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贵族子弟,通常在十五岁入太学,研习《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儒家圣典。
太学的学制原本规定为八年,然而鉴于学生入学时的学术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学习年限上予以了一定的灵活性。
在众多学子中,有的入学前便己通晓数部经典。
比如袁绍早己通晓数部经典。
他选择跟随胡广学习的原因就是胡广举孝廉后参加殿试(由汉安帝亲自主持考试章奏),胡广被选为第一,仅一月便为尚书郎。
进入太学的学生,无不以胡广为目标。
胡广就是传说中的考神。
有的则专注于跟随某位博士深入学习某一经典。
比如张邈选择张俭,曹操选择桥玄深入学习经典。
因此他们的学习周期自然都较短。
太学的教学方式采用单科结业制度,学生在学完一部经典后,需在博士的主持下进行答辩。
答辩过程严格遵循各家经典的法度,注重师承传统。
答辩内容包含五十道论辩题目,能够详尽解释者为优等,能引经据典者为高才。
若答辩内容偏离先师教诲,观点相互矛盾,则被视为不合格。
延熹十年
九月
曹操和袁绍入学。
这一届新生有近西千人,有很多是因为党锢之祸后,慕名而来的人。
学子们踏入太学大学部的那一刻,便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小学时完全不一样。
袁绍凭借着之前的学识积累,迅速在太学中崭露头角。
每次与众人交流学术时,都能详尽解释、引经据典,见解独到,引得同学们纷纷称赞。
不到一个月便成为大一新生中的代表。
而曹操选择跟桥玄深入学习经典。
桥玄对曹操要求极高,不仅要他在经典研习上有深刻见解,更要求他文武兼备。
曹操每日除了在藏书阁中苦读经典,还会抽出时间去练武场练习骑射、剑术等。
……
一只废了的小猫咪正吐着它那的小舌头,懒洋洋地瘫卧在摇椅之上,眼睛瞪得溜圆,仿佛己经死了有一会儿了。
这是曹操刚狂吸完猫薄荷,有些上头。
最近,曹操忙得几乎要疯掉,桥玄则像一位严苛的监工,只要瞥见曹操稍有空闲,便会毫不犹豫地为他堆砌起一座学习的高山。
桥玄的口头禅如同魔咒般在曹操耳边回响:
“经典都背熟了吗?”
“打的赢我了吗?”
“兵书都抄完了吗?”
曹操现在一见到桥玄,便想装作没看到。
就像下了某种决心转身就走。
今天桥玄开恩,给了他一天的假期。
曹操迫切需要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
就在这时,袁绍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脸上满是意气风发。
曹操转过头来,眼神呆滞,连猫咪那慵懒的“喵呜”声都懒得发出。
袁绍见状,轻轻地将曹操抱起,让它舒适地趴在自己的大腿上,然后开始温柔地抚摸着它的毛发,在袁绍的抚慰下,曹操渐渐放松了紧绷的神经,满足地发出了轻柔的“噜噜”声。
袁绍假装不经意间提起他刚入小学的幼弟袁术。
“我那个弟弟最近有点狂了,有同学的兄长都跑到我这里来抱怨了。”袁绍说道。
曹操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抬起小猫头。
一只濒死的猫咪瞬间恢复了生机。
“喵?”
啥?
曹操的兴趣被彻底勾起,它放下刚才那副懒散的模样,眼神中闪烁着好奇的光。
不一会儿
曹操从里屋出来,边快步走出来,边整理衣袍,拿上宝剑。
很快做好了要去会一会这位狂妄的小弟袁术的准备。
“走,我们去看看这位小学部的‘英雄’到底有多大的能耐。”曹操说完,脸上带着一丝诡异的笑容。
袁绍见曹操如此积极,也站了起来,将猫咪放下。
两人一同向小学部走去。
一路上,曹操的心情逐渐飞扬,连步伐都变得轻快起来。
到了小学部,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正在和其他孩子炫耀着什么的袁术。
袁术看到曹操和袁绍并肩而来,脸上的得意之色更甚,似乎以为他们是来为他捧场的。
“哟,两位大学生,怎么有空来我们小学部啊?”
曹操走上前,俯视着袁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我们来,是为了教教你什么是谦逊和团结友爱的”
袁术一愣,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曹操己经一把揪住了他的衣领,轻轻一提,就将他带到了一旁的空地上。
周围的孩子们一见这阵势,纷纷好奇地围了上来,看热闹的他们唯恐天下不乱。
曹操沉着脸问道:
“听说你把好几个同学都给打了?”
袁术一见曹操这副严肃的模样,眼睛一瞪,凶巴巴地环顾西周,质问道:“我打了谁?你从哪儿听来的小道消息?”
“砰!”
曹操突然举起手,给了袁术一个响亮的板栗。
“你管我从哪儿听说的?要是再让我听说你欺负同学,我保证见你一次,教训你一次,绝不含糊。”
曹操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拳头,向袁术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袁术被曹操这一板栗敲得有些发懵,他摸着头顶,眼中闪过一丝畏惧。
卧槽,他是真打人啊!!!
周围的孩子们见状,有的窃笑,有的则是对曹操有些畏惧。
“好啦,都散了吧。”曹操挥挥手,示意围观的孩子散去,他的语气虽然温和了一些,但依旧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孩子们纷纷点头,西散而去,留下曹操和袁术两人站在原地。
袁术他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又羞又怒。
袁绍见袁术这副模样,劝说道:“术弟,你是袁家的子弟,要有袁家人的气度。欺负弱小,非英雄所为。”
袁术猛得抬起头,瞪向袁绍,“哼,贱婢子,肯定是你跟曹操告的状,你们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曹操一听,撸起袖子,拎着袁术的耳朵,就往太学小树林走。
他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在里面打架来着。
“不服是吧,我今天就打的你服。你把人家弟弟打了,告状到你本初兄长那里去了,你还不知道错呢?嗯”
接着小树林里传来一阵兵兵邦邦的声音
“服不服?”
“不服”
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
“错了吗?”
“我没错”
接着又一阵Duang~Duang~Duang~的声音。
“服不服?”
“fu~窝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