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信物
旧信物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旧信物 > 第11章 风起

第11章 风起

加入书架
书名:
旧信物
作者:
花伊绮
本章字数:
3452
更新时间:
2025-07-08

台风的咆哮声像野兽的嘶吼,撕裂了夜的宁静。我站在古门楼下,仰头看着这座饱经风霜的建筑。它在狂风中巍然不动,像一个沉默的老人,与自然的力量对峙。海风夹着细密的雨点砸在脸上,刺得生疼,工装外套早己湿透,紧贴着皮肤,冰冷而沉重。林工站在我身旁,短发被风吹得凌乱,蜜色的皮肤上挂着雨珠,眼神却坚定得像礁石。

“陈工,传感器数据怎么样?” 她的声音被风声撕扯得有些模糊,但那股沉稳的底气依然清晰可辨。

我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平板,屏幕上的曲线在剧烈跳动,像心电图记录着一场风暴的心跳。“还行,暂时在安全范围。但西侧裂缝得注意,风力再大点,可能会撑不住。”

林工点点头,目光转向门楼西侧。那条裂缝从顶部斜劈到底,像一道被时间和海风凿开的伤疤,出斑驳的砖石。她眯起眼,雨水顺着她的鼻梁滑落:“得加固,用钢筋和牡蛎灰浆双管齐下。”

我应了一声,招呼工人开始行动。钢筋的碰撞声和灰浆搅拌的咕噜声交织在一起,与台风的咆哮形成一种奇异的和声。工人们在风雨中忙碌,动作麻利却透着小心翼翼的谨慎。我时不时抬头望向门楼,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它见证了无数风雨,如今依然屹立,像在告诉我,有些东西,比我想象的更坚韧。

加固到一半时,我无意中瞥见门楼内壁上有一片褪色的痕迹。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一幅被灰尘和蛛网掩盖的壁画。我用手电照过去,光束穿透尘雾,照亮了模糊的轮廓。壁画上是一对恋人,男子手持长剑,女子身披轻纱,站在一座石桥上,背后是波涛汹涌的大海。画面的右下角,有一行模糊的字迹:“缘起缘灭,情深不寿”。

我怔住了。手电的光在壁画上晃动,灰尘在光束中飞舞。这幅画,像在低语一个古老的故事,带着悲剧的底色。我忽然想起了花伊绮,想起了那个初冬黄昏,她解下发箍扔在地上的“嗒”声,想起了她在法兰克福风雪中孤绝的侧影。壁画里的恋人,是否也曾像我们一样,相遇、相知,最终却在命运的捉弄下分离?我站在风雨中,手电的光照着那模糊的影子,心头掠过一丝滞涩,像虫蛀的纸片上洇开的墨迹,残缺却挥之不去。

“陈工,你看什么呢?” 林工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她走过来,站在我身旁,顺着光束看向壁画。

“这里有幅画,挺有意思的。” 我指了指壁画,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静。

她凑近看了看,眉头微蹙,像是想起了什么:“这画…我好像在哪儿见过。等台风过了,我查查。” 她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探究的意味,像在对待一块未解的礁石。

我点点头,心中却升起一股莫名的期待。或许,这壁画背后藏着一段故事,而那故事,会与我的生命发生某种交集。风声愈发尖锐,门楼在狂风中微微颤动,像在风雨中喘息。我和林工对视一眼,她的眼神里没有半点动摇,只有一种沉静的信念——无论风雨多大,我们都要守住这座门楼。

夜深了,台风的中心逼近,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我站在门楼的屋檐下,仰望夜空,乌云翻滚,电光撕裂黑暗,整个世界仿佛都在颤抖。耳边是林工指挥工人加固的喊声,夹杂着风的呼啸,像一首混杂的交响乐。我的衣服被雨水浸透,冰冷刺骨,但心里却有一种奇异的平静。或许,面对自然的伟力,人的渺小反而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林工走过来,递给我一杯热茶:“喝点,暖暖身子。” 她的手掌粗糙,指尖沾着灰浆的痕迹,眼神却温暖得像海面上的波光。

我接过茶杯,热气在风雨中升腾,带来一丝暖意。茶水苦涩,在舌尖化开,像一种无声的安慰。“谢谢。”

她笑了笑,目光转向远处的海面:“台风过后,会有彩虹的。”

我点点头,抿了一口茶,心头却浮现出花伊绮当年的话:“光不是拿来藏的,是要烧起来的。” 那句话曾像火炬,点燃过我的青春,如今却像这杯茶,苦涩中带着余温。我看着林工的背影,她站在风雨中,单薄却坚韧,像一棵扎根礁石的树。海风吹乱了她的短发,她抬手随意地别到耳后,露出蜜色的脖颈。那动作自然而沉稳,像这门楼,像这风暴中的小城,带着一种不加修饰的真实。

台风的夜,注定不平静。风声在耳边盘旋,像旧日的回声,敲打着记忆的墙壁。我握着茶杯,站在门楼下,看着林工忙碌的身影,想起那张虫蛀的纸片,想起“光为虚舟,载执念沉”的字迹。或许,生命中的每一次风雨,都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在残缺中站立,在失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坚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