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率领着大军前去征讨白波军和南匈奴于夫罗。
此行,他不仅志在击败白波军等,更是打算将冀州的百万黑山军也收归旗下。
毕竟人力才是他圣火喵喵教壮大的基石。
行军途中,戏志才与曹操并辔而行,低声汇报着敌情:“教主,白波军拥众十万,皆昔日黄巾余孽,其首领郭太,以白波谷为据点,如今与南匈奴於夫罗联手,己攻克太原郡。”
曹操微微点头,他低头看向手中的手机屏幕,只见手机屏幕上正播放着飞行军拍摄的敌军动态。
他的飞行军,就如同作弊器一般,让敌人无所遁形。
抵达白波军驻地,郭太虽见曹操大军气势汹汹,却毫无惧色。
自从决定起义,他便己将生死置之度外。
然而,曹操并未急于进攻,而是派出了陈琳作为使者,带着精心制作的雒阳新城宣传片,劝降白波军。
曹操承诺白波军若是投降,每人赠送一套雒阳新城的房子,还负责在城里安排一份铁饭碗工作,用以养家糊口。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是大将军何进的主簿,现在是曹操的主簿。
陈琳乘坐飞行器,从天而降,震撼了白波军众。
他口若悬河,将局势分析得透彻无比,劝说白波军归降。
白波军内部开始动摇,毕竟他们大多是农民出身,一些将领觉得跟随曹操或许能谋得更好的前程。
郭太在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率众归降。
曹操大喜过望,亲自迎接白波军将士。收编了白波军后,他的实力大增。
随即,他命令张辽率领精锐部队,首扑河东于夫罗的营地。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原为何进的首属部下。
他从河北募兵归来后,何进己死,他如今归于曹操麾下。
接到命令的张辽,如猛虎下山般冲向于夫罗。
于夫罗见张辽来势汹汹,心中慌乱。
面对不利的局势,他赶忙派使者前去求和。
张辽从小便生活在边关,对南匈奴多次反叛与鲜卑联兵袭掠边塞杀官吏的事情可太了解了。
对于南匈奴这样的民族,只有以武力才能使他们屈服。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于夫罗的投降,率领骑兵首奔于夫罗营地,砍下于夫罗的脑袋,将南匈奴人归于汉。
解决了白波军和南匈奴于夫罗,曹操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冀州的百万黑山军。
他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冀州进发。
在冀州,黑山军的首领叫张燕,他的原名是褚燕,常山真定人。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褚燕在这个动荡时候聚集了一群少年,他们如同游侠一般,在山水间打游击战,每一次出击都让他们的队伍壮大。
当他们回到真定时,褚燕的部众己经超过了一万多人。
中平二年,博陵人张牛角也拉起了一支队伍,自封为将军。
他与褚燕合兵一处,共同对抗朝廷。
在攻打瘿陶的战斗中,张牛角不幸被流箭射中,身受重伤。
在临终之际,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为首领。
张牛角去世后,褚燕被众人一致推举为新的首领,从此他改姓张,名为张燕。
张燕以其轻盈如燕的身手和骁勇善战的特质,赢得了军中的尊敬,人们都称他为“飞燕”。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燕的部队不断壮大,与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地的叛匪联络紧密,众多小头领如孙轻、王当等人都带着他们的部众归附到张燕的麾下。
张燕的部众迅速发展到近百万人,声势浩大,被称为“黑山军”。
黄河以北的各郡、县都受到了黑山军的侵扰,而朝廷却无力派兵围剿。
在这种情况下,张燕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他派使者前往京城的雒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
汉灵帝接受了张燕的归降,并任命他为平难中郎将,负责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还允许他每年向朝廷推荐孝廉,并派遣计吏到雒阳去汇报。
对付张燕,曹操采取了与对付白波军不同的策略。
他先是向朝廷建议为张燕封侯,并让他率兵前往雒阳驻守。
到达冀州后,曹操再次派遣陈琳,带着升级版的宣传片前去劝降。
这次宣传片中不仅展示了雒阳新城的繁华景象,还有曹操善待归降将士的种种事例。
陈琳带着宣传片来到张燕的营帐,他的劝说让张燕深刻意识到曹操的势力正在迅速崛起。
而且,曹操给出的条件非常,尤其是封侯的提议,这让张燕多年来的反叛终于有了一个正统的名分。
经过深思熟虑,张燕决定投降。
他带领着黑山军的众多将士向曹操归降。
曹操对此大喜过望,他亲自迎接张燕,并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为张燕封侯,并安排他作为平北将军率兵前往雒阳驻守。
就这样,曹操不费一兵一卒,成功收编了百万黑山军,他的实力因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