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公府,李善长摇摇头,驱散纷乱的思绪,对着铜镜最后审视一眼:
镜中人官袍笔挺,须发齐整,气度庄重。
深吸一口气后,在仆役的搀扶下,这位韩国公踏入初春的夜色中……
承天门外,此时天色微亮。
皇宫重地本应肃穆静候,然而今日,空气中却弥漫着阵阵躁动。
徐达穿着锃亮的山文甲,此刻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蒲扇般的大手一会儿摸摸护心镜,一会儿又调整腰间佩刀的倾斜角度。
“二哥,你看我这左边肩吞,是不是比右边低了半分?”
汤和正努力把几缕白发塞进头盔,闻言没好气道:
“你特么都问了八遍了,这甲叶子齐整得很!倒是老冯……”
汤和朝旁边努努嘴。
只见冯胜正对着一个玻璃镜,挤眉弄眼地练习表情:
一会儿绷紧脸皮,试图展现战场冲杀的狰狞;一会儿又咧开大嘴,努力挤出平和的笑容……
“呦!老冯,你这是唱大戏还是上朝啊?”
“去去去!你懂个逑!”
冯胜老脸一红,压低声音:
“这可是要给后辈子孙看的,老子得让他们知道祖宗的威风!”
冯胜努力瞪圆眼睛,试图重现当年的杀气。但那张愈发圆润的大脸,却因紧张而显得有些滑稽。
文臣班列这边,李善长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老僧入定。
然而他那微微急促的呼吸,泄露了内心的躁动。
“肃静——”
宫门终于开启,文武百官鱼贯而入。
奉天殿内,那幅巨大的帝王戎装照依旧挂在中央,威严俯视着整个朝堂。
今日的大朝会,注定是洪武开国以来,最‘心不在焉’的一次。
朱元璋端坐龙椅,处理着几件不算紧急的政务。
然而,殿下勋贵们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焦点人物,以及旁边那个神秘的黑匣子(相机包)。
听到朱元璋询问边关粮秣之事,徐达努力集中精神回话。
可说着说着,眼神不由自主地瞟向那幅戎装照,暗自琢磨该如何摆角度…才能同样英武。
就连一向持重的李善长,在奏报户部钱粮之事时,语速也较平日快了几分。
朱元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嘴角微微抽搐:
这帮遭瘟的,平日也不见有这个劲头!
左右没有要紧事,老朱也不再磨叽。
“众卿可还有本奏?”
“臣等无本!”
勋贵班列异口同声,声音洪亮得吓人。
“退朝——”
以徐达、汤和、冯胜为首的勋贵们,朝着李正蜂拥而去。
动作之迅捷,竟不弱于入洞房之时!
“李小子,先给老夫拍!”
“这边!看这边!老夫这身甲如何?”
“让开让开!老子排第一个!老徐你踩我脚了!”
“冯老匹夫,你个大麻子挤什么挤!看我新打的护心镜!”
太和殿前广场瞬间失控,成了武夫们你推我搡、唾沫横飞的撒泼场地。
李正小胳膊小腿儿,在人群中间被挤得东倒西歪:
“诸位公侯莫挤啊,又不是抢媳妇儿,都有份…一个个来!”
但一个人的声音在混乱场景下,比虫鸣声强不了多少。
就在这混乱达到顶点时——
“哼!”
一声沉闷冷哼在店门口炸响!
勋贵们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瞬间僵住。
只见朱元璋满头黑线,负手立于大殿门口。
“陛…陛下…”
徐达触电般松开李正的手,老脸涨得通红。
“瞧瞧你们,一个个还有公侯的样子吗,粗鄙…咱羞于与你们为伍!”
“按爵位高低、年龄长幼,依次来拍!”
说罢,转身,缓步踱回殿内,留下一个冰冷而威严的背影。
“臣遵旨!”
李正深吸一口气,抹了把额头的冷汗。
有了帮会老大的镇场,秩序瞬间恢复:
勋贵们老老实实排起了长队,虽然眼神热切,但动作却规矩了许多。
李正将相机架在奉天殿前广场上,背景则是巍峨宫殿和湛蓝天空。
焦距模式调好后,便示意众人按顺序拍摄。
徐达第一个大步上前,身披重甲,腰悬宝刀。
他努力绷紧面皮,挺胸抬头,目光如电般射向镜头。
“好!魏国公威武!”
徐达凑到相机屏幕前,看到自己那副“英姿勃发”的模样,满意大笑:
“哈哈!有老夫当年七分风采!”
冯胜紧随其后,将佩刀拔出一半,并对着镜头努力瞪圆眼睛,试图模仿朱元璋‘剑指苍穹’的霸气姿态。
拍完一看效果:
虽不如徐达自然,但那副‘老子天下第一’的莽劲十足。
“好!够劲!”
汤和、傅友德等人也各显神通,或按剑肃立,或昂首远眺。
每一个动作定格,都伴随着勋贵们豪迈笑语。
当开国文官之首——韩国公李善长缓步上前时,整个广场瞬间安静下来。
这位老相国没有武将们那些夸张姿态,只是静静走到指定位置,双手自然垂于身前,微微挺首有些佝偻的脊背。
当李正准备按下快门时。
李善长微微侧身,缓缓将沉稳目光投向镜头。
“咔嚓!”
轻微的声响定格。
李善长紧绷的身体微微松弛,对着李正和周围勋贵露出矜持笑容。
那笑容,是位极人臣的圆满,是得偿所愿的释然。
汉白玉广场上,光影流转。
文武勋贵们或刚猛豪迈、或儒雅沉静的身影,被镜头精准捕捉……
正装照拍完后,仍觉得不够过瘾的老杀才们继续拉着李正,央求拍些‘私房照’。
看着乌泱泱一群莽汉,李正顿感头皮发麻。
“各位公侯,想拍私照的,请让贵府公子跟九江学习拍照技术!”
“后续异珍阁会推出拍立得相机,到时候大伙儿随便拍!”
摆脱众勋贵的骚扰后,李正拔腿远离是非之地。
“今儿可是元宵佳节…不知能否把小媳妇儿约出来?”
坤宁宫暖阁,炭火驱散了早春的寒意。
马皇后正悉心教导安庆描摹花样,朱雄英则趴在一旁的小案上,用彩笔认真地涂抹着启蒙画册。
“侄儿见过婶婶!”
掀开帷幔,向马皇后行礼问安后,李正目光便落在了安庆身上。
少女见到情郎后,强忍雀跃放下绣帕,微微泛红的小脸上满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