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双公主
摄政双公主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摄政双公主 > 第十九章 尔泰婚事

第十九章 尔泰婚事

加入书架
书名:
摄政双公主
作者:
作者岁月静好安暖相伴
本章字数:
2570
更新时间:
2025-05-25

北疆大捷的捷报传回紫禁城时,乾隆正对着泛黄的《八旗婚嫁录》皱眉。案头摊开的密折里,福尔泰在军机处的表现被描绘得细致入微——既有驳回礼部疏奏时的果敢,又有调解阿哥纷争时的圆滑,倒真应了那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传福伦。”乾隆将朱笔重重一搁,墨迹在“适龄宗室女”字样上洇开,“朕倒要看看,这位老狐狸还能藏多久。”

暮色初临时,福伦踩着最后一缕天光踏入养心殿。三年过去,他鬓角的白发又添了几分,行至丹墀下时,蟒袍下摆竟微微发颤。“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乾隆着扳指,目光似笑非笑,“听说尔泰近日总往宗人府跑?莫不是在相看哪家的格格?”

福伦心中“咯噔”一声。确实,自兄长远嫁西藏,尔泰愈发勤勉,闲暇时便研究宗谱,可他分明是在为皇子们梳理宗亲关系!“回皇上,犬子不过是...”

“够了。”乾隆打断他的辩解,“朕念你福家世代忠良,又有福尔康戍边之功,不忍看尔泰蹉跎。”他抬手示意李玉捧来玉匣,金丝楠木盒中躺着块温润的和田玉牌,“这是愉妃生前为永琪准备的聘礼,如今...”话音未落,福伦己重重叩首,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闷响。

三日后,内务府张灯结彩。令妃倚在窗前,看着太监们将红绸挂上延禧宫的飞檐,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去把晴儿叫来。”她对着铜镜调整珠翠,“就说本宫要与她商议千叟宴的茶点。”

当晴儿捧着茶点方子到来时,正撞见令妃展开一幅仕女图。画中女子身着旗装,手持团扇立于竹林间,眉眼温婉中透着英气。“这是鄂硕之女西林觉罗氏。”令妃用护甲轻点画像,“知书达理,又擅骑射,倒是与尔泰般配。”

晴儿心中一紧,手中茶盏险些打翻。她自然知道,这鄂硕乃傅恒旧部,若尔泰娶了此人之女,福家与傅家便有了姻亲纽带。“娘娘圣明。”她福了福身,声音却不自觉发颤,“只是不知五阿哥...”

“永琪?”令妃轻笑出声,将画像收入匣中,“他整日埋头兵书,哪里懂得儿女情长?倒是尔泰,该有人管管了。”

半月后的宫宴上,乾隆当众赐婚。当“西林觉罗氏赐婚福尔泰”的旨意落下,整个宴会厅响起此起彼伏的恭贺声。福尔泰跪在地上,余光瞥见人群中鄂硕含泪的笑容,突然想起幼时在书房背《礼记》,父亲说“婚姻者,合二姓之好”时的郑重模样。

当夜,学士府灯火通明。福尔康从西藏寄来的信笺在烛火下微微发烫,信中写着雪域的星空与赛娅怀孕的喜讯。福尔泰着信纸上兄长陌生又熟悉的字迹,忽听得窗外传来马蹄声——是傅明渊送来贺礼,红木匣里除了江南织锦,还有紫薇亲手写的婚联:“红梅并蒂相映秀,玉树连枝共争荣”。

第二日清晨,福尔泰策马经过御花园,正巧遇见晨练的永琪。五阿哥的箭精准射中靶心,却没了往日的雀跃。“恭喜。”永琪擦拭着弓箭,声音低沉,“往后,你便不是孤身一人了。”

福尔泰望着宫墙外初升的朝阳,想起昨夜父亲醉酒后吐露的真言:“尔泰,你大哥用婚姻换了家族荣耀,你...便寻个知心人吧。”他握紧缰绳,忽然觉得,这被帝王指婚的命运,或许也藏着别样的生机。而此刻,在鄂府绣房内,西林觉罗氏正对着铜镜,将乾隆御赐的东珠簪别上发髻,铜镜映出她微红的脸颊,恰似春日里初绽的桃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