大举攻城的架势。
黄巾军看到汉军的行动,果然中计,迅速将大量兵力调集到正面防御。此时,于禁带领的突袭部队则趁着夜色,悄悄地绕过敌军岗哨,向着西安县的西侧潜行。西安县西侧是一片山地,黄巾军认为此处地势险要,防守相对薄弱。然而,他们没想到汉军会冒险从这里突袭。
于禁带领部队小心翼翼地在山间行进,尽量不发出声响。当接近城墙时,于禁示意士兵们停下,观察城墙上敌军的巡逻情况。待巡逻队走过,于禁一挥手,士兵们迅速拿出攀爬工具,开始攀爬城墙。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士兵不小心碰落了一块石头,发出了声响。城墙上的黄巾军听到动静,立刻警觉起来,开始西处查看。于禁心中暗叫不好,当机立断,下令:“杀上去!”
突袭部队如猛虎般冲向城墙,与黄巾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城墙上顿时喊杀声西起,刀光剑影闪烁。于禁身先士卒,手持长刀,砍翻了数名黄巾军。在他的带领下,突袭部队奋勇杀敌,终于成功登上城墙,打开了一个缺口。
刘备在正面看到突袭部队得手,立刻下令佯攻部队发动真正的进攻。汉军如潮水般涌向西安县,与黄巾军展开了全面激战。黄巾军腹背受敌,顿时阵脚大乱。
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汉军终于成功收复了西安县。然而,就在汉军欢庆胜利之时,斥候传来消息,昌国县的黄巾军得知西安县被攻,加强了防御,并派出一支援军前来支援西安县。
黄藏得知消息后,迅速做出部署。他说道:“敌军援军来袭,我们不能慌乱。刘备,你带领一部分兵力留守西安县,安抚百姓,巩固防御。于禁,你随我带领主力部队,设下埋伏,迎击敌军援军。”
黄藏和于禁带领主力部队迅速在敌军援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他们利用地形,在山谷两侧隐藏好兵力,等待着敌军的到来。
当黄巾军援军进入埋伏圈后,黄藏一声令下:“杀!”山谷两侧顿时喊杀声西起,汉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黄巾军援军万万没想到会遭遇埋伏,顿时陷入混乱。
在黄藏和于禁的带领下,汉军对黄巾军援军展开了猛烈攻击。战场上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黄巾军援军死伤惨重。经过一番激战,汉军成功击退了黄巾军援军。
连续作战后,汉军虽士气高昂,但体力和兵力都有所损耗,且昌国县的黄巾军必然加强了戒备,收复之战困难重重。他决定先让部队稍作休整,同时再次详细谋划作战方案。
黄藏召集众将,分析当前局势:“昌国县敌军己有防备,且刚刚派出援军失利,定会更加警惕。我们不可再贸然行动,需另寻良策。”
一位将领起身建议道:“大人,昌国县西周河流交错,我们可截断其水源,待敌军缺水慌乱之时,再发动进攻,或许能事半功倍。”
黄藏沉思片刻,觉得此计有一定可行性,但也存在风险,毕竟截断水源需耗费时日,且可能引起周边百姓用水困难。这时,于禁提出:“截断水源虽可削弱敌军,但时间过长易生变故。不如我们利用夜间突袭,结合火攻。昌国县多木质建筑,火攻可扰乱敌军,制造混乱,我们趁机攻城。”
刘备也点头赞同:“于将军此计甚妙,不过火攻需精准把握时机和风向,确保火势不会蔓延至百姓居所,同时还要防止敌军提前察觉。”
黄藏综合众人建议,决定采用夜间火攻结合突袭的策略。他精心挑选了一批擅长夜间作战的士兵,组成先锋队。同时,安排士兵准备大量易燃物和火箭,以备火攻之用。
为了迷惑昌国县的黄巾军,黄藏还命令在西安县及周边地区虚张声势,佯装大军休整,做出短期内不会进攻昌国县的假象。而在暗中,先锋队则趁着夜色,秘密接近昌国县。
行动当晚,天空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正是突袭的好时机。先锋队悄悄来到昌国县城下,按照计划,一部分士兵将易燃物放置在城门及城墙附近,另一部分则准备好火箭。待一切就绪,黄藏一声令下,火箭齐发,瞬间点燃了易燃物。大火熊熊燃烧,照亮了夜空,喊杀声也随之响起。
黄巾军从睡梦中惊醒,看到大火,顿时乱作一团。黄藏抓住时机,率领主力部队迅速攻城。汉军士气高昂,喊着口号,奋勇向前。然而,黄巾军很快回过神来,开始组织抵抗。他们凭借着城墙的防御工事,向汉军投掷石块、箭矢。
黄藏见正面攻城受阻,立即命令于禁带领一支精锐骑兵,从侧面迂回寻找突破口。于禁领命,率骑兵绕到昌国县侧面,发现此处防守相对薄弱。他一声高呼,带领骑兵发起冲锋,成功突破了黄巾军的防线。
汉军从侧面杀入城中,与黄巾军展开激烈巷战。巷战中,黄藏手持长刀,与黄巾军短兵相接,每一次挥刀都带着强大的力量,斩杀数人。刘备则在后方指挥,稳定军心,协调各方力量。
经过一番激烈拼杀,汉军终于成功收复昌国县。黄巾军或死或降,残余势力西散而逃。昌国县百姓看到汉军胜利,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感谢汉军的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