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闯后宫:吃货太后升职记
带着空间闯后宫:吃货太后升职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带着空间闯后宫:吃货太后升职记 > 第14章 初入京城,济世堂前

第14章 初入京城,济世堂前

加入书架
书名:
带着空间闯后宫:吃货太后升职记
作者:
刘小林
本章字数:
5444
更新时间:
2025-07-08

马车在京城的街巷里穿行,苏卿卿掀着车帘,眼睛几乎不够用了。朱红的宫墙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墙头上的琉璃瓦折射出细碎的金光,仿佛随手一碰就能掉下满地碎金。街道比青溪县最宽的路还要宽三倍,马车、轿子、行人络绎不绝,叫卖声像潮水般涌来——“糖画儿,转龙形嘞!”“刚出炉的茯苓饼,热乎的!”连空气里都飘着甜香,混着隐约的脂粉气和药材味,是种说不出的繁华。

“姐姐你看!那个叔叔的帽子好高!”苏明宇扒着车窗,小手指着个穿圆领袍的官员,那人头顶的乌纱帽翅足有半尺长,随着脚步轻轻晃动。

苏卿卿笑着捂住他的嘴:“小声些,京城规矩多。”心里却也被这满眼的新奇震得有些发懵。她曾在《京城风物志》上见过插画,可画里的笔墨哪有眼前的鲜活?绸缎庄门口挂着的云锦,比她见过的最亮的朝霞还要艳;首饰铺里的金步摇,隔着窗都能看见细碎的光;连路边小贩担着的糖葫芦,都串得比青溪县的长一倍,裹着的糖衣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

“姑娘,济世堂到了。”车夫勒住马,马车停在条相对安静的胡同口。

苏卿卿定了定神,抱着明宇下车。眼前的药铺确实不大,门脸只有两间,黑漆门板擦得锃亮,上面挂着块“济世堂”的匾额,字迹苍劲有力。与别处药铺不同的是,这里闻不到浓重的药味,反倒有种淡淡的艾草香,门前的台阶扫得干干净净,连缝隙里的尘土都被剔了去。

一个穿青布褂子的小伙计正在晾药草,见了他们,连忙放下手里的竹竿:“请问是抓药还是瞧病?”

苏卿卿从袖中取出墨玉,红绳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我找坐堂的大夫,劳烦通报一声,就说青溪县来的苏卿卿。”

小伙计见了墨玉,眼睛一亮,忙不迭地往里跑:“您稍等!我这就去叫师父!”

没一会儿,里屋走出个须发皆白的老大夫,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湖蓝长衫,手里拄着根红木拐杖,精神却矍铄得很。他目光落在苏卿卿手里的墨玉上,原本平静的眼睛骤然亮了,像蒙尘的珍珠被拭去灰翳。

“你就是苏姑娘?”老大夫声音洪亮,带着笑意拱手,“老朽姓周,快请进店!”

他引着苏卿卿穿过前堂,后院竟是个雅致的小园,几株菊花开得正盛,石桌上还摆着套紫砂茶具。“萧公子早几日就打发人来说了,说你若来京城,务必好生招待。”周大夫亲手给她倒了杯茶,“他还说,青溪县的沸水点办得好,姑娘是个有心的。”

苏卿卿捧着茶杯,心里暖烘烘的:“周大夫谬赞了,民女只是运气好。”她取出县太爷的举荐信,“实不相瞒,我是来惠民药局当差的,不知萧公子……”

“这事我知道。”周大夫接过信,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看,点头道,“惠民药局的李大人是老朽的同窗,当年一起在太医院待过,我带你去见他,保管妥当。”

他做事利落,当即锁了药铺门,带着苏卿卿往皇城根下走。越靠近皇城,街道越宽,往来的官员也多了起来,个个步履匆匆,腰间的玉带在阳光下闪着光。苏卿卿紧紧牵着明宇的手,生怕走散,却忍不住好奇地打量——宫墙高耸入云,墙头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流动着金光,像一条沉睡的金龙。

“那就是承天门,过了门就是紫禁城了。”周大夫见她望得出神,笑着介绍,“寻常百姓可进不去,除非得了皇上的召见。”

苏卿卿吐了吐舌头,赶紧收回目光。她一个小县城来的女子,能在皇城根下讨份差事就该知足了,哪敢想什么召见。

惠民药局就在离承天门不远的地方,是座三进的院落,青砖灰瓦,门楣上悬着块蓝底金字的匾额,比济世堂气派得多。门口站着两个带刀的卫兵,见了周大夫,都恭敬地行礼:“周老先生好。”

“李大人在吗?”周大夫问道。

“在呢,刚从太医院回来。”卫兵掀开帘子,高声通报,“周老先生求见!”

里屋传来个温和的声音:“快请周兄进来!”

苏卿卿跟着周大夫走进正堂,只见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正站在药柜前,穿着件石青色的官袍,面容清癯,眼神温和,正是惠民药局的主事李大人。他见了周大夫,哈哈笑道:“几日不见,你这老东西倒越发精神了!”

“少打趣我。”周大夫指着苏卿卿,“这位就是青溪县举荐来的苏姑娘,你看,人我给你带来了。”

李大人的目光落在苏卿卿身上,见她虽穿着粗布衣裙,却举止从容,眼神清亮,不由暗暗点头。他接过举荐信看了看,又听周大夫说了几句青溪县防腹泻的法子,眉头渐渐舒展开:“好!好!县太爷在信里把你夸上天,说你用烧开水的法子救了一城百姓,我还当是夸张,如今听周兄一说,果然是个有见识的!”

他转身对身后的书吏道:“给苏姑娘登记入册,就安排在后院的西厢房住下,离药房近,方便理事。”又对苏卿卿道,“眼下京郊刚报来有瘟疫苗头,正缺人手教百姓防疫,你来得正好。明日起,就跟着陈医官熟悉情况,如何?”

苏卿卿连忙福身:“多谢大人信任,民女定当尽心。”

“哎,进了药局,就别叫民女了。”李大人笑着摆手,“往后你也是吃皇粮的人,就叫我李主事吧。”他让人领着苏卿卿去看住处,又拉着周大夫去后堂说话,想来是打听青溪县的事。

药局的后院比周大夫的小园还雅致,几株腊梅正含苞待放,西厢房收拾得干干净净,里屋摆着张木床,外间还有张书桌,墙角的炭盆烧得正旺,暖融融的。

“苏姑娘,这是您的月例,先支给您半个月的。”杂役递过一小锭银子,又指着院里的水井,“打水洗衣都方便,厨房在东头,您随时可以去用。”

苏卿卿谢过杂役,看着他走远,才长长舒了口气。她抱着明宇坐在床沿,摸了摸铺得厚实的褥子,心里忽然涌上一股踏实感。从青溪县的漏雨小院,到京城药局的暖房,这一路的颠簸,似乎都值了。

夜色渐浓,苏卿卿哄睡了明宇,独自坐在窗边看月亮。京城的月光和青溪县的别无二致,清辉洒满小院,连院角的蟋蟀都叫得一样欢。她从袖中取出墨玉,借着月光细细端详,背面的“萧”字在月色里仿佛活了过来。

“萧公子,多谢了。”她轻声呢喃,指尖着温润的玉面。若不是他留下墨玉,若不是周大夫照拂,自己哪能这么顺利就安顿下来。

她不知道的是,此刻皇城深处的靖王府里,萧景琰正站在窗前,手里也把玩着块一模一样的墨玉。月光洒在他月白的锦袍上,映出他眼底的复杂——漕运案牵扯出的太医院院判,与即将到来的冬瘟脱不了干系,让苏卿卿进惠民药局,既是信她的能力,也是想护她周全。

“王爷,太医院那边有动静了。”侍从低声禀报,“院判今日去了趟疫区,带了两车药材。”

萧景琰指尖一顿,墨玉在掌心微微发烫。他抬眼望向惠民药局的方向,眸色深沉:“盯紧些,别让苏姑娘卷进来。”

而西厢房的苏卿卿,正将墨玉小心地放在枕下。她想着明日要学的防疫差事,想着明宇能进京城的学堂,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她知道,京城的日子绝不会像青溪县那般安稳,但只要姐弟俩在一起,只要这块墨玉还在,她就有勇气走下去。

窗外的月光,温柔地洒满了整个小院,仿佛在静静守护着这份刚刚落地的安稳,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