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旧城
皇宫,崇德殿内
何太后、皇帝刘辨以及公卿大臣都己到齐。
气氛庄严肃穆
崇德殿的门口
曹操将腰间佩剑递给一旁的郎官,他的脸上戴着一副精致的银丝眼镜,表情严肃,身着鲜艳的红色武官服,头戴官帽,迈着沉稳有力的西方步,看上去既儒雅又威严。
曹操走进殿内。
众人齐齐看向他
何太后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她为了显示对曹操的尊重和信任,特意命人将一把椅子摆放在大殿第一排的正中间。
曹操见状,也毫不客气地走了过去,泰然自若地坐下。
曹操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何太后身上,微微颔首,表示敬意。
而何太后也以微笑回应,气氛一时间变得微妙而复杂。
随着曹操的落座,今日的朝会正式宣布开始。
大殿内,文武百官也纷纷就座。
何太后首先提及了各地官员的缺失问题,询问众臣该如何应对。
朝中大臣纷纷提议征召天下有志之士,通过人才考核来选拔官员。
何太后悄悄看了一眼曹操,发现他没有反对,便批准了这一提议。
随后,话题转向了南匈奴于夫罗与白波贼的合流进犯,他们目前正在太原、河东等地流窜抢劫,需要派遣军队前去讨伐。
既然讨论到战事,作为大将军的曹操自然要负责安排人前去讨伐。
他扶了一下眼镜,站起身来,语气不容置疑道:“臣愿亲自带兵前往讨伐。”
接着曹操又趁机献上了自己的建议,“臣提议在各地推行屯田制,如今天下百姓流离失所者众多,田地无人耕种,再加上战乱频发,需要征调的士兵也多,应该让百姓战时作战,闲时耕种。这样既能保障粮草供应,又可增强兵力。”
曹操的一番话,让原本还有些沉闷的朝会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因为曹操的这条建议首接触及到众人的利益。
若是将百姓都聚集起来,为国屯田,那他们自家的田地又去哪里找人耕种呢?
朝中几乎一半的官员都表示反对。
曹操的脸色变得晦暗不明。
坐在高处的何太后见状,也顺着大部分官员的意见,只同意曹操带兵去讨伐于夫罗和白波兵。
曹操拱手领命,随即坐下,不再发言。
朝会结束后,何太后带着刘辨离开崇德殿,脸上的笑意逐渐变淡,心里对曹操充满了忌惮。
但她无可奈何,如今曹操手里掌管兵权,宫中的宦官也都被清除,其职位全部由郎官代替。
她手里根本无人可用,只能是日后慢慢找机会在朝中培养一个曹操的政敌出来,要能制衡住他的才行。
另一边
曹操走出崇德殿,袁绍紧随其后,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冷意:“孟德,你未免也太过天真了。”
曹操单手轻轻扶了扶眼镜,斜眼瞥向袁绍,嘴角勾起一抹挑衅的微笑:“是吗?那怎么是我当上了大将军呢?”
袁绍被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指着曹操怒骂:“曹阿瞒,你别不识好歹!”
曹操挑了挑眉,继续挑衅袁绍。
他看不惯袁绍那副高高在上、意图教训他的样子。
袁绍凭什么对他指手画脚啊?
到底我是大将军还是你袁绍是大将军啊?
他想起当初何进担任大将军时,袁绍甘愿为他出谋划策,而现在换他做大将军,袁绍却红了眼。
曹操和袁绍开始翻旧账,二人越骂越起劲。
最后,居然在大殿外打了起来。昔日的恩爱“好友”反目成仇,场面异常火爆。
他们两人的共同好友纷纷前来劝架
就连一旁的袁术也傻了眼,“我滴乖乖,真是小刀剌屁股,开了眼了!”
与此同时,何太后回到后宫,立刻召来亲信大臣,密谋制衡曹操之法。
有人献策道:“陛下可提拔袁绍,他出身名门,在朝中也有一定威望,或许能与曹操抗衡。”
何太后眉头紧蹙,她可是听说这曹操和袁绍可是多年的好友。
就在这时,外面一个宫女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喊道:“不好啦,大将军和司隶校尉在崇德殿外打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