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西年
大赦天下罪囚,唯独“党人”不在赦免之列。
三月
桥玄接替许训为司徒。
桥玄因为国势日衰,并揣度自己的能力没有用武之地,于是托病上奏,把发生的各种灾害归咎在自己身上,于是被免职。
蔡邕出任平阿县县长,离开雒阳,前往徐州。
曹操因此失去了一位平日里亲近的良师益友,心情不佳。
与此同时
他又得知袁绍即将于年末参加策试,心中的压力倍增。
“啊——,我压力好大,你们能不能不要这么卷?”
曹操抱头痛嚎。
一旁的娄圭见状,不禁调侃道:“孟德,这就让你承受不住了吗?袁绍要参加策试,你同样努力就是了。”
曹操抬起满是苦恼的脸庞:“你说得轻巧,如今伯喈先生离我而去,我失去了一位指引方向的良师益友,这让我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袁绍怀里抱着一叠书信走进宿舍。
曹操好奇地问道:“你怀里抱的是什么宝贝?”
袁绍笑着回答:“这些都是同窗好友们赠予的临别赠言,我打算将这些珍贵的回忆寄回家乡珍藏。”
曹操脸上顿时充满了羡慕和嫉妒,随后他像是失去了斗志的咸鱼一般,瘫倒在床上,假装哭泣:“呜呜呜,我也想收到这么多的临别赠言。”
袁绍闻言大笑,他早就料到曹操会有这样的反应。
为了能在年末的策试中脱颖而出,袁绍决定搬回别院,专心致志地研究经典。
曹操见袁绍开始收拾行李,准备搬离,便撇了撇嘴,哼哼了两声,也开始整理自己的小包裹。
两人一同离开太学宿舍,回到了别院。
在别院中,曹操和袁绍开始了日夜不懈的苦读,他们钻研经史子集,练习策论。
曹操单方面的和袁绍较劲。
在竞争环境中,曹操以惊人的速度飞速进步,其成长之快,可谓前所未有。
袁绍都不禁感到震惊,倘若曹操一首以这种态势学习,他自认难以望其项背。
十二月
策试结果公布,袁绍凭借深厚的学识和稳定的发挥,顺利成为郎官,正式踏入仕途。
得知这一消息,袁绍面色平静,泰然自若。
年仅十七岁的他,尚未达到弱冠之年,因此计划先在太学担任助教,积累经验。
袁绍回到别院,只见曹操正坐在桌前,全神贯注地埋头读书。
曹操闻声抬头,眼神坚定地对袁绍说:“本初,我很快就会赶上来的!”
袁绍微笑着轻轻抚摸曹操的头顶,温言回应:“好,我等你。”
曹操的面颊微微泛红,有些尴尬地嘟囔:“哼,这么温柔干什么,让我好多狠话都没有机会放。”
曹操并未察觉,在袁绍的视角中,他此刻的模样是如此。
宽松的里衣微微敞开,精致的锁骨若隐若现,腰间的带子随意地挂着,透露出几分不经意的风情。
他面颊泛红,仿佛在无声地邀请着什么。
袁绍那双凤眸愈发深邃,剑眉轻轻一挑,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原本轻抚曹操头发的手,此刻改而搭在他的肩膀上,仿佛要将他拥入怀中。
“阿瞒~”,袁绍贴近曹操的耳朵,温热的气息拂过他的耳畔,“我今天成为郎官,你难道就没有什么表示吗?”
曹操并未多想,顺口问道:“那你想要什么贺礼呢?”
他眼珠一转,随即提议:“哎!要不这样,我们叫上朋友们一起去喝酒庆祝。我猜不久后,你母亲就会给你安排亲事了,到时候你成了家,可就难再和我们一起畅饮狂欢了。”
曹操自顾自地说着,却未注意到袁绍的注意力全在曹操那一张一合的唇上。
袁绍喉结滚动了一下,突然伸手捏住曹操的下巴,缓缓凑近,在他唇上落下一吻。
曹操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身体僵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袁绍松开手,看着呆愣住的曹操,嘴角上扬,声音低哑:“这就是我想要的贺礼。”
曹操回过神来,脸“唰”地一下红到了耳根,他恼羞成怒地推了袁绍一把,“你……你又耍什么疯!”
袁绍却不躲不闪,依旧笑着,“阿瞒,我心悦你,并非一时玩笑。”
曹操心里乱成了一团麻,别过脸,不敢看袁绍的眼睛,嘴里嘟囔着:“我……我们都是男的,怎么可以这样?”
袁绍将曹操紧紧困在自己与书桌之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认真与期待:“阿瞒,你的心里,也是有我的,对吧?”
曹操的心跳加速,如同战鼓擂动,他的嘴唇却依然倔强:“别胡说,我怎么可能喜欢你!”
袁绍缓缓地将鼻尖贴上曹操的鼻尖,他一只手扶着曹操腰,另一只手却如同乐师抚摸琴弦一般,从曹操的后腰轻轻滑至。
那双手仿佛带有魔力,每一次触碰,都让曹操如同触电般战栗。
“阿瞒~”
袁绍的声音沙哑而充满诱惑,他慢慢地将曹操的唇衔住,一点一点开始攻陷。
过了很久
曹操的双手才轻轻环住袁绍的脖子,闭上双眼,舌尖开始回应袁绍。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两个少年在书桌前拥吻,谁也不肯率先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