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完,几位男知青就跟着村支书去粮仓取粮食了,一个人三十斤苞谷面、十斤高粱面和一小部分豆类。
嬴晚乔惊了,只吃这些东西?那不得便秘啊…
像是能看出她的震惊,支书说,“我们这儿是九月十月的秋收,也就还有不到三个月就可以分粮食了。
你们下工就去上山找点野菜,搭配着吃,肯定够了我们大队算是比较富裕的了,别的大队给的更少。”
“谢谢叔,就是不知道现在有啥能吃的野菜啊?”嬴晚乔询问道,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递给支书。
嗨呀,该有的礼节不能少,不能让人觉得俺们山省人不知礼数。
支书本来不打算收的,野菜啥的村里人都认识,一盒烟可老贵了还要票,可看到嬴知青给的烟是中华的,他真的拒绝不了啊!
“叔,以后还劳烦您多照顾我们,这是晚辈孝敬您的,您就收下吧!”嬴晚乔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道,把烟塞到支书的手里。
“咳咳~这样,你们有空了就来我家找你婶子,让她带你们进山认一认野菜。记住啊,山里有野兽,不要往深处去。”
这姑娘他喜欢,有礼貌还大大方方的。
“哎好,还有个事儿,想麻烦您!”嬴晚乔看铺垫到位了,可以提出要求了,“我想在我屋子后面开个门围个院子种点菜,不知道能不能行?”
“那怎么不能行,你自己掏钱就行,就是等你们知青走了,这院子就是我们大队所有的,你只有使用权,能接受吗?”
“能接受,谢谢叔!”嬴晚乔开心极了,笑得明媚动人,甜死人不偿命。
“你这姑娘,跟叔瞎客气啥!这事儿你一会儿去给大队长说声,让他安排人给你盖就行。
行了,你们赶紧回去收拾收拾吧,我还得回去盯着他们干活,有空来叔家里坐坐哈!”
村支书那个美啊,小姑娘上道又讨喜,笑起来跟朵花似的,他咋就没生个姑娘呢!
“走吧!咱回去收拾收拾。”嬴晚乔招呼大家回去,潇洒的拎起一袋粮食转身就走。
其他惊呆了,看起来柔柔弱弱文文静静的小姑娘,不仅能跟村支书客套还能扛粮食,反差有点大啊!
陆呦呦挑了挑眉,眼里都是欣赏。
一行人轮流拎着粮食回到知青点,把粮食分到各自手中就各回各屋收拾东西了。
嬴晚乔没带多少东西,大部分都是邮寄过来的或者收在空间别墅里,还得明天去镇上邮局过个明路。
嬴晚乔去井里打了一桶水,倒了一半在她带来的盆子里。
端回到房间,关好门,进入空间换了一身干活穿的旧衣服,拿出扫帚,戴好口罩和头套鞋套,开始打扫。
看着干净了不少的房间,嬴晚乔感觉累并快乐着,好有成就感。
就是房间空荡荡的,缺家具,她决定出去打听打听村里有没有木匠,也让屋子好好晾一晾。
还没走出知青院,就见姥姥带着一个面善的大娘走了过来。
“乔乔,快来!这是你大舅妈!”李姥姥热情招呼着。
“大舅妈好!”嬴晚乔乖巧叫人。
“欸!好孩子。怎么样饿不饿,一会儿要不回家去吃饭吧?”大舅妈王芸热情邀请嬴晚乔中午去家里吃饭。
嬴晚乔婉拒,“不了舅妈,我晚上再去吧,我这儿还有好多东西要收拾呢!”
“行,那我做好饭让你表弟给你送些过来。有啥要忙的不,我帮你收拾。”
“没啥要收拾的了,就是想去添置些家具,还去找大队长问问修院子。”嬴晚乔如是说道。
"哎呀!这事还不好办嘛,走,姥姥带你去你王大爷家去。他手艺可好了,你去了好好挑。”李姥姥左边挽着外孙女,右边挽着儿媳妇,三个人一块去木匠王峰家去了。
大舅妈告诉嬴晚乔这位王木匠就是她的亲堂哥。
一路上,姥姥把嬴晚乔介绍给村里的老姐妹。
“李大姐,这么俊的小闺女是谁家的啊?”
离知青院最近的一户人家,赵奶奶的正在院子里喂鸡,却看见李姥姥挽着一个漂亮精致的小姑娘,好奇得很。
“我家的!!我家秀芳的姑娘。”李姥姥骄傲的扬起头,样子跟嬴晚乔得意洋洋的时候有七分相似,“乔乔,这位是你赵奶奶。”
“赵奶奶好!您身体挺好的吧?”嬴晚乔大大方方的叫人。
“哎呦,好好好,好的不得了。要不说老姐姐您家饭养人呢?无论小伙子还是小姑娘长得都俊呢?”
赵奶奶就喜欢这样敞亮大方的孩子,不跟先前来的那些知青似的,半棍子打不出一个屁。
“哪有哪有,你们家也不差啊,小婷快到想看年纪了吧?哎呦~长的跟朵花似的!”
李姥姥和赵奶奶商业互吹了几句。
“我这外孙女啊,来我们这里下乡,你家离知青点儿近,平时可要帮我多照顾些。你不是最喜欢吃我家的大酱吗?回头我给你送一坛子来。”临走的时候,李姥姥也不忘嘱托赵奶奶多多照顾嬴晚乔。
“还有老姐姐,您家的外孙女就是我的外孙女,您放心,我肯定好好照顾她。”
虽然嬴晚乔自认也算是一个很开朗外向的人,但是在北省这个遍地是E人的地界儿,都显得她文静了。
这样的情景,一路上经历了很多次,也让她意识到自己姥姥在大队里的人缘有多好。
一时间,嬴晚乔在大队里的地位就从“不会主动接触的小知青”变成了“自家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