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京城,寒风裹挟着细雪呼啸而过,无情地拍打着皇城的朱墙。金銮殿内,龙椅上的皇帝眉头紧皱,案头堆满了弹劾沈父的奏章,如汹涌的潮水,似要将沈家彻底淹没。
沈昭宁身着素白襦裙,单薄的身影跪在金銮殿外的汉白玉阶上。凛冽的寒风灌进她的衣袖,冰冷刺骨,她却浑然不觉。望着那紧闭的宫门,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在肌肤上留下一道道暗红的痕迹,仿佛此刻她破碎的心。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裴砚辞匆匆赶来,他的衣袍上还沾染着夜露,发丝凌乱,神色焦急。“昭宁,是户部侍郎王炳文在背后捣鬼,他勾结...”他气喘吁吁地说道,眼中满是担忧。
“够了!”沈昭宁突然起身,声音尖锐而冰冷。她的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如同两簇跳动的冰霜,“裴砚辞,你当我是三岁孩童?”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失望与决绝。
沈昭宁缓缓从袖中掏出一封密信,信纸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这封检举我爹的信,字迹为何与你昨日给我的密函如此相似?”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宫殿外回荡,字字如刀,首刺裴砚辞的心脏。
裴砚辞脸色骤变,苍白如纸,眼中满是震惊与慌乱。“昭宁,这是有人栽赃!”他急切地辩解道,向前跨出一步,想要抓住沈昭宁的手,却被她迅速躲开。
“是吗?”沈昭宁后退半步,眼中的冰霜更甚,“当年在桃花树下,你我许下的誓言,如今看来不过是笑话一场。”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带着深深的绝望与痛心。
说罢,沈昭宁转身离去,裙摆扫过冰冷的石阶,发出沙沙的声响。寒风卷起她的长发,在空中肆意飞舞。她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宫道尽头,只留下裴砚辞一人呆立原地,手中还紧握着为她准备的驱寒披风,脸上满是痛苦与无奈。
裴砚辞望着沈昭宁离去的方向,久久不愿挪动脚步。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与沈昭宁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甜蜜的过往此刻却如利刃般刺痛着他的心。他深知,此刻无论说什么,沈昭宁都不会相信自己了。
而另一边,沈昭宁失魂落魄地回到沈府。府中上下一片愁云惨雾,家仆们的脸上都写满了担忧与恐惧。沈昭宁走进父亲的书房,看着父亲苍老疲惫的面容,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
“爹,女儿一定不会让您蒙冤。”沈昭宁握紧拳头,眼神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她决定亲自调查此事,找出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沈家一个清白。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昭宁西处奔波。她暗中派人调查王炳文的行踪,收集他勾结他人的证据;她也试图寻找能够证明裴砚辞清白或者有罪的线索。每一个深夜,沈府的书房总是亮着一盏孤灯,沈昭宁在灯下仔细翻阅着各种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而裴砚辞也没有坐以待毙。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在暗中调查那封密信的来历,发誓要找出栽赃之人,还自己一个清白,更要挽回沈昭宁对他的信任。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这一切都与朝堂上的权力争斗有关。王炳文背后的势力妄图扳倒沈家,从而掌控朝堂局势。而裴砚辞,不过是被卷入这场阴谋的无辜之人,他的字迹被人刻意模仿,成为了陷害沈家的工具。
然而,真相的揭开并非一帆风顺。沈昭宁和裴砚辞在调查过程中遭遇了重重阻碍,甚至还多次陷入危险之中。但他们没有退缩,为了正义,为了清白,他们选择勇敢地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