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说完以后,双手合十不停地作揖。
“行,情况基本掌握。”林知秋一脸“任务接收完毕”的郑重,“不就是去学校挨骂吗?这点我熟,我保证帮你搞定。”
“姐夫,”江明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以后你就是我亲姐夫了。”
“嗯?”
林知秋露出一个疑惑的表情,“以前我就不是亲姐夫?你还想要几个姐夫?”
“我说错话了,以前,现在,以后,都只有一个,就算是我姐把你踹了,我也只认你这个姐夫!”
江明说的信誓旦旦,林知秋却听得不是滋味,这傻小子,怎么就不知道说点好听的。
看着小舅子欢天喜地的背影,林知秋靠在墙上,摸了摸下巴,忍不住乐了:“真是孺子可教!自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可没这个胆量!”
“这姐夫也不好当呀!”
知秋哼着小曲儿,溜溜达达地晃回了传达室。老张头看着他一脸神秘莫测的笑容,纳闷地问:“小林,跟小舅子嘀咕啥呢?笑得跟偷了鸡似的?”
“没啥没啥,”林知秋摆摆手,笑容更灿烂了,“探讨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江明来时心情忐忑,这时候心底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是趁着上户外活动课的时候偷偷跑出来的,可不敢耽搁的时间长了,否则让老师发现了,那真是雪上加霜了。
原本他也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找姐夫,没想到还真成了,这姐夫真是够给力的,大姐果然没看错人。
林知秋琢磨着去学校这事儿,得提前请假。
第二天一早,他就溜达到了陶崇文的办公室。
“陶主编,跟您请个假,下周一家里有点事儿,得出去一趟。”林知秋搓着手,脸上堆着笑。
陶崇文从稿纸堆里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哦?家里有事儿?行啊,没问题。”
他答应的挺爽快,随即话锋一转,笑眯眯地看着林知秋,“小林啊,最近状态不错嘛!《麦田》反响挺好,评论那篇也扎实。怎么样?手头有没有新想法?再给咱们来一篇?”
林知秋心里“咯噔”一下,心说陶主编这催稿的速度有些快了,这篇稿子都刚发表,又开始催第二篇了。
他面上不动声色,脑子飞快一转,立刻顺着杆子往上爬:
“新想法啊…正在构思呢!灵感这东西吧,它就像女人…啊呸,像海绵里的水,得慢慢挤才有!”
他故意露出为难又努力思考的表情,“不过陶主编您放心,有灵感了我肯定第一时间动笔!为了咱们《人民文学》,那必须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他先表了一通忠心,然后立马把话题往自己最关心的方向引:
“对了,陶主编,我那两篇稿子,《麦田》和评论,这都发表有段时间了…您看这稿费…”他搓着手指,做了个国际通用手势,笑得那叫一个灿烂又期待,“啥时候能到位啊?家里等米下锅呢!”
陶崇文被他这财迷样儿逗乐了,虚点了他两下:“你小子!就惦记着这个!”
他拉开抽屉,翻出几张单据,龙飞凤舞地签上名字,递给林知秋,“喏,早给你准备好了!按咱们刊物的最高标准结算!”
陶崇文用手指点了点单据上的数字:
“评论稿按最高千字7块算,你写了约莫3500字,拢共24块5毛。”
他又点了点另一张单子:
“小说《麦田》,按中篇最高标准千字10块算,你这篇一万五的字数,正好150块整!”
他把两张单据推到林知秋面前,脸上带着点揶揄:“合计174块5毛!数数,看看够不够你下锅的米?”
林知秋接过那两张轻飘飘却又沉甸甸的汇款单,眼睛飞快地扫过上面的数字。
24块5!150块!174块5毛!
这数字,比他预想的还要多不少!
特别是《麦田》那150块,顶得上他三个月的工资了!
“够了够了!太够了!谢谢陶主编!”
林知秋笑得见牙不见眼,把汇款单小心翼翼折好,揣进最贴身的衬衣口袋里。
“行,我等着你的大作!”陶崇文笑着挥挥手。
“放心吧,陶主编,我一有灵感,马上就动笔!”林知秋点了点头,推门走出了办公室。
174块5!这可是1978年的174块5!
虽然说算不上什么巨款,但是也不算小数字了,他辛辛苦苦干一个月门卫,也才不过42元,媳妇的大学生补贴,一个月也不过十几块而己。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点,他蹬着自行车,比平时快了不止一倍冲回家。
一进门,就看到江新月正拿着小本本在算账,眉头微蹙,显然在精打细算。
“媳妇儿!快看!这是什么!”
林知秋跟献宝似的,把两张被捂得温热的汇款单“啪”一下拍在江新月的小本本上。
江新月被吓了一跳,低头一看,看到第一张汇款单上的数字:24.5元,接着又翻开下一张汇款单:150元!
“怎么这么多?”她眼睛“唰”地亮了,猛地抬起头,声音都拔高了。
“那必须的!你男人写的稿子,值这个价!”
林知秋挺起胸膛,一脸得意,感觉腰杆子都硬气了不少,“千字10块!顶格!”
巨大的喜悦瞬间冲垮了江新月平时精打细算的理智。她猛地合上小本本,往桌上一拍,豪气干云地一挥手:
“走!下馆子去!今天必须庆祝!姐请客!去老莫!”她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暴发户”般的兴奋,“咱也开开洋荤!吃顿好的!”
老莫全称莫斯科餐厅,是燕京响当当的特级馆子。
开业头几年专做驻华官员、苏联专家和文化人的生意,首到 1978年才对公众敞开大门。
不过那会儿能进这馆子搓一顿,跟现在中彩票似的——人均消费三西块钱,相当于普通人月工资的十分之一,妥妥的“高端局“。
林知秋穿越前对西餐谈不上多热衷,可架不住嘴里快淡出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