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被娇养
小燕子被娇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小燕子被娇养 > 第四章 名利双收

第四章 名利双收

加入书架
书名:
小燕子被娇养
作者:
作者岁月静好安暖相伴
本章字数:
2672
更新时间:
2025-06-03

暮色西合,和珅书房内鎏金兽炉升起袅袅青烟,将满架的典籍熏得泛黄。小燕子倚在黄花梨木榻上,手中团扇轻摇,望着案前执笔批注奏折的和珅与一旁斟茶的丰绅殷德,唇角勾起一抹狡黠笑意。

"阿玛,您看这赈灾折子。"丰绅殷德将茶盏推至和珅手边,"首隶旱情己持续三月,户部拨银却迟迟未到,民间传言..."话未说完,便被小燕子清脆的笑声打断。

"传言阿玛贪墨了赈灾款对不对?"她翻身坐起,绣着金线的裙摆扫过案头,"依我看,这倒是个好机会!"

和珅搁下笔,浑浊的眼珠微微眯起:"丫头,莫要信口开河。如今圣上对我本就心存疑虑,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正因如此,咱们才要化被动为主动!"小燕子抓起案上的宣纸,在空白处龙飞凤舞写下"善"字,"阿玛您想,若能以和府名义捐出万石粮食,再亲自到灾区施粥放粮,那些风言风语不攻自破。到时候百姓们口口相传'和大善人',圣上也会对您另眼相看!"

丰绅殷德皱起眉:"可这万石粮食...就算和府再富,也不是小数目。"

"这便是妙处所在!"小燕子狡黠一笑,"我们明面上只捐三千石,剩下的..."她压低声音,"让那些平日里孝敬阿玛的官员商贾分摊,就说是为了朝廷声誉,他们谁敢不从?等灾民们捧着粥碗感恩戴德时,谁还会在意到底捐了多少?"

和珅着拇指上的翡翠扳指,沉思良久:"此计虽妙,却需有人从中周旋。"

"这事儿交给我和殷德!"小燕子拍着胸脯保证,"明日我便让府里的婆子们绣些'和府善施'的旗子,再请戏班子到灾区唱上三天大戏。那些灾民吃了饭,看了戏,心里能不记着阿玛的好?"

丰绅殷德望着妻子眼中闪烁的光芒,忽然想起初见时她策马扬鞭的飒爽模样。这个从民间来的女子,看似大大咧咧,心思却比谁都通透。他握住小燕子的手,转向父亲:"儿子愿陪她走这一趟,定将此事办得滴水不漏。"

三日后,浩浩荡荡的车队驶出京城。小燕子身着素色布裙,头戴斗笠,与丰绅殷德并肩坐在装满粮食的马车上。车窗外,黄土飞扬中是衣衫褴褛的灾民,他们或拄着拐杖,或抱着啼哭的孩童,见到绣着"和府善施"的旗子,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

"夫人,粥棚己搭好!"管家骑着快马赶来禀报。小燕子翻身下车,踩着泥泞走向施粥处。她亲自舀起一勺热粥,递给一位颤颤巍巍的老妪:"老人家,慢慢喝。"

老妪捧着粗陶碗,浑浊的泪水滴入滚烫的粥中:"菩萨心肠的贵人啊,这可是救命之恩!"周围的灾民见状,纷纷跪地叩谢,此起彼伏的"和大善人"声响彻天际。

暗处,丰绅殷德望着妻子忙碌的身影,嘴角泛起温柔笑意。他示意随从将准备好的笔墨纸砚拿来,当场写下赈灾见闻,连夜快马送回京城。不出三日,京城茶馆酒肆里都在传颂和府夫妇亲赴灾区救灾的义举。

半月后,和珅接到密报:圣上在朝堂上多次褒奖和府赈灾之功,御史台原本准备弹劾他的折子也悄无声息地撤了回去。深夜,和珅站在书房前的荷塘边,望着水中明月,轻轻叹了口气:"这丫头,倒真是我和珅的福分。"

而此刻的小燕子,正窝在丰绅殷德怀里数着灾民送来的感谢信。窗外,和府新立的功德碑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百姓的感恩之词。这场精心策划的"善举",不仅为和珅博得了美名,更让小燕子在和府站稳了脚跟。只是,在这名利双收的背后,又有谁记得那些未被记录的算计与权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