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五年
西月
太尉曹嵩罢
五月,以永乐少府南阳樊陵为太尉;
六月,罢。
七月,以射声校尉马日磾为太尉。
……
曹嵩在被免去了太尉职务后,没有在雒阳多做停留。
他收拾好家当,便返回家乡谯县。
这年头,能够完整退休的三公实在是不容易。
曹嵩虽然只做了几个月的太尉,但也算体验了一把高位的滋味,对此他并未过多留恋。
回到谯县后,曹嵩听闻曹操为《孙子兵法》作注,那欣喜之情简首难以言表。
自家这小子有出息,如今天下即将大乱,能掌握兵权的话,家族的延续便有希望。
曹嵩立马安排了心腹之人,嘱咐他们一定要巧妙行事,要让皇帝刘宏能看到曹操的作品。
心腹们领命而去,先是在一些文人的聚会中有意无意地提及曹操对《孙子兵法》的独特见解,引得众人好奇。
消息渐渐传开,最终传到了宫中。
皇帝刘宏也听说曹嵩的儿子精通兵法,便想起了那位曾经让他印象深刻的议郎曹操。
果然
八月
汉廷在西园成立统帅部,组织起一支新军。
新军统帅部共设八校尉,其中的典军校尉便是曹操。
八校尉分别是:
上军校尉宦官蹇硕、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就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蹇硕指挥。
上军校尉蹇硕成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
是的,就是那个皇帝刘宏宠信的大宦官蹇硕,
而他的叔叔就是被当年的雒阳北部尉曹操给打死的。
曹操担任典军校尉,负责指挥近卫禁军,这是皇帝刘宏的亲信部队。
作为军队系统中第二级别的指挥官,曹操的地位仅次于领兵的将军,相当于郡守的级别。
同样,袁绍作为中军校尉,也是管理中军这一精锐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同样是皇帝的亲信。
当然了,在汉庭的军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武装力量是中央首属的中军。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袁绍的官职是大于曹操的。
虽然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但他却遭到了蹇硕的敌视,处处受到刁难。
他所率领的典军经常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武器和装备质量低劣,粮食和补给也总是不足。
在军事会议上,蹇硕对曹操的合理建议视若无睹,反而采纳了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意见。
其他校尉们为了避免得罪蹇硕,也对曹操保持距离,使他陷入了职场上的孤立。
尽管如此,曹操并未气馁。
他深知,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站稳脚跟。
因此,他更加专注于训练自己的士兵,将《孙子兵法》的精髓融入到日常训练中,以期在未来的战斗中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曹操依然保持着自己一贯的风格,他首先剔除或降职无能之辈,提拔有能力的人。
他治军严整,法令严明,摒弃了儒家以礼治军的原则,强调“礼不可治兵”,认为只有依靠法令,才能使军队整齐划一,上下一致。
曹操的法治军思想核心是,有赏有罚,既严厉又给予利益。
他亲自制定了军队管理条令、步骑兵战斗条令等,规定了营规和行军时的各种规定。
曹操强调,行法令必须坚持“设而不犯,犯而必诛”的原则,以保持法令的权威性。
他认为,赏罚分明是治军的必要手段,和平时期可以崇尚德行,但战乱时期必须强调“有事赏功能”,以激励士兵立功兴国。
曹操的治军成效显著,没过多久,典军这一支队伍在西园便脱颖而出,让众人不敢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