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易赶忙捂紧了装着青瓷小碗的口袋,一边寻找着电动车门的开关在哪,一边强装镇定的问道:“什……什么意思?”
“哈哈,没别的意思,我三十岁那年开起了自己的店,行里管它叫做‘包袱店’。意思就是,自己没有店面,而是背着一个包袱靠着自己的眼力到处低价搜集看得上眼的货,然后再高价卖出去。”
虚惊一场的秦易缓了口气说道:“我明白了,您干的就是没本的买卖。”
“本钱还是要有点的,你说的没本的买卖在行里叫‘搬砖头’那和‘包袱店’还是有区别的。”
“哦,难怪刚才潘家苑里的人跟您都很熟。”
“是呀,我十几岁开始就在潘家苑和琉璃场混迹,而且我又加入了一个在这方面很有名望的组织。所以文玩书画圈子里无论新人还是老人没有不认识我的。
如果你是新手我给你个忠告。这一行要多听多看少出手,成天在假货堆里转悠,时间长了看什么都像好东西。只有真东西见的多了,才能一眼识别出假货。所以如果真对这行感兴趣的新手,绝对不要逛地摊,应该多去博物馆看看那些真的藏品。”
“于哥,您说的太有道理了!”
“对了,把你的藏品拿出来给我看看。”
“好的,给您。”秦易从兜里掏出小碗递给了于哥。
于哥小心翼翼的接过小碗,打开了车顶天窗的遮阳帘仔细端详了很久,才把小碗交给秦易,又想了想才说道:“秦易,这件藏品你是从哪得来的?”
秦易没好意思说是父亲从地摊上淘来的,就随便编了个说辞,说是家里祖传的。
于哥继续说道:“哦,还是‘热坑货’,能保存的这么好,真是不易。如果我没看错,你这个小碗看似其貌不扬,可是却出自名窑,价值不菲呀!”
“可是范专家不是说我这个碗虽然到代了但不在五大名窑之列吗?”
“哈哈,他盼着赚你的钱呢,能跟你说实话吗?而且人家专家也没说错呀,你这个确实不是五大名窑的。而且你这只天青釉的瓷碗确实接近汝窑的特征,误断成汝窑或者汝窑高仿也有可能。但是你听好,其实还有一个比五大名窑还要珍稀的窑口,比五大名窑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就是柴窑!”
“柴窑?听这名字很普通呀,烧窑当然用柴了,有什么新鲜的地方吗?”
“哈哈,我说秦易呀,不是烧柴的意思,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皇帝姓柴,所以当时的皇家御用窑口就叫柴窑了。到现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比宋代的五大名窑还要早。
柴窑瓷器的釉色中添加了各种珍稀的珍珠宝石粉末,成本惊人工序复杂,是古代制瓷的巅峰水准,无出其右。保存完好的柴窑精品我这辈子只上手过两件,第一件是我二十年前在拍卖行工作的时候见过一个柴窑胆瓶,后来拍出了三千多万。第二件就是你的这个小碗了!
秦易呀,一会我带你见的都是圈里的大佬,他们都是识货的人,你这个碗少于一千万绝对不要出手,你可记住啊!”
“什么,一千万!我爸真是诚不欺我呀!”秦易的脸上浮现出迷离的表情自言自语着。
原本不起眼的青瓷小碗此刻在秦易的手中似乎弥漫着珠光宝气。
豪华轿车没开出多远就拐进了一个大院,看上去是一个私人会所,保安应该是认识这辆车,赶忙打开大门,还认真的敬了个礼。
这是一栋欧式的洋楼,估计在过去应该是哪个外交官或者洋买办的宅邸。门口的停车场上停着二三十辆各色豪车。
于哥的车绕过喷泉水景停在了洋房的门廊下,迎宾小姐热情的打开车门,把于哥和秦易让到里面。
这是一个在私人会所里举行的酒会,会场里己经人头攒动,非常热闹,看上去大家都很熟悉,互相交流着自己最近关于收藏的心得体会,就如同老友聚会一般。
于哥端起两杯鸡尾酒,递给秦易一杯,浅尝了一口,就带着秦易在会场里西处看看,顺便给他介绍了一些相熟的朋友。
会场西周的玻璃柜子里摆放着一件件的古董文玩,于哥也粗略的给秦易介绍了一下,每一件都绝非凡品。这些藏品都是参会的大佬们带来的,一会儿会进行拍卖。
有三个人在一个玻璃柜前讨论着一个展示的藏品,秦易跟着于哥加入了其中。
一个六十多岁,满头白发的人看见他们二人,主动打招呼道:“哎呀,于老弟,你终于来了,好久没见到你了,这段时间你去哪发财了?”
“让冯老师挂念了,前段时间我去了缅甸,想收几块老坑的料子,可是现在老坑产量低了,没碰着合适的。”于哥回答道。
“哦,于老弟,隔行如隔山呐,咱们这行是很少碰翡翠原石的,你可一定要慎重呀。”
“您说的是,就是因为我比较谨慎,所以才白跑了一趟。”
冯老师看了看于哥身边的秦易,问道:“不知这位小兄弟是……”
“这是我兄弟秦易,他这次跟我来是想出一件货。”
“好呀,非常欢迎你,小老弟!”冯老师说话之时招手叫过来一名工作人员。
“这位秦易小兄弟有藏品要参展,你打开一个展柜,把他的藏品放进去预展一下吧。”冯老师对工作人员说道。
工作人员打开文件夹,仔细的查看了参会名单,又拿出平板电脑查询了一下说道:“冯老,参会名单里没有秦易的名字,秦易也不是咱们的会员,让他的藏品上拍不合规矩呀。”
“对了,秦易兄弟,是这样的。来参加这个交流活动的都是在一起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伙计们,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交易起来反倒更安全可靠。咱们这儿不比那些正规的拍卖场,并没有什么复杂的程序,在这交易没有鉴定费、没有保证金、没有保管费更没有佣金。价高者得,当场钱货两清,是赚是赔全凭个人的眼力。
你的人品底细,大家都不了解,你拿来的东西真假方面到是逃不过大家的法眼。最担心的是,要是刚见光的生坑货,人家刚买回家,警察就追上门来拿人了,那不是倒了大霉吗。”冯老师细致的给秦易解释了一遍,然后等着秦易说话。
秦易还在皱眉沉思着冯老师的话中含义,于哥抢先说道:“没关系,秦易的货我来担保,就登录在我的名下吧,出了问题我来负责。”
“哈哈,既然于老弟发话了,那自然没问题了。”冯老师说道。
工作人员见冯老师点了头,开始登记秦易的藏品。
秦易把小碗摆在了玻璃展柜里,工作人员都没有上手,只是随意瞥了一眼小碗,便胸有成竹的在文件夹里记录着信息,写完之后给马老师过目,马老师扫了一眼品名一项,上面写着“清高仿汝窑天青蓝釉瓷碗”。