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大将军何进端坐主位,袁绍原本在副位陪侍,因曹操迟迟未至,便暂代其职,热情款待来宾。
尽管袁绍心中早己暗自咒骂曹操无数次,但面上依旧笑容满面,让人感到如沐春风。
除了曹操,其他宾客均己到齐。
袁绍吩咐后厨上菜,宴会正式开始,众人举杯畅饮。
袁绍则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向众人阐述修建济南国水库的重要性。
何进为与袁绍修好,率先捐出一千万钱。
其他宾客也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数额节节攀升。
就在宴会进行了一半,门口突然传来通报:“夫人到!”
众人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只见曹操身着女装,头戴猫耳髻,脸上虽未施粉黛,但皮肤吹弹可破,手持蒲扇,款款步入,脸上还挂着“腼腆羞涩”的笑容。
袁绍见状,差点将口中的酒喷出,强忍怒火迎上前,低声责问:“阿瞒,你怎么现在才来,还这副模样?”
曹操贴近袁绍耳边,用蒲扇遮面,低声解释:“家父不同意拨款,我费尽口舌才说服,因此来迟。”
袁绍皱眉埋怨:“那也没必要打扮成这样啊?”
曹操轻摇蒲扇,笑道:“你不懂,我扮作你夫人,在这种场合,女人办事更方便,那些官员或许会因此多捐些。”
袁绍无奈叹息,只得先将曹操引至座位旁,向众人介绍:“这位是我的夫人。”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连声恭维。
曹操掩嘴轻笑,娇声说道:“各位大人不必多礼,妾身听闻修建水库意义重大,特来尽绵薄之力。”
说着,从袖中取出捐赠凭据,“这是袁家捐的十万斛粮食,以助水库修建,利国利民。”
说罢,还向袁绍投去媚眼,袁绍心中酥麻不己。
众人落座后,曹操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席间谈笑风生,引得众人捧腹大笑。
那些原本犹豫的官员,在曹操的劝说下,纷纷增加了捐款数额。
袁绍看着这一幕,心中既气恼又好笑。
宴会结束后,袁绍与曹操送别宾客。
回到房间,袁绍佯装生气:“阿瞒,你这次真是胡闹。”
曹操哈哈大笑,拍着袁绍的肩膀:“你就说管用不管用吧?”
袁绍摇头无奈,嘴角却忍不住上扬:“明天大家都会好奇我夫人是谁,肯定有不少夫人上门邀请。”
曹操眼珠一转,笑嘻嘻地说:“诶,那不是正好嘛,我们可以利用夫人聚会的机会,再劝那些夫人们捐款。她们的枕边风一吹,捐款数额又能增加。”
袁绍哭笑不得:“你还真打算继续扮夫人啊?”
曹操拍拍袁绍的肩膀:“当然,有便宜不占是傻子。我扮女人这么成功,那些夫人肯定发现不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便有几位夫人邀请“袁夫人”。
曹操兴致勃勃地准备再次“出征”,袁绍虽觉荒唐,但也无法阻止。
曹操以夫人身份出席聚会,口才了得,让夫人们纷纷答应再劝夫君捐款。
袁绍得知后,只能苦笑着感叹:“阿瞒的脸皮,真是厚如城墙啊!旁人根本比不了。”
半个月后
济南国国相府前,随着曹操一声洪亮的开工令,七座水库的修建工程正式启幕。
原本静谧的山谷瞬间沸腾起来,充满了干劲。
现场,由系统提供的大型挖掘机挥动着巨臂,强劲地撕裂大地,尘土在阳光下飞舞。
工匠与百姓们个个精神抖擞,全力以赴。
工匠们精心测量规划,确保每一个施工点准确无误;百姓们驾驭着运输车辆,穿梭于工地之间,忙碌地运送着土石材料。
在不远处,曹操与济南国的水曹掾史并肩而立,他们手持图纸,不时与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交流讨论,确保工程严格遵循设计方案,稳步推进。
他们严肃认真的神情,让在场的人不敢偷懒耍滑。
河流暂时改变了路径,沿着新开凿的渠道潺潺流去。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水库的轮廓逐渐清晰可见。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坚固的坝基一点点地筑牢,它如同一个即将崛起的巨人,稳稳地扎根于大地之上。
夜幕降临,山谷被明亮的灯光照亮,宛如白昼。
夜班的人们依然坚守岗位,焊接的火花在夜空中跳跃,与繁星争辉。
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同一个信念:
尽快让济南国的水库竣工,造福百姓。
一个月后,第一座水库终于修建完成。
当清澈的水缓缓注入水库,百姓们欢呼雀跃。
很快,水库的好处便显现出来。
原本干旱的农田得到了充足的灌溉,庄稼茁壮成长,绿意盎然。
周边的村庄再也不用担心缺水,生活用水也有了保障。
渔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水库里投放的鱼苗逐渐长大,为百姓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曹操和夏侯惇站在水库边,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
夏侯惇感慨道:“孟德,多亏了你,才有如今的成效。”
曹操笑着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有了这水库,济南国日后定能更加繁荣。”
之后的日子里,其余六座水库也相继完工。
济南国因水库的修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曹操并未满足于现状,他敏锐地意识到,要让济南国的发展更上一层楼,还需解决用水和排污问题。
于是,他又开始着手规划自来水管道和雨污排水系统的修建。
他召集了各方能工巧匠,日夜研究设计方案。
工程开始后,曹操经常亲临现场监督。
一根根管道被铺设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污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出城外,干净的水通过自来水管道流入千家万户。
百姓们用上干净的水,城市也变得更加整洁。
中平二年
这一年曹操的济南国上缴给朝廷百万斛小麦、十万斛黑豆、三万斛蚕豆、三万斛荞麦、三万斛黍,另有地方特产若干。
济南国上缴朝廷的粮食总量为大汉郡国第一,并且远超第二名。
年末,济南相曹操的年终计书,被评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